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李家?“李修安心头微震。
“正是!道长若仍存疑,小神愿立毒誓——若有半句虚言,甘受雷殛火焚,神魂俱灭。”山神举指立誓。
见其发此重誓,李修安终是信了。
此方天地,神明可鉴,誓约非虚。
山神略作迟疑:“敢问道长可是自西牛贺洲而来,赴洛阳了断因果的李修安?“
此话一出,李修安惊讶不已:“不错,正是贫道,此事你从何得知?”
见李修安承认,山神激动之心溢于言表,他对着李修安深深一拜:“小神终于等到道长了,求道长救救此地万千生灵,小神在此感激不尽!”
李修安越听越糊涂,询问道:“此话怎讲?”
山神叹息一声:“只怕一时三言两语难以说清,如若道长不嫌弃,还请道长去小神那小庙歇歇脚,容小神慢慢道来。”
李修安点头,山神再拜,而后在前面开路带路。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两旁的凶兽鸟蛇对他虎视眈眈,只不过因为山神的原因,它们只是死死盯着李修安,并未袭击。
一炷香后,二人来到山神庙。
此庙虽不大,倒也精巧,比双叉岭的那座破庙,不知好上多少倍。
山神奉上山茶,双方坐定。
李修安再次问出心中疑问,山神娓娓道来:
这东都洛阳九朝龙兴之地,佛寺林立,冠绝中原。
然近年勋贵竞奢,攀比成风。
从饮食起居到大兴土木再到各类祭奠功德大会,攀比之风在勋贵世家之间盛行无比。
时言,勋贵世家有三宝:“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
随着奢靡之风越来越盛,那些老爷们在吃的方面也愈来愈讲究。
道长在山上看见的这些数不尽的残兽,究其根源,皆是因为他们的贪舌之欲。
倒不是说不让他们杀生,只是不应过度极端,枉造造孽。
说到这,山神忍不住接连叹息。
听到这里,李修安依旧有些茫然,于是问道:“这口舌之欲倒不难理解,只是再能吃,何至于吃了一个残缺山出来?况且既已捕获了那些鸟兽,何故又要放生?这又有何说法?”
山神道:“道长心善,不知其中水深、人性之恶。”
“我说一例,道长便能明白。单说洛阳与长安流行一道菜,据说这道菜是从宫廷传出来的,菜名为消灵炙,此菜以羊心尖肉与鹊舌为食材,再以百种辅材调制而成,据说光是加工手艺就有几十道。”
“道长可知寻常这一道菜需要多少羊心尖肉与鹊舌?”
李修安摇头。
山神道:“那羊心尖肉只取那羊心最尖端一点,那鹊舌活取之后,只留舌尖。寻常做此菜,需百只羊羔、八百只鹊舌,此只是寻常一饭亦,如若有人办那烧尾宴、升官宴只怕十倍不止。”
“这只是他们其中一道寻常菜,如若他们有了那擒龙伏虎之力,只怕龙肝凤髓也未必能满足他们的口舌之欲。”
听到这里,李修安大为震撼,他从未想过,仅仅只是吃竟能吃出这么多花样。
前世关于历史中的上层奢靡成性的介绍,对于李修安来说,在此刻有了具象化。
这还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难怪要用糜烂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奢侈过度。
李修安又问道:“既如此,又何故放生耶?因为心善?”
山神叹息道:“是也不是,道长有所不知,这东都不仅仅是中原兴盛之地,还是中原的佛教中心,那佛门佛学在上层也颇为流行,故洛阳寺庙众多,堪称大唐之最。”
“因佛门佛学日益兴盛,东都上流人人皆谈小乘佛法,那放生之学问在上头也极为盛行,以致于成了新的攀比之风,以至有时为了放生,特意围山大肆捕杀,只为每年的放生大会,以此来彰显他们所谓高高在上的功德和善心。”
“造孽却要功德,抓生而为放生,还真是讽刺!”李修安忍不住感叹。
山神深以为然的点头:“道长说的极是,但他们所为还远非如此,东都每年除了那放生大会,还有水陆大会、功德大会、超度大会等等,那些大寺大庙的长老主持们前来诵经祈福,文人们撰写《功德诵》,吹嘘他们所谓的功德善心,殊不知,功德在心不在身,相由心生,心善则善,心恶则恶!”
李修安闻言亦点头:“山君说的在理,心善则善,心恶则恶!”
“只是有感而发,道长过奖了!”
李修安心中依旧有疑问,又问道:“山神又是如何得知贫道的俗名?亦如何得知贫道此趟的因果之行?”
山神道:“不敢隐瞒道长,乃是佑圣真君告知小神的。”
佑圣真君?那不是真武大帝吗?李修安依稀记得他在西游记一众神仙中的地位颇高。
山神继续娓娓道来。
原来这东都世家造孽太多,山神所管辖的地界,生灵近年来愈来愈稀少。
此地残缺生灵多数还是由他救济,否则只怕这些个生灵早已殆尽,此地成了一座生灵稀缺的空山。
为了保住生灵,不得已山神使了个聚雾的手段。
山中那些残缺生灵对于生人的怒火仇恨确实与山神无关,要怪就怪东都那些人太残忍绝情。
山神曾把此事上报给了天庭,但多年不得结果。
某日,山君挚友赴荆北任城隍一职,路过此地,特来相见好友。
山君把心中苦恼一一告知挚友。
挚友思索后道:“吾听闻佑圣真君常驻那武当山,何不将此事告知真君,请真君帮忙,吾正要路过此地,可帮忙带信。”
山君听闻大喜,感激不尽。
数月后,佑圣真君派人回信。
那信中写道:“尔所陈之事,吾已知晓,然此非妖祸,吾不便出手,吾让龟将算得一卦,三年后有修道之人俗名李修安前来了结因果,彼时,尔可请他出手。”
山君看完信后,谢过送信之人,但不知李修安相貌,于是询问那送信之人。
送信之人道:“师尊说过你若看到来人一身清净无染、空灵超脱,便是那李修安。”
山君心中了然,再次谢过。
言及此,山神再拜:“自得真君示谕,小神日夜守候。今见道长丰神如玉,气度出尘,方知真君料事如神。”
这便是此事的前因后果。
李修安听闻之后,有所感慨:“果然,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
李修安于是现了真身,又问山神道:“听闻那洛阳李家认我为祖,为我建祠,不知山神可知其中详情?”
山神看了眼现了真身的李修安,知道他身怀大道。
听闻此话,也方知那所谓的李家不过与他是强攀关系,于是敬重道:“不瞒道长,有所闻,那李家乃洛阳第一名家,只比李唐家氏略低一等,听说是数百年前因酿酒和仙水而发家。”
“这李氏祠堂,堪称洛阳第一祠堂,那李家每年声势浩大,耗财耗力举行祭祖大典,据说,排场气势不亚于皇族宗室的祭祖大典。”
听到这,李修安摇了摇头。
一番感叹后,李修安起身告辞。
他向山神保证,定会处理好此事,山神深深拜谢。
大概是因为山神的原因,李修安这番下山再没有受到凶兽的仇视攻击。
待走到半山腰,忽有一鹊,从后尾随而来,但并无敌意。
李修安驻足,那鹊儿降落与他肩头齐平,它挥动双翅,似有他意。
李修安注意到,它嘴里叼着东西,似乎想赠送与他,于是伸开手掌。
那鹊儿松开嘴,一粒鲜红的果实落在了李修安的手心。
白鹊又上下飞了一圈,李修安看到它翅膀上的伤痕,这才惊觉这正是昨日他救的那只白鹊。
原来它以献果的方式,感谢李修安的救命之恩。
李修安颔首,收下果实,与鹊儿道别,那喜鹊跟在后面,直到李修安下山,背影消失,这才无声返回。
不多时,李修安又看到一座山,此山名为万安山,峡谷之间有一条幽静曲折的山路。
此山距东都南城门三十里,过了此山,东都近在眼前。
李修安走在山路中,忽的看到前方大树下吊着一人,好似缩成了一球。
再细看一眼,李修安惊讶的发现,那吊在树上之人四肢已被人砍去,有五个壮汉正聚在身旁,此等手段,当真残忍。
李修安正靠近时,忽闻路旁呼哨一声,围着那棵树的五人回神,猛地回头,各持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再加上此前隐藏山坡放哨之人,一共六位把李修安团团围了起来。
领头之人叱喝道:“好个不声不响的道士,哪里走,留下买路财!”
这是李修安进入大唐境内,第二次遇到山贼。
只不过李修安没想到的是,此地距离东都如此之近,竟有山贼敢光天化日之下打劫,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李修安道:“列位什么来头,敢不敢报上名号?”
其中一壮汉冷哼了一声:“那你可要听好了,我们各自的名号为:一个唤作眼贪色、一个唤作耳逐声、一个唤作鼻恋香、一个唤作舌嗜味、一个唤作身贪触、一个唤作意迷法。”
李修安却是摇头:“只怕这不是各位真正的名号吧?”
那人道:“是也不是。”
李修安问:“何谓是,又何谓不是?”
那人又道:“你是有所不知,我们本是前面东都城寺庙里面的苦力,因不堪继续受苦,某日我们六人一合计,一天月黑风高夜,杀了庙里的和尚,抢了钱财,烧了庙,逃到这里来当山贼。”
“《楞严经》曰: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我们六个便是那自劫家宝的六贼。”
“你说,我们这算不算那些秃驴口中的六贼!”
李修安想了想:“要是这般说来,倒也有些理,只不过你们干了这等恶事,竟还敢在洛阳城外为盗?”
领头之人笑道:“君不闻,最危险之地往往亦是最安全之地。”
“洛阳兴盛,往来客商众多,此乃宝地,你说是也不是?”
李修安也是笑了,强盗竟然还读起了兵法。
领头之人晃了晃锋利的兵刃,收起笑容:“留下所有值钱东西,如道半个不字,定将你剁成肉酱!”
李修安摇头,叹息道:“贫道没什么值钱货,只有一家传宝珠。”
说着,李修安如同变戏法一般,双指从袖子里夹出了一颗夜明珠。
明晃晃的珠子在太阳下尤为显眼,六个盗贼眼睛都盯直了。
李修安道:“珠子,我只有这一颗,列位要怎么分?”
李修安此话一出,六个人都下意识的拉开了一点距离。
为首之人忽的大笑起来,而后恨恨道:“你想让吾等窝里横,互相残杀?真当我等是三岁小孩呢,各位兄弟,我看他那袖子里定还有不少好东西,我们杀了他,再谈分账如何?”
其他盗贼纷纷点头:“大哥说的在理!”
其中拿剑的那位呸了一声,恶狠狠道:“老大,这些个出家人个个都是一肚子坏水,且留他一条小命,削去他的眼、耳、鼻、舌、四肢,把他丢在这深山里,你们说如何?”
另一人点头附和:“这些和尚道士不是口口声声要消灭自己的六贼吗?不如让我等帮你,没了眼、耳、鼻、舌、四肢那不就不会被六贼侵扰了吗,哈哈哈....”
“哈哈哈....”其他人也附和笑道。
“动手!”老大一声呼唤,个个举起了武器。
然而他使劲的揉了揉眼,却发现道士凭空消失了。
此前放哨的老六眼尖,指了指老大的身后:“看,他在那!”
李修安不想再跟他们多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他要去看看那可怜的和尚是否还活着。
六贼大惊,拿着武器齐涮涮又冲了过来。
然而一阵迷雾,他们扑了个空,待迷雾消散,再次看清时,发现那李修安就在他们中间。
不多废话,各种武器伺候了上去,而后在一声惨叫中,人倒在了血泊中。
然而众人这时不约而同的嘶了一声,因为他们发现倒地死去的人变成了老六的模样。
也就在此时,老五老四忽的发狂,一拿刀一拿剑砍向了对方,两人互相被对方捅穿了身子,倒在了血泊中。
眨眼间,六贼只剩下了三贼。
剩下三贼战战兢兢,皆有想逃之意。
然而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当中竟然有四人,有一人与老大长的一模一样。
显然有一个必然是假的,这下老大也慌了。
老三不顾他们,扭头就逃,被老大一箭射死。
老大知道另一人必是假的,他心里一发狠:“逃也不是,不如舍命与他拼了!”
于是一脚蹬起了地上的刀砍了过去,那与他一模一样之人,也是一脚蹬起了地上的剑。
两人一番打斗皆倒在了血泊中,拿刀的头领这才猛然看清地上的竟然是老二。
而站在一旁的老二变成了李修安。
“妖...妖道....”盗贼头领死不瞑目。
因为在倒地的那一瞬间,他惊恐的发现,这所谓的李修安竟又变成了一棵枯树。
他们跟空气斗智斗勇了半天,最后全部死于自己人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