139,在田园庭院与自然对话中读书写作
刘亮程在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里,用诗人的文笔与作家的想象力,记录坐落在荒野中的村庄与痛苦不堪的童年生活,写他眼中的星空、花朵、蚂蚁和狗……用文学的语言照亮了生活中的黑暗,完成了他与大自然的对话,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散文是沉淀的人心,是完成了又被重新说起的故事,它没头没尾,但自足自在。”
过去,在繁华的都市,在高档的办公室,困囿在一个小圈子里,如同漩涡的急速,难免会有许多纠结,笔伸展不开。
思想时常混乱不安,文字中镌刻的会是什么?我难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艺术,美学,文化?那么厚重而典雅的字符实在与我的弱小的文句不符。将浅显的表白,袒露的心迹嵌在烟火的寻常里,以此自慰自安,想来才是自己的初衷。
这样的情思起落,永远不知它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停下来。原来,我不必多虑,也不要在乎字句的清浅与深厚,艺术,美学,文化,自有高人深究,我只需要真实去表达,留下淡淡的相逢,浅浅的欢喜,哪怕它经不起时光的考量。
现在我过田园生活,在山村院子露天写作,在田园庭院与自然对话中读书写作,让阳光、月光、星光为你翩翩起舞,让美好、诗意、故事在我怀抱中流淌。书中的文字会在微风中缓缓飘散,把每个字句拉进心中,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饱满。
在田园,夏日的绿在层层递进,一丝丝清凉在花间在林间在飞鸟的翩跹处落影成诗。
在这美好的时节捧起一本书即可忘却万千忧愁。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书页上带来一份宁静与温暖;
微风吹过书页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为书中的故事伴奏;茶香袅袅升起与书香交织在一起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时光清缓,我在光阴里铺纸研墨,做自然的使者和记录者;在光阴里静思凝眸,平平仄仄,于寸寸的明媚光阴里,记下一点岁月的深情与盛意。
每一次的落笔,都是一种自然的写照,每一字,都是一段风花雪月。
巴金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喜欢独来独往,内心情感丰富,细腻敏感,喜欢用写作的方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置身于自然之中,沉静在书的世界里,我把自己从熙熙攘攘的尘世里,拉回到一方静谧的天地。我沉浸在庭院深处的一隅,感受着四季的流转和自然的起伏。我融入自然,深深的热爱着自然,我一个人独处庭院,对每一隅山川岭岇田野村舍都充满了感情。我的情感与山川大也彼此发现共鸣,感知着彼此之间的联系。能把日常过成或短或长的诗行,我想,我的内心是充盈的,热爱的,我不抱怨生活的苦楚,只感恩人间的所有值得!
岁月悠悠,我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每一笔,每一划,都是我心中最真实的写照。我的文字里,有清晨的露珠,有午后的阳光,有傍晚的晚霞,也有深夜的星辰。它们不需要夸张的修饰,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生命最动人的诗篇。
光阴、岁月,辗转、荏苒,空气中一粒微尘,宏大宇宙下的万物生生不息。
我会在极小与极大,在微弱与恢宏的场景里不断去探寻,祈祷以此解开时光的一点密码,关于年岁,关于浮生,关于在尘世间所有展望的意义。
我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努力捕捉生活中最朴素的美好。
放下浮躁与繁华,享受一个人的浮世清欢。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学会放慢脚步、静心品茶、读书、写作,这三样能让我们找到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
竹影摇曳中,茶香四溢。院子里的竹林与茶室,是文人墨客的最爱。竹子的坚韧与茶的韵味,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品一口香茗,看几页闲书,或者与三两好友围炉夜话,这样的生活何其惬意!即使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在茶香与竹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古人云:“高林受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一方院落,便能容纳天地间的精华,日月的光辉照耀着每一寸土地,草木的芬芳沁人心脾。
在这里,我可以笔墨移章,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润化性情,培养气质的修养。
在这里,慢时光是时光的笔,思绪思路在缓缓流淌,我仿佛拥有了文学的细胞,过去大学里学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融入了文笔,顺手拿来,我成为了知识融于自的编织者。那支笔,是一种超越书本知识,跨越生活的阅历,不断的升华,让思绪随着笔尖的轻轻滑动,书写着流年的诗篇。
在这旷野,云高山大的图腾,旷野的辽阔,植物的葱绿,心变得纯正,思想开始漫游,情咸深入曼妙,想法天马行空,充满了无限对有限的赞叹、束缚对自由的畅想与行吟,文思泉涌。
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我离开城市回归田园,从城市到山村,从离开工作岗岗位到自然闲情,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清净之地。让心灵在宁静中得到滋养,让生活在宁静中,变得更加美好。深夜品茶,书香悦目,茶水沁脾,悠然看书,专心写作,让心静如水。时光安好,享受着,每一杯茶的宁静与淡然,这便是属于我自己的幸福时光。花语庭院,一处充满诗意与浪漫的生活空间
田园的笔耕,如同我拿着一把锄头在地里深耕,在我手中纵横交错,书写自然。把握人生,笑谈世界。
书房是院子中的另一个世界。二楼的飘窗,一楼的阳光房,院子的草棚下,葡萄架下,遮阴树下…….都是我的书斋和写字台,到处都有我的书桌,可坐、可卧、可躺。在这里,自然与书相结合,知识的海洋在延伴,灵感的源泉更丰富。当阳光透过窗帘洒落在书桌上时,我便沉浸在这个充满墨香的世界里。
晨曦,初升的太阳,蓝天,白云,旷野,大山,在我眼前晃动,在我大脑里形成思维。如同一只晨曦下的流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这些元素它轻触纸张,便能点亮我心中的星火,唤起那些沉淀已久的记忆。时光的笔,将这些记忆一一勾勒,如同在纸上重新演绎着生命的旋律。
笔耕砚田间,我书写着心中的故事与感悟;琴瑟书画中,我寄托着情怀与追求。这样的书房不仅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生活,更让我在忙碌之余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赞美田园生活,从写作开始!呵,用笔耕来了然于心,墨水是性灵的甘露;文字步入夜晚,如种籽进入土地;诗歌翩然于夜晚,那是怎样一种性灵的风范啊!
梁晓声在《中文桃李》里称,文学是人生的底色,人要过一种报告文学似的人生。
在田园里置身于自然,在小院里敞开着生活,看着纷飞的落花,不管如何美丽,却总带着无情的凋零。我是更深刻的理解了自然的春夏秋冬,人的生老病死,小人的丑恶百态,只是一个插曲和经历,现在看来尝尽世间冷暖都是我的一个生活阅历,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都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我以笔为刃,刻下了一个个立体饱满的人物,写下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小时候因为爷爷的事受牵连车,小学五年级辍学,发配到沙漠放羊,以这个经历我写下了《沙枣树花开》的小说;我工作后到野外勘探队实习,工作十分辛苦,我写下了长篇小说《地平线上的足迹》;我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的是法务工作,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参与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决策,遭遇了小人物的暗算,我写了长篇小说《煤殇》和《人殇》。那些触动和感悟心灵的人与事,会直抵心底的深情,有一种微小而确实的满足。翻出很久以前写过的一些随感,泛黄的纸页上,闪烁着曾经的韶华,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滋味深深的触碰心头,那是一个人的旧时光,那是一颗心的低吟。
这样的一种写作于我而言也是一种放松,那时,愈加感觉时间宝贵,实在没有必要将自己的精力耗费在无端之事上。解释不清就不去解释,浮生荏苒,每个人都是在独行中静享受时光两岸的风景,找寻属于自己的清欢之感。
记下的文字偶尔会再次去翻阅,任由你风雪中跌宕起伏都不惊不慌,因为知道那是过去,己经放一下。
融入自然的笔,不仅仅是记录过去,更是书写未来的希望。它教会我珍惜眼前的每一个瞬间,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在它的指引下,我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内心的梦想。
融入自然的笔,如同一位智者,默默地陪伴着我,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它教会我珍惜眼前的每一个瞬间,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
有人说:“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文字于我,恰如久别重逢的故友,一旦相遇,便注定一生一世。
记录生活,留下岁月的痕迹。
当我们的内心需要表达,情绪需要放下时,不妨把它写下来。
写下它,你将不再痛苦、难过、纠结、不舍;写下它,你笔下的文字将带着你的故事,庄重地记录下生命中的每一次在场,穿越时空;写下它,能让我们像作家一样,在文学虚构的世界里改写现实中的苦况人生。
把过去经历的人和事写下来,增加生活内容,丰富人生经历,有了文字的记载,然后把大脑中没用的东西排挤出去,把该忘的人忘了,把该忘却的事扔了,破事烂事总归已经是历史,释怀过去,包括那些小人,以慈悲心度一切吧。
感谢人生的磨难,历练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感恩田园,有了更诗意的生活;感恩文字,记录下我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让过往的岁月有迹可循。
时光匆匆流逝,那些繁杂琐碎的生活细节在岁月的洗礼下慢慢绽放,成为此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只有有了足够的阅历,从这些人和事物中,它们构成了千百个回眸时的点滴记忆,编织出无数的故事,才能将要表达的东西展现出来,人物的形象才能饱满,故事的情节才能曲折,有些人曾经匆匆驻足,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虽然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只停留了一会儿,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中,仿佛永远不曾离开。
在田园写作,离开烂人,离开烂事,清静无为,在书写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这样的写作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它引导我融入自然,热爱自然,安宁清静,开拓着心灵的禅意。每一次的挣扎,每一次的追求,都是我镌刻印记的反思,它教会我珍惜眼前的每一个瞬间,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坚信未来的每一步都会更加美好。
人间无数,万般滋味,各有渡口,各有归舟,平常,安宁,温暖,就是我所向所往……
写作,就是一场与内心的对话,将生活的烦扰与琐碎暂且搁置,静下来,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那一刻,我就是我,不用迎合谁。
当我将心思轻轻放下时,笔下的文字己超脱,我感到一种莫名的释然和满足。
在田园中写作,看似不理人事,看似躲避着尘也,这样超然的境界,却承载了庙宇的清净道场,成为我心灵深处的一部分。您别以为我整天总写东西老动脑子肯定挺累,整天回忆过去的烂事肯定心情压抑,不是那么回事!我这是在历炼、在高高兴兴地玩。有些东西不是我写的时候才琢磨的,是多年前就已经虑出头绪在脑子里存着的,只不过现在用电脑给敲出来而已。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一眨眼,一辈子;一回眸,几十年。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我去珍惜和感慨。寒意浅一分,春便近一步。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规律,也是生命的真谛。我不必过于追求结果,因为过程中的风景同样美丽。
世事的千回百转,自有尘埃落定的那一瞬。心事会在苍凉中磨成墨,留待我提笔抒怀,心事也会凝聚在一朵花的盛开里,任由光阴的变迁而自带它的深情。
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愿意,自来的智慧,自来的菩提就会在我心中永远闪耀,为我指引前行的道路。我在田园清静无为的笔,却获得了生命的真谛,我用它书写流年的诗篇,唤醒沉睡的记忆,让爱与希望永远铭刻在时光的画卷上。
在这样的田园自然环境独处是一种艺术的生活,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那里,我不仅找到了自由,还找到了自己。它教会我如何拥有独立的思考,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他们不依赖外界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因为他们知道最真实的评价来自内在。
在庭院生活融入自然的每一刻,都是我与自然、与自己、与宗教、与文学对话的宝贵机会,是我理解世界的独特视角,是我创造和想象的源泉。
多少个夜晚,别人是寂寞的,空中的无所事事的。
夜里,我坐在院落的遮阴树下,因为有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地上的山和岭及树林陪伴,仿佛并不觉得寂寞,相反的还有点开心。风把小土屋外的树、竹吹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明净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洒在院子里。山下偶尔传来汪汪的狗叫声,时不时传来喊小孩子回家的声音,在农家那暗暗的灯光下,让山村变得热闹而温馨。
而我的夜晚是在写作中开始充实的,端坐在书桌前阅读,明月陪着我,星星点着灯,忽然闻到一袭袭花香,将混沌的夜清洗了一番似的,脑子也清醒了许多。
生活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有多远,脚步就能迈多远。如果你的心还不够丰盈,就用学识、阅历、痛苦与磨难去滋润它吧。灵魂丰盈着生命之花,心不封闭、眼不迷惘,你就不会丢失自己。
行走在文字的旅行里,能让我天马行空般遇到人世间最美的风景。抬头,仰视浩渺无垠的星空;思绪,天马行空;悠思,穿越历史;低眉,取次于蜂拥蝶簇的花丛;双脚,踩着结实的大地;左手,拿着手写笔记本电脑,右手,握着笔,文如泉涌。
在山村田野,看蓝天白云,思想飞扬,看高山仰止,能与历史对话,看着春夏秋冬,我就理解了自然,过着山村田野的生活,我就深刻理解了生活的本质,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与大自然对话,与自己对话,与文字对话,当现实的世界无人可以对话的时候,就沉浸到文字中来。以文字为城堡,一字一句,筑起一个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场所。借此在自由世界里禅悟修行渡劫,我的笔下就有了更多的内容。
“深情,一定是一寸寸明媚的光阴,好似杏花风,软软地吹来,从此,眼前的岁月如花开,从此,你愿意拿出所有的温柔以待。”
我喜欢文字,文字里有日月星辰,有花开花落,有喜怒哀愁,有人间烟火......清新隽永的文字可以怡情养性,涤荡灵魂。
春天,我会写春风,春雨,春阳,春光,春色,春烟,春声,春潮,春花。
夏天描达夏阳、夏热、夏绿、夏花、夏荷、夏风、夏雨、夏丽、夏闹、夏凉。
我笔下的秋,有秋花、有秋月、有枫红,有雁归,还有像白云一样悠远的心。
清晨的光,穿过院落的龙爪槐,碎金银光撒在我身上,梦幻,蝉鸣雀跃的梧桐树,风影晃动,光影在拉长,在做梦。
写下这些,在光阴默默的移动里,存下这些,让静美的文字嵌在每个跋涉的脚步间。
伴着墨花的幽香,写下一行行素雅的文字,串起人生一路相随的点点滴滴。这些文字就这么随着心性在笔端流淌出来。
我在文字中思考,成长,人生的酸甜苦辣在一纸素笺漾起,醒悟,沉淀......
四年间我将院子里的一花一草,灶头上的一粥一饭,写成了一本130万字的《退休回乡归园田居》《陪你一起归园田居》《归田园居的春夏秋冬》。我将日常写成文章每天发表在《美篇》,常常有数千的读者阅。
《诗经》“思无邪”,不正体现了文学自然纯正、自求真诚之美?
写作是个辛苦的差事,要用心看,呕心沥血的构思,彻夜难眠的思索。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人,从做官到平头老百姓,从大城市退到山村,从灯红酒绿到挣扎在烟火尘埃里,于冷寂中,在文字里寻求一点温暖和心灵的慰藉。
在田园,在草棚下,在花架旁,葡萄架下,身体是自由自在的,心思是轻松放飞的,这样就能弥补辛苦和思虑。
在庭院,既隔绝了内外世界,又连接了天地人间。你是那美丽的风景,你是那永恒的诗意。
在山居庭院,太阳明媚,白云悠悠,草木葱绿,氧气充足,能调动大脑的各个角落的记忆细胞,运用已经储存多年的词汇,再把小脑用起来两只手都动起来,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乐趣,写到高兴处自己就会忍俊不住笑出了声。对于一个醉心于文字的人来说,她内心的世界,定是苍凉又孤独的。她总是借着文字的微光,来照亮风雨前行路。
而生命的快乐和意义源自哪里?一座山,一丘陵,一林,一个村落,一个人,一份事业,一种操守,一种爱好,一场修行,一个心愿……坚持着,努力着,不强求,不悲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像深秋柿树上甘甜爽口的柿子一样,闪耀在岁月的枝头,丰盈着大地上的生灵,快乐自然与你不离不弃。
让我轻拥岁月,笑对流年。携一缕阳光,微笑向暖,酙满时光的酒,畅饮岁月静好。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求多精彩,只愿千帆阅尽,归来仍是当初。
灵魂,在文字的世界里徜徉。惟愿活出一个有趣的灵魂,从而有能力使得自己面带笑容环顾四周时,踏实、自信,坦然自若。
文字的力量,是给人欢喜,给人希翼,人生有限,远方无限,热爱生活,美好无限。
低调努力,直至凌云。
如杜荀鹤〔唐代〕《小松》诗: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我愿意融入自然的笔,书写着田园风光,美好的生活,人生诗篇,让每一个字,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每一段故事,都流淌着爱和勇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