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47章 国中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1:0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外有刺史之察,内有傅相之监,下有吏民之督,这就是国朝诸侯王面临的局面,他们还不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郭璞率先走进殿内禀报,很快就出来了。

“殿下让刘司马和子平公入内,随属不得入内!”

刘备一听不乐意了,“公祐是我属吏,亦非随从,如何不能入内,如果他不能入内,那备也不进去了!”

说着,刘备转身就要走,但被刘恢一把拉住。

郭璞见此,心中暗骂:这些贫贱之人,天生就不懂规矩。

刘备突然转过头看向郭璞,那平静似水的脸庞上,似乎多了一层不知名的色彩,随后郭璞下意识看到对方握住剑柄的手,紧了一下,这把郭璞吓了一跳。

再自傲的人面对刘备这样的人,都会恐慌。

郭璞再次走进殿中,好长时间才出来,“殿下允许刘司马带属吏入内!”

黄巾之乱后,中原地区可谓一下子乱了,虽然黄巾被平定,但随后青州黄巾再起,青州各郡国,先后遭殃,沦为贼域,济南王刘康差点和安平王刘续一样,被黄巾劫持为质,幸亏国中大姓赖以性命。至于北海王,还是幸亏新任国相孔融。

至于平原国,要不是青州黄巾急切北上,或许平原早就被黄巾攻陷了,哪里还有什么平原王世子在这里摆谱啊!

这可是乱世,乱世没有规矩,只有杀伐,比的是你杀的人比别人多,别人才会恐惧你,同时这还是一个吃人的时代,人吃人几乎是常事,只不过道德底线还没有下滑到五代十国那种,基本没有道德底线,完全就是把人当成一种物资,这个时期道德底线还是很高的,最起码对于吕布这种人,是非常厌恶的。

而对于曹操这种喜欢屠城的人,有人不在意,有人反对,还有人支持,毕竟人人的倾向不同,有人倾向霸道,有人倾向王道。

恰好刘备是喜好王道之人,他不屠城、不掠民,所以道德水平很高,喜欢他的人和讨厌他的人,几乎是一样多的,至于孙权这种,不仅喜欢屠城,还没有起码道德水平的人,没有多少人会喜欢,把偷袭盟友,当成家常便饭。

哪个敢当你盟友啊,几乎是看你虚弱,就想要你的命的人。

但刘备并不是不懂规矩的人,他只是很讨厌过分讲究威严的人,对于这种人,他几乎不会给他面子,但陈相在,刘备又不得不给这个平原王世子面子。

刘备步入殿内,他简单扫视了殿内诸人,看来各大家都来了!

殿中主位上坐的是平原王世子刘冲,跪坐在两侧的分别是国中、宫内的官吏,居首者两人,一是国傅乙瑛,一是国相陈纪。看见他和郭璞进来,起先立在堂中在对刘冲说些什么的那个吏员躬身敛袖,退至右边的席位中,跪坐了下来。

此人名叫高林,是国中的“仆”。仆,主诸侯王的车及驭,秩千石,是国中有数的大吏之一,陶丘洪坐在陈纪旁,他是治书,相当于朝中的尚书,秩千石。

尚书台主官尚书令是秩二千石,位卑而权重。而作为尚书台辅官,尚书秩千石,到了郡国之中,治书的官秩就比较小,仅相当于一名县令甚至是县长。

刘备走入殿内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对准他了,国傅乙瑛心道:果然闻名不如一见啊,看来元方公欣赏此子,倒不仅仅是品行、才具,这相貌也十分让人惊奇,如此奇貌之人,实在少见。

刘备来到刘冲面前趋拜。

刘冲把他扶起,请刘备入座。

讨贼司马是国相临时指派的职位,并没有具体官秩,不过之前陈纪已经准备把刘备提为国中尉。

中尉一职在国中的吏员中较为特殊,名义上排第三,实则排第二,傅无实权,国相之下就是中尉了。

国相总纲纪,统众官,地位虽在中尉之上,但中尉首先秩比二千石,仅低于傅相,而远高於余吏,其次掌武职,有督察军吏之权,备盗贼,有统兵之权,再次与国相别治,单独开府,可以辟掾吏,再次亦有辅王之责,“傅、相、中尉,皆以辅正为职”,权利很大,朝廷移书诸侯国,往往“傅、相、中尉”并称。

在这种情况下,中尉要是想与国相争权,国相还真没太好的办法去压制他。前汉时,中尉尚未被废,国相、中尉并立,就常出现争权之事,“相、中尉争权,与王递相奏,常不和”。

今天陈纪把中尉这样的高官给他,他有些不敢接受,毕竟对于这样的寒素出身,一六百石县令就已经是高官了,哪里还敢奢求二千石。更况且,陈纪虽然要提拔他,但并没有告诉平原王,所以目前尚不作数,所以刘备的坐次,基本上和众吏相等。

之后是刘恢。

刘恢在国中威望很高,以至于平原王世子都能尊敬有加,刘恢在国中并没有职位,但他完全可以参与这次会谈。至于孙乾只是在和刘备拜过平原王世子之后,就跟着刘备坐下了。

等刘备坐定。

陈纪说道:“司马来时,高君正上言世子,要求将司马迁为中尉,以庆大胜之功!世子已经同意了,并即日向长安上表!”

刘备有些疑惑:这高氏应该声讨我之前的罪过,为何要出言,替我表功呢?

刘备虽然疑惑,但还是离席道:“下臣不敢接受此等高位,下臣不过是寒素出身,任一县令,已经很满意了,如何敢接受如此高位,请世子收回成名!”

刘备的拒绝,是在陈纪预料之中的,因为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谦虚谨慎,这和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这世上争强好胜太多,而不骄不躁者却很少,陈纪就极度满意刘备的谦虚。

陈纪早已向长安上表了,如今表书恐怕快到洛阳了,虽然路上多乱事,但就算出事,他做为国相难道不能提拔才能,哪里还用的着高林,替他做主!

刘冲说:“司马不必如此谦虚,前者司马以孤城之兵迎战黄巾,虽未大胜,但也阻止黄巾继续深入平原,如今司马又在华不注山,大败黄巾,孤与众卿实在是高兴至极!司马不如与孤讲说,此战的经过,孤实在好奇!”

刘备点了点头,随后从容温声,言简意赅地将此战的经过讲说了一遍。刘冲认真听完,不由拍手大赞:“司马果然如传闻那样!”

陶丘洪於堂下侧席上拊掌笑道:“刘君,前者遭遇黄巾数十万之众围城,尚不屈服,如今又何惧这几万黄巾,想来那徐和、司马俱者闻听刘君之名,不得是望风而逃,所谓望危如宁、视险如夷,大概说的就是刘君您了!”

刘备摆了摆手:“子林公,备不敢当!”

国傅乙瑛抚须笑道:“年轻人多争强好胜,而刘君却有功不傲,实属难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