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笔下的那几个大佬 第1章 伊尹篇之朝会

作者:黄河三尺鲤0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8:17:2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公元前1609年,地球遭遇了厄尔尼诺现象的侵袭。这一自然灾害导致夏王朝所辖区域遭受了异常罕见的旱灾,河水枯竭,庄稼无法生长,收获颗粒无收。灾民们四处流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夏国也遭受了地震灾害的降临,地震所过之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在夏王朝版图内的诸侯方伯商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尽管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却仍然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们,他们都寄希望于超自然的力量。当时的人们非常迷信天意,遇到事情都会进行占卜问卦。成汤积极参与各种祭祀活动,祈求神灵播撒雨水,解救万民。

在一个炎炎夏日,太阳无情地炙烤着那片寸草不生的大地。在商国的土地上,诸侯国的国君汤(也被尊称为成汤,他的后代姓子,名字叫履,又名天乙,出生于河南商丘。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的儿子,也是商朝的开国君主)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

在这个仲夏的日子里,汤王再次召集了众多大臣,以共同商议如何进行一场求雨的祭祀活动。这场活动并非简单的祭拜,而是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在连续的干旱下,大地已经失去了生机,人民正在苦难中挣扎求生。

汤王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需要和大臣们共同商议出一个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这场灾难。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以便尽可能地减少这场灾难对百姓造成的痛苦。

汤王召集了所有大臣,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各种可能的求雨策略。他们详细地讨论了每个可能的细节,从祭祀的准备到仪式的进行,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祈求上天的恩赐。

在他们的讨论中,汤王展现出了他的英明和果断。他不仅对祭祀活动有着深入的了解,还对国家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明白,这场祭祀不仅仅是向上天祈求降雨,更是向人民展示出他对灾难的应对能力和对人民的关爱。

汤王与大臣们的讨论持续了整个上午。他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准备了一场隆重的求雨祭祀。然后,他们开始着手实施这个计划,期待着能够在祭祀之后迎来降雨,让大地重新焕发生机,让百姓重新拥有希望。

汤王召集大家议事时,占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夏商两代的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祭祀、征伐、田游、往来行止、天象、年岁、疾病、生死、生育、梦、营建等重要活动都需要进行占卜。

在占卜前,祭司会先选择骨料并打磨光滑。肩胛骨和龟甲是两种常用的骨料。肩胛骨需要被仔细清理,去掉残存的肉渣,而龟甲则需要沿甲桥锯开,甲桥保留在腹甲上,经常雕刻有此甲的来源和序数。在准备阶段,这些肩胛骨和龟甲都可能被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

钻凿是占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步骤。在肩胛骨和龟甲的一面会做出成排的钻和凿,以使这一部分甲骨变薄,易于在加热的情况下产生裂纹而且使裂纹在另一面出现。加热时,肩胛骨和龟甲就会出现两条裂纹在另一面出现,一条垂直,沿着枣核形的中轴,另一条横向,垂直交于中轴并通过钻的圆心。钻比凿更加靠近甲的中脊,以便横向裂纹可以指向中脊。

在占卜过程中,祭司负责解释这些出现的裂纹的形状,并认为这是祖先对所提出问题给予的回答。然后史(相当于司马迁)就当场记录下来这些疑问、预兆的内容,少数还记载是否应验。因此,占卜是夏商两代宫廷中一项非常神秘而又重要的活动。

汤王向大祭司问道:“近期会有雨吗?”大祭司听完汤王的询问,便顺时针绕着火堆走了三圈,然后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鞠躬致意。接着,他毕恭毕敬地将一块龟甲举至头顶,并将其放在火上烘烤。

在灼烤龟甲时,大祭司非常谨慎地遵循一系列特定的步骤。他首先从龟甲的上端开始,缓慢地向下端移动;接着从龟甲的中脊到外壳,然后再由上端到下端;随后又从龟甲的外侧到中脊,再由上端到下端。最后,他以不规则的方式在火上移动龟甲。

灼烤过程中,龟甲不能离火太远,否则不会产生裂痕;也不能直接放入火中,否则龟甲会完全烧毁。随着轻微的噼噼啪啪的断裂声,龟甲上逐渐出现了几道裂痕。

大祭司仔细查看裂痕后,将龟甲举至头顶,然后来到汤王面前,亲自将龟甲交到他手中。他宣告:“我至高无上的王啊,近期并不会下雨。”汤王听后眉头紧皱,四周的大臣们也都情绪低落。他们和家人每天只吃一顿饭,水井里的水浑浊不堪,难以入口。

这口水井位于宫殿的西南角,是宫里唯一的一口井。在连续的干旱之下,水位下降得厉害,打上来的水都是浑浊的。这口水井的水原本是清澈甘甜的,但现在却完全不同。即使是在炎热的干旱天气下,这口井的水也变得越来越浑浊。

大臣们每天都必须从这口井里打水,然后才能进行各种生活活动。但如今这口井的水已经变得如此浑浊,几乎无法入口。他们只能用这些水简单地洗漱,而饮用的水则需要从远离宫的地方运来。这些水往往味道苦涩,而且经常出现断供的情况。

对于汤王和他的大臣们来说,这种状况无疑是对他们生活质量的极大考验。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种现实。他们每天都在盼望着能有充足的雨水来缓解旱情,恢复水井的水质,让他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