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借这个救灾的机会,顺便一道整编三大营是朱慈燃提出来的想法,而朱由校在看过魏忠贤所提交上来的一些报告后,也深以为然。

要知道明初时的三大营可是一个比一个猛。

其中五军营的老底子,是当年徐达北伐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后期又将北元部分士兵收纳其中,更加强了战斗力;

而三千营的主力是精锐的蒙古骑兵,云集了当时最豪华的阵容;

神机营更是朱棣一手打所造出来的,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部队,每次作战时都是朱棣亲自指挥。

可如今的三大营,号称上十万,可实际能打的,却已不足两万。

其余不是空饷,便皆是老弱病残。

朱由校知晓此事真相后,本欲大发雷霆,狠狠惩治一番,但随即被朱慈燃劝住了。

因为朱慈燃知道,现在需要的是稳定,三大营问题越是严重,越不能轻举妄动。

京营身为稳定京城,代表中央意志的绝对武力,稳定京城的定海神针,是绝不能出事的!

因为三大营本身所存在的意义,要远比其实际战斗力重要得多。

若现在把此事搞得太大,弄的满朝文武人心惶惶,那就会给无数有心人可乘之机。

京营的问题积留已久,无论怎么处置,都容易让人不满;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朱慈燃不赞同此事的进行。

现在已经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后续气候只会越来越冷,再过几年后金、蒙古等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活不下去后,只会发动麾下军队,一波接着一波的南下打草谷;

毕竟对他们而言,反正左右都是死,与其在草原上活活的冻死饿死,不如南下博一博,或许还有生路和收获。

到时候数十万的游牧骑兵南下劫掠,光靠如今边镇的力量,是绝对顶不住的。

京营就是未来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未来真发生这样的事,中央手里有一支超过五万,并且装备不错,又能打敢打的部队,到时候不仅能对游牧民族南下进行震慑和反击,还能作为钳制边镇兵头的后手和王牌,方便未来对边镇军阀们进行逐个清理和整编。

可如今的三大营,未来还能靠得住吗?

所以,对三大营进行整顿重编,势在必行!

原本他最初的想法,是直接在三大营的基础上进行动刀,搞比武演练之类的进行筛选,合格留下,不合格就全部裁撤掉,顺便把空饷水分都挤干净。

简单直接。

但随即,他又推翻了这个想法。

这不是说开除几个人,几十个,而是数万人!

这几万人背后,每一个都背负着一个家庭,涉及到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

他们这些人身上的京营将士身份所代表的,并不只是俸禄,更是家庭开销、用度,还有相应的社会地位。

如果他们身上有京营将士的身份,所带来的生活便利就不少,比如赚一些外快等;再加上朝廷下发的俸禄,这样一来虽谈大富大贵,但糊口是绝对够的。

可如果直接裁掉,那这些人就会变成无业人员:俸禄没了,社会地位也直线下降,并且脱下京营身份的他们,额外收入也会大打折扣,甚至直接消失,这么一来,依附于这些人背后的几万家庭,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几万无业的劳动力,突然流入到了社会,势必会对整个京城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和挑战。

这是非常严峻的大问题!

涉及到数万人去向的大事,绝不能这么草率。

同样的例子想想前世百万职工下岗事件就知道了,所以,朱慈燃绝对不愿这种事发生。

而被派去调查的骆养性提交上来的报告,则给了朱慈燃极大的启发。

报告说:如今三大营将士,已逐渐化身为大大小小的工程队;相比较手握刀枪上阵杀敌而言,他们如今操使锤子、凿子等工具的技术更为高超。

之前朱慈燃只晓得三大营烂,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烂,烂在哪儿。

如今看完报告后,他便了解到了其中原因。

很简单,京城承平已久,身处于这大明最为繁华的都市内,声色犬马对人的腐蚀力,可不谓不强。

归属兵部管辖的这数万的兵卒,在那些掌权的老爷们看来,不就是最好的苦力么,今儿你家有事,去军营内叫些人手帮衬一下,明儿他家有活需要帮忙,又去军营内叫些人手帮衬。

一来二去下,这些原本手握利器,上阵杀敌的将士,慢慢也逐渐转变成对土木砖石熟络的能工巧匠了。

不过朱慈燃对三大营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清楚,但这不影响他为此感到兴奋。

因为他发现,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现在有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他想:既然报告里说,大多将士身上的工匠属性强过战士,那简单,直接将这些人从三大营中剥离,然后整编为专业的工兵团不就好了?

直接人员分流!

三大营肯定是要清查一番的,但先不着急处置;把那些经过重重考核的精锐将编制打散后,重建一个新的京营来。

人数多少不重要,要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朱慈燃觉得,号称有二十万的三大营,即便在把空饷水分挤干净后,再怎么挑挑拣拣,选出两三万人精锐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慈燃相信,去除老弱病残拖累后又重新整编过的新京营,只要再适当吸纳招新一些新丁,严格训练的同时,再增加一些火力配置,改善改善装备,战力绝对能上一个台阶。

反正前期只需走精兵策略,人数在精不在多,两三万人足矣;

后续可以视情况再适当增加,最终总人数控制在五万左右,就足够了。

而剩下的大部分老弱病残,还有手艺精湛的工匠,则原地改组,以他们为基础,重新成立一个或数个建设兵团!

既然上阵杀敌不行,那就通通给我去挖土修路盖房子去!

自这想法兴起后,他慢慢打开了思路。

朱慈燃明白,做事要学会分轻主次矛盾,此事重点是重整京营,是搞出一支能打敢打的军队出来,而不在于杀多少人。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其他都是次要。

同时,也因为板子高高举起,原本改组时可能会存在的阻力,也会相应减少许多;

所以换个思路,原本整编京营被视为累赘的老弱病残们,换条新赛道,还能焕发第二春!

你不是善于挖土搞建设吗,那以后就通通去给我搞基建去。

以后专门负责搞各种大型土木基建,朝着专业的土木建设领域继续深耕。

有句话不是说么:只有不合适的位置,没有废物的人。

确实,从军队角度看,三大营基本烂透了,但如果变成建设兵团,朱慈燃却突然觉得他们再适合不过。

因为换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一支经过‘严格训练’,有组织,有能力,服从管理,执行效率还高的优秀施工队。

并且这么一来,还有许多的好处。

一是解决了这些人的收入和养家问题,毕竟建设兵团也是兵,原则上也属于是部队,只是面对的敌人不同了;

二,则是净化了战斗部队的人员构成,虽然总体上人员是减少了,但经过整编后,没了那些杂七杂八的牵扯和累赘,再改善一下淘汰和更新一下装备,那战斗力必然直线上升。

这第三,被单独拉出来的建设兵团,未来又将是一个创造盈利的路子。

因为原本按照朱慈燃的设想,等那些科研搞得差不多有了成果以后,赚了钱他就要开始砸基础科学和基建的,当时他想的是通过基建来消化因天灾导致的灾民,以工代赈。

现在好了,直接有了现成的工程队。

别的不说,现在玻璃、水泥都在研究了,等过两年成功后,届时搞搞房地产,钱不是哗哗的就来了?

到时候,从原料,到施工,再到开发,房地产的整条产业链上下,都握在自己手里,还怕搞不到钱?

如此一来,京营被裁撤掉的人员,不仅不会失去工作和体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还得到了更多的收入机会,和更好的安全保证。

至于他们以后到底是想上马扬尘,还是下马挖土,那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朱慈燃越想越觉得兴奋。

他并不知道,在实际历史中,明末的三大营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他们在打仗能力上直线下滑,但在土木营建的技术上,却冠绝大明,故此举也算歪打正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