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4章 拜会平原相陈纪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1:0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当然,刘备是一知半解,因为他一个古人虽然之前得到了未来记忆,但对于未来的事物,总归是不熟悉的,而且他完全不知道使用方法,只能是当成查看人物属性的工具。

不过这样一来,刘备的识人能力,就增强很多,他可以清晰了解他们的属性和特质,以及友好度,不过刘备自带魅魔特质,使他很轻易就能收获别人的好感。

高唐县现在状况是糟糕透顶,人丁不过1300多户,按照朝廷标准,每户为4人左右来算,整个高唐人丁不到5千人,其中男丁只有千人,成年的不到三百,剩下都是妇孺,这就表明了,高唐要想重新恢复生产,缺少足够多的丁壮,只能靠女性。

而且目前最关键的事情是粮食,因为粮食早在之前守城时就已经全部吃完了,就算没被吃完,也被黄巾军抢掠一空了,高唐老百姓只能靠着吃树皮草根维持,虽然漯水的鱼儿又大又肥,但都是之前死去的尸体被丢到河里,然后被鱼儿吃下肚子。

尸体变成养料,滋养着鱼儿,但幸存的人盯着肥壮的鱼儿,不敢去捕捞。

刘备必须想办法搞到粮食,养活这些人。

高唐右姓乃是华氏,华氏眼下早跟着华歆跑到豫章去了,只留下一支宗人,但这支宗人十不存一,家宅被烧的七零八落,至于其他大姓,早就不知道躲到自家修的坞堡去了,和他们借粮何其难也!

于是刘备把目光打到了平原县。

平原县在大河之北,高唐以东,是青州河北之地最富裕的地方,城高池深,并不受到青徐黄巾波及,他打算去平原城看看,顺便拜见下新任的平原相元方公,元方公此前在雒阳被董卓任为五官中郎将,当然这个官,他不得不去上任,主要是畏惧董卓的威权,而且董卓代理朝政,对于名士们加以笼络,比如荀爽、蔡邕等一批清流被董卓任用。

陈纪于初平元年任侍中,外放平原国相。

此前平原国国相,除了史弼、酷吏阳球,大概就是封子衡和荀爽,荀爽在去年年初,接受了平原相之职,但行到宛陵时,又被董卓追加为光禄勋,重新回到雒阳,之后就是陈纪了。

从阳球到陈纪之间,有封子衡和荀爽。

次日,刘备感觉恢复的差不多了,而且完全可以下地行走了,这在关羽张飞等人看来,兄长伤势似乎好像过于快速了,常人受如此重的伤,估计没有两三个月,是难以下地,但刘备只用了差不多五天左右,远比医者说的十几日要快多了。

但他们依旧十分震惊,都觉得刘备是不是被神仙护佑了。

刘备知道,这压根不是什么神佑,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愈合速度属实惊人,他不仅可以行动自如,而且体力也是好的出奇。

随后,他就准备前往平原拜会陈公。

顺便看看能不能从平原弄些粮食过来,他知道粮价肯定贵的出奇,而且平原国的粮食大半都是由刘氏在经营,刘氏是平原最大的地头蛇,因为背后有个平原王。

平原王刘硕是孝桓帝之弟,建和二年受封平原王,奉翼后,刘硕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而且这个时期,酒基本都是粮食酿造的,所以平原刘氏手中自然是掌握大量的粮食,以供王室酿酒。刘备历史上惹的刘平就是平原刘氏出身,依托平原王这个招牌,垄断了平原国的粮食销售,他垄断粮食的目的,就是为平原王刘硕提供酿酒的原料。

虽然平原王刘硕远在博陵,但平原国到底是他的封国,不过他基本上不管事,王室是由他母亲马贵人掌管,作为母亲对于儿子爱喝酒这件事,应该并没有多么规劝,只要这个儿子不乱来,估计作为母亲的马贵人会十分赞成,毕竟老大死的早,这个老二怎么也得保护好,最起码保护到自己老死为止。

小儿子爱喝酒,那就让他喝酒,不就是粮食?饿死老百姓,那是小事,自己儿子没酒喝,那才是大事,不过马贵人对于他儿子还是有劝阻的,不过眼下马贵人已经去世,基本上没有管他了。

“兄长,这是?”

刘备说:“为兄准备去趟平原城,一来是为了拜会新任国相陈公,二来是看看能不能从平原城搞来粮食,为兄不忍看到乡民啃树皮吃草根,而且咱们要去投奔师兄,路上也要携带干粮,没有粮食,估计还没到,就得饿肚子了。”

“兄长,我和益德陪你一同去!”

刘备摇头:“我准备让公佑或者宪和陪同!”

最终,刘备和孙乾一同前去。

路上,刘备看着满目疮痍的高唐,他知道自己要是向青徐黄巾献城,估计老百姓也能保住一命,依照那些谣言,黄巾军所过之处,如同蝗虫一般过境,可谓寸草不生,当然也只能是以讹传讹,如高唐一般坚决抵抗的郡县,大多遭受厄运,如果是献城投降,也不至于如此。

毕竟黄巾军也是老百姓出身,他们起来造反的原因是因为活不下去,而不是主动造反,这背后的人祸大于灾害,如果没有那么多贪官污吏、没有那么多庸官,老百姓是不至于造反的。

孙乾见刘备频频叹气,“主公何以如此!”

刘备说:“我在叹息这世道,去年大水,今年又遇旱蝗,田地颗粒无收,民多自相食之,这汉家天下怕真是要完了!”

孙乾听后,微微点头,这世道灾害频繁,去年6月至9月雨水不止,以至于河水暴涨导致洪灾,原本以为今年会是一个好时节,结果是又遭遇旱蝗,好不容易种下去的稼穑完全是颗粒无收,这样的时节粮价必定暴涨。此次平原之旅注定是无疾而终。

两人到达渡口。

刘备看着昔日的繁华高唐渡口,如今则是异常苍凉,随处可见的都是被扒光了树皮的光秃秃的树干,就连地上的草,此时也是不见踪迹,足见兵灾之后,高唐民众到底过着怎么的日子。

一个老汉从河中央撑船而至,“客官,是要过河!”

刘备转头看去,那撑船老汉已经到近前,才发现是熟人,“原来是丁翁啊!”

丁翁擦了擦眼角,浑浊的双眼稍显清明,然后细细打量刘备,这才确信是刘县君,“刘县君您还活着,我等以为你已经去了。”

“是刘备无能,没办法保住高唐,真是对不住父老乡亲的信任了!”

“刘县君,我们不怪你,你是一个好官,我们高唐乡民好久没有遇到你这样的好官了,我们是自愿跟着你守城的,绝不把高唐交给娥贼,就是死,也要守住自己的家乡。”

“唉,不说了,丁翁真是麻烦您了,我们要去平原城!”

“县君是打算拜见新任国相?”

“正是,我听说新任国相乃是天下闻名的贤人,自是要去拜见的,而且作为下吏拜见上官也是情理之中,顺便向陈公汇报下高唐的情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