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第96章 主管工业的副主任?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2:04:47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你要去香江?好端端的去那里干什么?”文协办公室,秘书长杜平很是吃惊的问宿建平去香江的理由。

“实话说吧!我是想去香江给厂里跑业务!我们厂生产了一万多件航空毛毯,人航那边的门路走不通,只能去香江找国际航空公司去碰运气。”

“咱国内的航空公司都走不通门路,你单枪匹马的去香江就能找上门路?”

“白送总能送出去吧?去了香江只要找对人,这事能成!”

“嗨!你就瞎折腾吧。伱说你就把个社办工厂厂长的位子重视的很?要我说你好好的搞创作多好?凭你在文学方面的天赋,成名成家一点问题都没!假以时日、别说咱们省文协了,就是国家文协也有你的一席之地。好好的路不走,非要把自己折腾的累死累活。”杜平对宿建平是有点怒其不争,总觉得他是不务正业。

“鲁迅先生说学医救不了中国、我觉得当作家也救不了中国。别看我们那个厂子小,但起码能让两三百职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丰衣足食。搞文学创作,是没有这份成就感的。我说秘书长、这忙你帮不帮?给句痛快话。”

“就你会说话!你说这忙我帮不帮?行了、我想些办法吧!看最近国家文协那边有没有安排着去香江交流的机会。不过话说好了,你去了香江后可得惦记着回来,不然咱们陇省文协就出大名了,你这么重要的作家可不能出个啥意外。”

杜平说的话让宿建平起了谈性,不由开口道:“我好端端的出去不回来干嘛?你说我一个靠中文吃饭的人,去香江那种文化荒漠能吃上饭?更不要说去异国他乡了!你知道写《小团圆》的张女士吧?人家那种级别的作家,在国外都混的不好,日子过的颠沛流离,更别说我这种小碎催了!搞文化的、离开了土壤,那就是断了根的树,迟早死翘翘。

这两年听说文艺界也兴起了出国潮,我看他们是脑子不清楚,人家理工科的出去确实能学到真本事,而且知识和技能也是通用的,不存在文化根性的问题,你搞文艺的有那个条件吗?瞎凑热闹!一帮子人,就不看看历史吗?有那个搞文化的在异国他乡弄成了事?适之先生那样的,到了国外也只能吃老本!”

“嗨、你还有这番见识?连张女士的情况都知道。话说、你认为她的水平很高吗?都能和适之先生一个地位了?”此时的国内文学界张女士还真没啥地位,连被广泛批判的资格都没有。像适之先生,虽然是被批判和讨伐,但他在大家心里的地位还是有的。

“要是以小说技法为评判标准谈文学水平的话,坦白说、我觉得近现代作家就她和鲁先生是世界级的大家!鲁先生是那种用白描的技法画出世界名画的大师,她是用工笔画出油画般写实质感的大师。”

“啥意思?你的意思是其他人都不够水准了?她的作品真有那么好?”这话要是别人说、杜平自然是当笑话来听,可话是从宿建平嘴里说出来的,很难不让人半信半疑。

“我就是只从创作技法的角度说,其它的方面可没说。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算了咱聊这干什么?聊正事、我去香江的事一定要上点心啊,几百口子人指着吃饭哪。”

有时候、你越不想聊啥,就越容易激起人的兴趣,杜平缠着宿建平聊了个没完,直到晚上下班,连正经的工作都不操心,貌似文协这边也没什么正经的工作?

托付了杜平让他帮忙之后,宿建平只得暂回新寨等消息。去香江的事,一时半会估计很难成行。

“厂长、毛毯还继续生产吗?”老牛得知了消息后,很是忐忑的问宿建平生产的事还继不继续。

“已经开始了,原料都备齐了现在停和不停都一样。先生产出来吧,总有办法卖出去的,我这不正在想办法看能不能去香江吗!放心、咱们生产的产品没问题,怎么着也能找到出路。”

安慰了几句老牛后,宿建平就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在厂里工作。

……

“公社主管工业的副主任?怎么突然来了这么个任命?”待在厂里百无聊赖的上着班,马文山那边突然叫过去谈话,说县里决定让宿建平任新寨公社主管工业生产事宜的副主任,这还挺令人吃惊的。

“建平、自你任麻织厂厂长以来,工作成绩众所周知,升职成公社的副主任是顺理成章。有鉴于咱们公社的工业基础好、工厂多的实际,县里让你来主管工业自然是报有很大期待的,希望在你的主持下,我们公社的工业建设能够更上一层楼。”马文山公事公办的解释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具体是怎么回事问他也不会说。

“那、麻织厂的工作要交给谁?”升职已经是既定事实,宿建平赶紧关心麻织厂的工作该怎么办?自己刚刚可是给麻织厂挖了个大坑。

“厂长还是由你兼着吧,其他人目前也不合适接手这个职位,不过日常工作可以给老牛多压压担子。”

还行、麻织厂厂长的位子还在自己手里,这回升职看来是只有好处啊。

“明天召集一下各个厂的负责人来公社开个会,一是正式宣布一下你的工作职责,二一个是研究一下各厂的经营情况。主要是研究一下水泥厂的工作。去年、水泥厂净亏损了三万多块钱,公社总不能一直往里填窟窿吧?”

“啊?水泥厂去年又亏钱了?不是因为散卖水泥和预制件生产的安排让水泥厂效益变好了吗?”马文山不说、宿建平都不知道新寨水泥厂去年居然又亏了钱。

“是变好了一段时间,差点都扭亏为盈了。结果去年的时候、隔壁县也搞了一个水泥厂,他们的投资额是一百五十万,硬件设备就比我们好,生产的水泥质量自然也比我们强,更要命的是他们完全学我们的方式卖水泥!弄的我们的水泥就只能在公社范围内卖了,靠公社的这点人,能用多少水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