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慈父 第25章 工匠待遇

作者:又一重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9 14:55:27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单就只给钱,可远远满足不了他的计划。

所以必须还需要再拿出一些有足够分量的东西,比如爵位。

这方面他已经做好了打算,那就是找老爹要两三个县男(男爵)的爵位,一同赏赐出去。

毕竟钱这玩意,对真正有才能的人来说,其实不缺,但爵位这东西可就不一样了。

别看只是区区县男,这玩意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取的;

这么说吧,遍观大明,立国至今近三百年,这七品的县令少说得有超过十万个,甚至二十万都有。

可男爵的爵位,除历代皇族分封继承外,满打满算两千都算多的。

所以这爵位奖励,绝对算不上低了。

即便如此,但在朱慈燃看来,他觉得还是有些低,对于能给他弄出合适玻璃的技术人员来说,别说区区男爵了,就算给个子爵都不过分。

毕竟能在这种科研条件下,弄出合适的玻璃,这学术带头人给个子爵过分么?

像玻璃、水泥这一类的,哪个搞出来后,不是能给他创造巨额经济利益的东西?

并且,相对于这数千万的直接收益外,同时还有对工业、化学、生物、交通、国防等领域的助力与催化作用更是夸张;

这可都是能带飞无数条产业链的玩意,所以与其所带来的无数利益相比,眼前给出的这些奖励,才哪到哪。

不过话说归这么说,但朱慈燃当前也不可能直接一次就给太高了。

倒不是说他小气,只是时机不合适,一方面他现在年龄太小,太高的奖励,他当前没把握搞定,到时候承诺出去了结果无法兑现,就尴尬了。

再者,目前也还没有培养出相关的利益群体,如果现在就授太高的爵位,先不说他爹认不认可,首先朝堂上那些一个二个自诩什么‘替陛下治理国家,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们,第一个不会答应。

其次,就是那些在边关抵御外敌,拥兵自重的将领总兵们,更不会愿意。

他们会想:好家伙,我在边关喝西北风、吃沙子,把头别在裤腰带上,最终辛苦数十年,甚至都不一定能换来个爵位,他一个低贱匠户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凭什么?

这他们能答应?

朱慈燃没办法解释。

毕竟这些东西,目前也只存在于他自己的脑海里,在没有切实创造价值之前,不会有人能想到这些个玩意有什么用。

届时若是引发朝廷争论与动荡,那就与朱慈燃定下的稳步发育策略不符。

他爹是熹宗朱由校,不是在帝位上呆了四十多年的神宗皇帝朱翊钧,更不是弓马打天下的太祖朱元璋。

朱由校登位这才几年,内外一堆破事,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

再者,功勋爵位这玩意在朱慈燃的设想中,后面还有大用,如果现在太心急胡乱操作,搞得爵位贬值,那就得不偿失了。

他知道一点,凡是涉及到变革的事,尤其在牵扯到巨大利益问题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有耐心。

饭要一口口的吃,路也要一步步去走。

只不过,来自后世的他,还是低估了这些奖励,对匠作监内众人的冲击。

即便这些奖励,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后,缩水严重。

人均几十两的赏格,在朱慈燃看来只是相当于一年多点收入的奖金而已,但在众人看来,却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烧制琉璃的技术,都是现成的,无非是研究研究怎么弄的透明一点,然后烧的块头大一点需要些时间琢磨,左右无非是个水磨功夫,轻松得很。

所以这份工在他们看来,哪有什么难度?

再者,他们本就是要给宫里干活的,就算不给朱慈燃干,也要接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活计,这些活计里,大部分可都是上级的摊派,基本都属于打白工,哪有什么收入,所以他们平时没活的时候,还得要自己想办法,去外面接一些私活,才能养活一家人。

首先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明朝匠户一般收入不高。

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下令“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

匠户一般隶属于工部,分轮班匠、住坐匠二类。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

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

这两类匠户在当值以外的其余时间可以自由趁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终年拘禁在官手工作坊中劳动的束缚。

但是,匠户在身份上仍是父死子继,役皆永充。

匠户子弟征入内府针工局习艺者号“幼匠”,匠户除了可免除一部分杂泛差役外,正役和税粮不能免除。

他们虽然是隶属于匠作监的住坐匠,待遇相较于工部的普通匠户必然要好很多,但一年算下来实打实能到手上的收入,折算成白银二三十两都左右,二三十两白银看似好像还行,但你要知道这是平均!

这里面还要视工种、技术、职位,还有所处单位不同而不等!

好的一年能有五十,差的一年连十两都不到!

这可是拥有百万人以上居住的首都北京城!

十来两银子能够干什么的?

要知道大多数匠人祖籍都是外地,他们因规制而进京,本地无田,一应吃喝用度全靠采买。

十来两银子左右的收入,在京城这个地界,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喝开销。

索性他们是给宫里干活还好点,平日里不仅能外带些边角废料添作用度,再加上也经常被指派出宫,给一些达官贵人们出点公差,偶尔也能捞些外水;

最后再加上自己往日里积攒下来的人脉口碑,再接些私活,零零总总算下来,这才勉强能够算在京城这个地界,混个温饱。

但,也仅限于此了。

可是给朱慈燃干活,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朱慈燃前世自己是从底层员工干起来的缘故,他特别理解底层对收入的苦,几两银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底层人来讲,可能就是覆盖温饱线的救命钱!

所以他对那些凡是去宫里给他干活的工匠,都会特意按照市面上正常工匠出工的规矩,给定了足额的月俸;

不仅足额、按时发放不说,标准定的也普遍较高,另外年底还有红包(年终奖)!

现在又加上这额外奖励(项目奖金),这七里八里算下来,他们在项目组里给朱慈燃干一年,能抵得上自己原先苦哈哈干上五六年都不止了。

这待遇,就问谁抗得住?

若是别人跟他们说这些,他们不一定信,但朱慈燃亲口说的,他们却实打实相信。

那些在宫里干活的,朱慈燃生怕他们饿着、冻着,不仅专门吩咐了小厨房,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些给他们送去;

平日里熬煮的姜茶、甜汤他也都是让厨房多煮上一些,给老爹老娘还有其他各个长辈们送去的同时,剩下的大部分也都送去了工地,给这些工人们喝了,从早到晚,几乎不曾间断;

而若是变天,更是直接停工,直接让他们回来休息不说,并且即便休息薪奉也照发。

这些事,基本凡是去过宫里工地干活的人,回来后都会给身边人炫耀一番。

底层劳动人民,工作闲暇之余就喜欢聊天吹水,他们谈论的话题内容,也无非就是那些,朱慈燃平日里的这些作风,他自己或许没注意,但其实早就在匠作监的这些匠户群体中传开了。

殿下或年幼,但讲信誉,说给钱就给钱,且通情达理,对我等更是态度和善!

所以他们在得知自己被选入项目组后,情绪就已经高涨不已;

结果又听见朱慈燃承诺说:只要烧制出来了足够透明、并想出将它做成大块板状,能便于切割安置在窗户上的琉璃后,这五千两都是你们的!

同时又看到了摆在面前明晃晃,装满了好几口大箱子的白银后,他们的情绪被彻底引爆!

攻坚组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笑的是嘴都合不拢,走路都带风!

而当消息传遍整个匠作监后,自然也引发了所有人的眼红,更有甚者,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他们埋怨自己,为何当初殿下广开言路的之时,为啥不再积极主动一点?

不然若是被选入这项目组内,不就也能一同享受这番待遇?

要知道朱慈燃给这些人暂时按照基本的技术水平,定下了学徒、初、中、高等四个级别的技术标准,同时让他们互相考核;随后根据市场上的正常标准,给考核完毕的众人定下了一两、二两、三两和五两等四个不同的月俸标准。

这个工匠等级制度,当前这个基本够用,以后有需要再找机会完善便可。

毕竟他的本意只是用来规范薪资标准,所以定的不怎么规范很正常。

可光这个按技术等级给钱的制度和相应的待遇,就足够让大多数人眼红了。

一般他们月俸都是用别的东西折算,一般到手后都会损失好几成,哪有直接发银子的?

另外学徒也能拿钱?这让许多匠人,尤其是那些年龄大些,徒子徒孙众多的匠人欣喜不已。

毕竟大多学徒都是依附于匠人身上的,算半个帮工,师傅愿意教你真本事就已经算不错了,哪有拿钱的资格?

这一算,相当于变相给他们送钱,就算他们不要,愿意带徒弟的,基本都希望徒弟们有个好发展,如今便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谁不愿意?

再说了,还不算每月的足额月俸,光就是这额外人均七八十两的赏格,就能抵得上许多人不吃不喝干四五年了!

另外,也说了是人均,按他们当下对殿下的了解,知道殿下虽然年龄小,但做事却很有章法;

发奖励从不吃大锅饭,而是会依据贡献功劳,按劳分配,有功必赏,且功越多越大,赏赐也越高。

所以那几位定级为中、高级技师的匠人,几乎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未来,在这个项目推进时,做点贡献,然后拿高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