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第101章 给全公社通电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2:04:47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麻纺厂领导层的规模要这么大吗?这都赶上咱公社领导班子了!”拿着老牛和沈芳他们拟好的厂领导班子推荐名单,宿建平去找马文山批复。老马看到名单的数量,头都大了!

“老马、你就偷着乐吧!还嫌我们厂的领导班子规模大!你知道今年过后,麻织厂的规模有多大吗?职工总数说不准能过六百,效益很可能是地区最好的。就这样的企业、还是社办工厂,你不把领导班子配置好,上边的人看着之后都会眼馋。”忽悠领导,宿建平还是有一套的。

“说的好听、伱现在也是公社领导了,也要为公社考虑!麻织厂的领导层全是从厂里出来的,这不利于公社对麻织厂的领导。”

“你看着办吧!可以从公社这边调一两个人过去,但前提是不能是厂里生产的核心岗位。”上边有爹的单位就这点不好,人事权始终独立不了。

“那就调一个副厂长,财务、物资、后勤,三个科长也从公社调过去。”

“老马、你是准备把小舅子和小姨子调到我们厂里掏空我们厂吗!”给脸不要脸,马文山一上手就往大动脉上插人,害得宿建平又说话直了!

“建平、你这是一个公社干部能说出来的话吗?我是那样的人吗!”

“你是不是那样的人,那得事实检验。你看看你自己要的这几个岗位,那一个不是奔着钱去的?生产队里的傻子都知道物资和后勤科是肥差,你把我当傻子吗?

这样、我替你做主了,公社不是去年分配过来了一个学过财会的中专生吗?就把她调到麻纺厂做财务科长。再一个、从公社调个人过去任厂里的人事科长。至于副厂长,公社爱用谁用谁。

老马、麻织厂是我费心费力搞起来的。这是我们新寨公社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指望。将来谁管理他都行,但是谁想把官僚的那一套拿过来算计厂子,损公肥私,我宿建平和他没完!好好干事的人,不管是谁我都支持,搞鸡零狗碎事的人,不管是谁的关系,我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在官场上、一直做老好人,会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适当的时候要展示自己强硬的一面,该拍桌子拍桌子、该翻脸就得翻脸。

“好了、好了,你看你急什么?我马文山也是以公社利益为重的,不是你想的那种人。你说的对的事,我啥事没支持过?这个事就按你说的来行了吧!”

待在公社就这点好,直管领导拿你没办法,如果马文山的级别高,你一拍桌子,桌子就能把你给拍了。

“我这人就是这样,说话直,老马你别见怪,咱们都是为了公社不是。”老马一妥协,宿建平脸变得比狗还快,赶紧换了笑脸。

“建平、不说麻纺厂的事了,水泥厂那边你得操心一下啊。再这么亏损下去,可不是个事。”马文山见宿建平态度转好,也识趣的转移了话题。

“水泥厂的工艺和设备落后,这个硬伤我也无能为力。”

“你看这样行不行,公社出面、贷两百万的款,给水泥厂升级设备,好好的将水泥厂抓起来。如果咱公社再有一个像麻纺厂一样的大企业,那可就不一样了。”

“两百万解决不了问题!要是两百万能把事搞定,我早就提建议了。不说地区水泥厂,就说隔壁县的水泥厂,人家除了投了两三百万钱外,县里还有不少支持政策哪!全县凡是用水泥的地方,都用自家产的水泥!在这两个水泥厂的夹持下,咱除非拿出比人更多的钱,靠钱来解决问题。

我看这样吧、先维持现状,实在不行、明年把咱的水泥厂卖给隔壁县算了,毕竟咱这边的矿山质量还是比他们要好一点。”

“卖了水泥厂?这怕是不行吧!公社的人不戳咱的脊梁骨?”

“搞经济就要审时度势,不能蛮干。搞不好的事非要硬来,那就成了劳民伤财。咱先不讨论这事了,等年底了再看情况开会定。”花几百万还形成不了竞争优势的行业,宿建平反正是不想干,新寨水泥厂最好出路就是及时止损。

“先这样吧,好在亏的不多,暂时公社还能承受。当年老郭搞水泥厂的时候,公社其实就有反对意见,现在看来果然是个错误。

对了、听说麻织厂这段时间效益好的很,咱之前说的搞砖瓦厂的事,你看是不是要启动了?”

马文山还真是爱惦记钱,又将话题扯到了花钱建砖瓦厂的事上了。

“作为公社主管工业的副主任,我对建砖瓦厂保留意见。确实这两年经济活了,砖瓦这种建材的需求量也大了,但是哪、这个行当竞争太激烈,据我所知咱们县这两年弄的砖瓦厂就得有十个左右吧?弄这么多砖瓦厂,肯定有经营不下去的,形势就和水泥厂差不多。

麻织厂确实今年会赚些钱,与其弄砖瓦厂我看不如将钱拿出来,真正的改善民生!咱们公社只有少数大队通了电,咱今年拿钱把全公社的电通了,是不是更有意义?”通电这事上边目前只解决到给公社假设输电线路的问题,剩下的就得公社自己筹钱解决了,条件好的公社早就通了入户线,条件差的可能还得等好几年。有了钱、宿建平想把这事给办了。

“给全公社通电?那得多少钱?”如果实现全公社通电,那也是一大政绩,可马文山又担心钱花的太多。

“有个一二十万足够了!咱就是架设主要线路,入户接线各家自筹呗。麻织厂抠搜一下,挪个一二十万应该能行。”

“好!既然能拿出这个钱,那咱就把这事给干了。新寨公社能在你我手里实现全社通电,那咱们也算是干成了一件大事!你说老郭那时候听着风声大的很,可真正为老百姓干成的事有几件?所以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

主政一方,最怕的就是老百姓拿前任做比较,老郭就是马文山这位继任者的阴影。都接任一年多了,在社员们口中老郭的形象却越来越高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