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50章 让步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1:0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陈纪的话语之中有两种意思,一方面指责他用法过重,要用宽德对待别人,另一方面则让他息事宁人,点到为止,刘备自然明白,这些地方大姓或多或少,都有这方面的问题,只要敲山震虎就行了,没必要杀鸡儆猴。

刘备立刻道:“陈相之言,卑职一定谨记在心!”

“善!”

陈纪随后又道:“高君,这件事再议下去的话,怕是都不好收场,以吾之见,你与刘司马不若各退一步如何!”

高林一听,立马就坡下驴,“陈相所言极是,高某也不愿意继续追究这件事,这件事本身,我漯阴分家也是有错在先!”高林说完,陈纪面露笑意,随后他把目光对准了刘备。

刘备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一点,陈纪要的只是敲山震虎,而不是杀鸡儆猴,他不会允许刘备追究到底的,所以刘备自然也是见好就收,“既然如此,卑职也愿意退一步,为表达诚意,回去之后,立刻将羁押的两姓宗人全部释放!”

刘备的诚意可谓是满满的,这不免让现场的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国傅乙瑛和国相陈纪都是面露笑意,显然很欣赏刘备的处置!

高林没想到刘备居然作出巨大的让步,这让他不由得深深看了刘备一眼,直觉告诉他,刘备不是一个简单之人,他以为陶丘洪和华歆已经是万里挑一了,结果刘备让他是大吃一惊。

他现在真是后悔啊,后悔没有早点认识刘备。

他心道:为什么之前不知道平原还有这样的人存在呢?

他当然不知道刘备这号人,因为刘备只是他们眼中的寒门出身的老革罢了。

这样的人,他们这些地方大姓,压根看不上。

但是他们还是要用,他们的宅邸内还养着一群这样的人,养客风气最早来源于先秦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就是以养客而闻名。

到了前汉,养客的风气被发扬下来,但人数比不上战国四公子,比如“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濞、淮南皆招宾客以千数。”不过到了国朝,养客人数似乎增加了,济南刘节“宾客千余家”,山阳李典“宾客数千家”。

而宾客来源,大部分是游侠。

游侠又是汉末武人崛起的基础,他们或是少年任侠使气,或是杀人亡命流亡,当然这个时期的武人群体也有士大夫和豪强出身的,比如刘表,刘表本是八及之一,随后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从士大夫变成了一方割据势力。

再者是甘宁。甘宁出身郡大姓,少时好游侠,带着一帮子轻少年四处招摇,人称锦帆贼,等到成年后就去读书,开始做官,一度做到了蜀郡丞,后来参与豪强叛乱,被击败之后,彻底沦为武人了。

沦为武人,被人看不上是很正常的,如果是武人搭配上寒门出身,就更加看不上了!

比如孙坚就被荆州刺史王睿轻视,结果被孙坚一刀给砍了,还有张飞拜见刘巴,结果刘巴连面都不见,以至于诸葛亮去劝说,说张飞虽是武人,但素敬士人,但刘巴直言: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意思很明白,你再有功绩,再敬慕士人,可他还是看不上你!

其实汉代武人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被看不上也是因为出身寒门罢了,只是碰巧你是武人,于是就顺带骂你是老革和兵子。

刘备不仅仅是老革,还是游侠出身,更关键的是他出身寒门,他这样的人成为官员,大姓们根本不会拿正眼看待。

而刘备他也没指望豪族大姓能抬眼看一眼他。

但随后,刘备发现这群大姓确实是没底线,居然恬不知耻开始夸赞他了。

高林对刘备又是赞誉,又是推崇,直说:“高祖言:‘运筹帷幄之中,决於胜千里之外’,斯岂司马之方乎?安平原境者,舍司马其谁?”

随后转身对陈纪说:“陈相慧眼识人,真乃吾平原乡民之福啊!”

陈纪抚须笑道:“高君,不必如此!”

而刘备自然也是谦虚还礼,“备,斗筲之才,因人成事,如何敢与留侯相比,不敢当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语?高仆谬赞、谬赞了!”

“放之天下而言,足下或稍不及留侯,对平原的利民士绅来说,足下却就是他们的留侯啊!”

荣羲也是见缝插针,立刻开口回应:“是啊,吾平原有司马,从此无忧!”

眼见高林和荣羲越说越离谱,刘备索性也不搭话,和这群无底线的士绅官吏待在一起,刘备只感觉作呕,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微笑点头称是。

而现场诸官吏,除了陈纪、乙瑛、陶丘洪、刘子平等人,其他人都是目瞪口呆。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日常所见的“言行端正、一丝不苟”的高仆等人,居然是这副模样。

原本他们是准备做吃瓜群众,看一场大戏的。

结果,大戏变成了仿佛街头看百戏,平原名门大姓们各个表现精彩绝伦,一个胜过一个,这些人不去演百戏,真是屈才了,于是各个脸色表情怪异。

因为忍的太难受,又不得不去忍,忍不住,就要官帽掉了。

乙瑛看着高林和荣羲等人的丑态,顿感厌恶,于是咳嗽一声,叫停他们的各种花式吹捧,“既然今日的议事已然结束,就不要多做停留,如果有要事,当在国相府中说!”

汉法禁诸侯王参预政事,军事是不许参预的。

同时作为国傅,职责就是导王向善,何为善,就是忠孝守法。

而不是在这里看这些人表演百戏。

百戏是汉代的戏剧,又称散乐,与宫廷中的“雅乐”相对应,实际是民间乐舞、杂技、角抵、戏法的总称。

王世子刘冲看的兴起,但不敢违背国傅的意见,只得知情知趣说道:“暮色将至,诸公既然还要细议平贼方略,孤就不相留了。”

随后又对刘备说:“今日除了这件事之外,本想着设宴为司马庆功,但如今也只能改日再说!”

“世子殿下如此,下臣实在是汗颜,不敢要求宴席!”

刘冲又道:“孤听子平公说卿与他乃是同宗,俱为宗亲,想来我刘氏有卿这样的才杰,汉室复兴有望!”

“不敢当!”

“哈哈,孤往日见北海和济南等地黄巾为患,不免日夜担惊,连着几个月没睡过一个好觉,如今司马打了一个大胜仗,可算是让孤可以安寝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