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古诗词28首,学习古人的隐退境界,这也是我今后进一步隐退的生活方式。
(本书到此结束,下面的28首诗,是我学习古人隐退的境界,也是若干年后,我隐退修得正果,写下一本书的题目)
1,开君一壸酒。细酌对春风。
——南北朝·庾信《答王司空饷酒诗》
在古代,酒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饮品呢!它不仅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还可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春风轻拂,一壸酒缓缓开启,酒香随风飘散。在这样的季节里,独自一人或是与知己对饮,细细地品味着。酒液入喉,暖意渐生,心中的烦忧随之消散。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更带来了一份闲适与自在。一切都变得简单而美好,仿佛连时光都变得柔和起来。
2,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唐·白居易《食后》
饭后慵懒地躺下,闭上双眼,让疲惫的身体得以休憩。醒来之时,泡上两杯清茶,淡淡的香气弥漫四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茶水在舌尖上轻轻滑过,带来一丝丝清凉与甘甜,仿佛洗净了心灵的尘埃。这种生活看起来非常平淡,却简单却又不失高雅。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享受,只需要一杯茶和一份宁静就可以感到满足。
3,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
——唐·白居易《食饱》
饱餐一顿后,拂枕而卧,安然入睡。醒来之时,精神饱满,心中涌动着一股闲适之感。起身踱步,低吟浅唱,声音悠扬,如同溪水潺潺。在这份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所有的纷扰都变得不再重要。闲吟之余,心绪飘渺,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
4,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夏日炎炎,躺在用纸屏围成的小床上,枕着石枕、竹制的床榻,在阅读书籍至感到疲倦时,手里的书卷随手一抛,便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在这种朴素而自然的生活环境,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只余下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午后的阳光透过纸屏,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所有的忧虑都随风而去,只留下一片宁静与自在。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无意之中,目光所及之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采菊的动作简单而自然,每一次弯腰都是一次与大地的亲密接触。而那悠然的目光,让所有的杂念都被这自然之美所净化,只留下一份淡泊与宁静。不为世俗所扰,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只是静静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种心境,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6,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唐·牟融《写意二首》
牟融因年老体衰而隐居,在寂寥荒馆中过着清苦的生活。醉意朦胧,曲肘为枕,随意躺卧在树林之中,享受着这种随性、自在的生活。这一刻,人生所有的荣辱得失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中,人生的得失荣辱都被淡泊,只剩下超然物外、安贫乐道的美好生活,放下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和自在。
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随意漫步至水尽之处,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停下脚步,静静坐着,看着云雾慢慢升起。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之脑后,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水尽之处,往往意味着新的开始,而云雾的升起则预示着变化与希望。在这样的自然美景面前,所有的忧虑都变得微不足道,只留下一份淡然与宁静,仿佛整个人都融入了这变幻莫测的自然之中。王维的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因此王维的诗歌中也充满了佛教的思想。即随遇而安,不刻意追求,不被外界所干扰。
8,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唐·王维《酬张少府》
松风轻拂,解下衣带,山月之下,静静地弹奏着琴弦。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有的纷扰都被抛诸脑后,心灵得到放松。松风的轻拂,带来了阵阵清凉,而那山月则如同一位默默守护者,照亮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环境下弹琴,仿佛所有的音符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让人沉浸在一片宁静与和谐之中。
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
夜幕降临,桂花悄然落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四周一片寂静,春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空旷。是一种远离尘嚣、万籁俱寂的宁静意境。这里的“静”不仅是环境静,更是心灵的静谧。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桂花的飘落而消散,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心灵与自然和谐共存。
10,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唐·裴度《凉风亭睡觉》
脱下头巾,斜倚在绳床上,随性自在,微风轻拂,带来了远处潺潺的水声,萦绕在耳边,更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清幽。同时,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清凉的微风带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心灵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只留下一份宁静与淡泊。水声潺潺,如同一首自然的乐章,洗涤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1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冬末春初,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打湿了衣裳,却让人难以察觉,这是多么细腻的感受啊!闲花轻轻落地,却听不到一丝声响,这又是多么宁静的画面!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雨水的滋润而消散。这句诗语言优美,意境高雅,将细雨与闲花的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那是一种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宁静与淡然。
12,竹烟花雨细相和,看著闲书睡更多。
——唐·王建《江楼对雨寄杜书记》
于江楼之上,望着细雨迷蒙中的竹林与烟花,捧着闲书,渐渐进入了梦乡。外有雨景,内有思绪,闲适悠然的意境,让人仿佛能看到那江楼之上,细雨如丝,竹影摇曳,烟花绽放的美景。这种美,超凡脱俗,令人陶醉。表面上是在描写诗人的闲居生活,实则透露出他对世事的淡泊与超脱。
13,花间明月,松下凉风,输我北窗一枕。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奇篇》
月光洒落在花丛之中,松树下传来阵阵凉风,这一切都比不上北窗下一枕闲适的酣眠,来得更自在和满足。在这宁静的夜晚,明月与凉风似乎都在诉说着一种超脱的意境。花间的香气,松下的凉意,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北窗之下,人们可以放下一切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祥和之中。真正的安宁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简单的生活。
14,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唐·牟融《游报本寺其二》
尘世的一切纷扰与这位行者无关,是一种超脱凡尘的豁达;他手持锡杖,独自徜徉在山林之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山峰连绵起伏,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行者的心灵与山林融为一体,所有的忧虑都被这份宁静所化解。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之中,心灵得到了最深的安慰,仿佛找到了一片净土,所有的尘世烦恼都被抛之脑后。
15,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宋·程颢《秋日》
闲暇之余,没有琐事烦扰,心灵变得从容不迫。在东窗下安睡,清晨醒来,太阳已经升起,红红的阳光已透过东窗洒满房间。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晨曦的光芒所冲淡,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在这份宁静与自在之中,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宁静,仿佛所有的忧愁都被这片温暖所融化。
16,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杏花盛开的季节,疏影斑驳,一位吹笛人悠然自得地吹奏着笛子,直到天亮。所有的烦恼都被这美妙的旋律所冲淡,在杏花疏影中吹笛,没有喧嚣,没有纷扰,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17,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唐·太上隐者《答人》
偶然间来到松树下,以石头为枕,高卧而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为世俗所累。无需舒适的床铺,只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便能心安。这种对物质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正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松树下的石头成为了最好的依靠,让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安宁与归属。
18,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宋·周邦彦《鹤冲天·溧水长寿乡作》
在轻纱覆盖的小屋内,手执轻盈的羽扇,枕着清凉的竹席,透着丝丝凉意,在这深深的庭院中安然入眠。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也变得格外宁静和愉悦,此刻的心情就像此时的天气一样,晴朗而明媚。如同一个小神仙般,超脱了尘世的纷扰和烦恼,过上了无忧无虑、自在逍遥的生活。
19,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明·唐寅《桃花庵歌》
酒醒之后,闲坐在花前静静观赏,酒醉之时,就在花下安然入眠,真是好不快活!这种生活看似平淡,却蕴含着唐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在官场失意后,选择了归隐桃花庵,以种花、卖画为生。这句诗正是他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20,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明·徐贲《写意》
独自一人坐在山间水边,静静地观赏着周围的风景,聆听着风吹过的声音和雨滴落下的声音,安然入眠。一种精神上的自处之道,远离尘世喧嚣,彰显出高雅闲淡的志趣。在纷扰的世界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外物所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平淡中的幸福。
2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宋·陆游《游山西村》
今后希望能够在闲暇之时,趁着明月来闲游,那么无论何时,我都会拄着拐杖,在夜晚随时去敲你的家门。在这份自在与恬淡中,月色成了最好的伴侣,心灵与自然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这份自由与洒脱,让人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仿佛所有的束缚都不复存在。
22,春事到桐花。敲火试新茶。
——元·倪瓒《太常引·伤逝》
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了,桐花盛开,满树繁花。点燃火炉,亲手煮一壶新采的茶叶,品尝那份清香,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清新的茶香所冲淡,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在这份宁静与淡泊之中,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仿佛所有的忧愁都被这片清新的空气所洗净。桐花与新茶,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23,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清风徐来,明月高悬,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的拘束,它们慷慨地为南楼带来清爽的凉意,让人感到无比舒适。这种平淡而幸福的感觉,是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的。当我们放下纷扰,用心去感受清风明月时,便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2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所有的鸟儿都已经高飞远去,只剩下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荡。当世事纷扰随风散去,唯有那份宁静与超脱,如同那片独自游走的白云,自在而不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
25,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轻笑间转身离去,身后是一路随风飘落的花瓣。这不仅是离别的姿态,更是对过往繁华的一种洒脱告别。在这笑与行之间,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即使前路漫漫,也愿随心所欲,不被世俗所束缚,任由心灵在自然之中自由飞翔。
26,,枕上有书尊有酒,身外事,更何求。
——元·元好问《江城子·草堂潇潇淅江头》
在草堂中,枕边放着书卷,杯中有酒相伴,已经足矣,世间万物皆可放下。书和酒,都是文人雅士喜爱之物,它们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远离尘世的喧嚣,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便是最大的幸福。这样的生活态度,让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忧无虑的理想世界。
27,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对官场的厌倦,何时能归隐山林,做一个自由自在真正的闲人?只需一张琴、一壶酒、一溪流云,便足以度过余生。这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让心灵得到彻底的释放与净化,在这份闲适中,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28,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中岁月静好,能有什么事呢?不过是用松花来酿酒,用春水来煎茶罢了,多么的悠闲自在啊!没有尘世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仅是描绘了一种生活状态,更是在诉说着一种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心灵得以休憩,每一口酒、每一滴茶都蕴含着生活的真谛,让人在平凡中体悟到生命的不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