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政是回来了,全村确实是高兴,有人一直为他捏着一把汗的也放了心,觉得他这一关是过去了。
更让全村兴奋的是,李学政一回来就说有好消息,这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又说李学政得到了上面的允许。
有人说李学政应该是要升官了。
有人说应该是县里救济物资要下乡了。
反正说啥的都有,越说越神乎。
李栓柱被问得抱头鼠窜,现在他不敢说有好消息了,只说明天集合开大会的事。
李学政背着一个包回到家,离家五十米,就远远看到小丫头傻傻地站在篱笆门口。
知道她是为自己担心,望夫心切啊。
小丫头知道他回来了,一直在外面等他。
“你不冷吗?”
小丫头一头冲了过来,抱住李学政。
“呜呜呜……我怕你回不来了,我怎么办?”
“糟,原来我回不来,你只是担心自己怎么办?”
“那你也怎么办?”丫头哭着道。
李学政糊涂了:“什么我怎么办?”
“你回不来了,怎么办啊?”
李学政没好气:“大办特办按家乡风俗办,几块白布一块板板。”
这话逗得小丫头哭得更伤心了。
“我不要你这么说!”
“行啦,啥都不说了,回家做好吃的。”
“没面粉了!”
李学政一瞪眼:“说啥呢,我家没面粉!?白叫了李学政!”
小丫头噗哧一笑:“嗯!叫李学政就是好!”
又哭又笑的,李学政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两人进屋。
李学政反手关上门,把身上的包放下来。
“这是啥?”
“你猜?”
“猪肉?”小丫头眼馋了。
“好像我饿着你似的。”
打开包,是一双保温鞋,一套棉衣,还有一些零食,及两罐头,还有百雀膏,发叉、皮筋等。
小丫头双眼放光,一看就知道是买给自己的。
特别是鞋子,这种保温鞋在后世没有了,但在这个时候那可是稀罕货,穿出去说不定就惊煞人。
“学政哥!”
小丫头瞪大眼,拿起鞋子就比自己脚。
“你放心,我记得你脚大小。”
“都是给我的?”
“你想给谁?”
“你自己呢?”
“你显摆就行了,我不行!”
“学政哥,你真好!”
试了鞋子又试衣服。
这种棉衣是城里商场卖的,一看就是高档货,村里没人穿过。
样式好看,而且非常保暖。
比起身上的呢子袄丝毫不差。
小丫头试了好久,一脸兴奋,像过年一样开心。
“喜欢不?”
“学政哥!”
小丫头放下棉衣,扑到李学政怀里:“你对我真好,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让我亲一口就行!”
“唔,晚上啊!”
“行,现在放过你!”
“学政哥!你拿村里的钱?”
李学政又戳她额头:“说什么呢,当我是贪官污吏!”
“那你哪来的钱?”
李学政一副神秘笑容:“就不告诉你。再个了,我当村长也有工分啊。”
工分可以换村里一切财产,就像是钱,当然也可以换村里真实的钱。
只是,上水村账户上钱比较多一点,因为李学政贷款了的原因。
用工分换钱,工分会要得非常多,要五十工分换一块钱。基本上没人换,都是换粮食等,这样更划得来。
只有少数人,家里不缺粮才可能换一些钱。
虽然如此,在村里没点成绩没点影响,换钱是很难的,除非你家里情况确实需要,或者求娘求爷求村长发善心。
所以,李学政这么说,小丫头一点不怀疑,她也不知道李学政当村长一天能有多少工分,总之,现在看去,他很富了。
这把小丫头喜欢得,小脸红朴朴的。
“学政哥,这两天你去了哪里,他们都说……都说……”
“别听他们胡说,外面全是坏人。”
“那你去了哪里,我都急死了。”
“去了城里,把那一车木工货给卖了。”
“真的卖了?”
小丫头非常吃惊。
李学政搞的这个木工坊,本来村民就担心他卖不出去。
现在竟然一车货都卖了,小丫头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难怪说有好消息,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也证明,以后村里有源源不断的收入,除非山上林子给砍光了,那是不可能的。
“真的这么好卖?”
李学政哈哈大笑:“我李学政出马,牛屎都好卖,抢着要。”
小丫头笑了:“我们就喜欢你吹牛!”
其实,一共两车货,一车运到城里,根本没卖。
卖的是乡里仓库的那车货。
只是这个仓库的门,掌握在李学政一人手里,没人打得开而已。
其实也不需要什么洗钱法门,绕一下就行。
谁会知道,城里有没有卖掉货,谁又知道乡里仓库的货还在不在,全凭村长一个人说了算。
就是李栓柱跟车到城里,接车的也不是卓绝,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也不知道有卓绝这个店。
失踪的这几天,不过是城里转了一下,证明在卖货而已。
小丫头道:“听他们说,县里来了很多戴白顶帽子的,说抓了人,都说是你呢,全是胡说八道。”
“抓了谁?”
小丫头道:“都说是你呀,我也不知道是谁。”
还真是胡说八道,这年头抓人不正常么。
“学政哥,今天真的没有面粉了。”
“等等!”
李学政转身出门,不一会,就进来,手中提着一袋刚从小卖部买来的面粉。
这直接把小丫头给惊得,摸了又摸,果然是面粉。
小丫头瞪大眼,一脸不可置信:“哪里来的?”
“傻了吧!知道你爱送人,哥嫂也爱来打秋风,我一直藏着一袋在柴房里。”
小丫头一副原来如此模样,叭地一声,狠狠亲了一口李学政,赶紧去准备做晚饭。
李学政摸摸脸,这丫头是越来越放荡不羁,确实是有了长进,也要慢慢成熟了。
李学政反正没事,就去灶屋,见案板上摆着三块白豆腐。
“这哪来的?”
小丫头哦了一声:“忘记说了,豆腐花来过,她送的。”
李学政头痛了,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这豆腐花也找过自己几次,想把他儿子和男人送去木工坊当学徒。
自己一直没答应。
虽然进哪个生产队,每个村民都有权利,也没有限制,但其实操作起来,木工坊不可能无限进人,要不了这么多啊,因为也只有一个木工坊。
而且,那个屋子里也装不下太多人。
这些人想进木工坊,也是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李学政重点照顾目标。
人一多,还不好管理,又可能出现磨洋工的事,磨洋工是李学政深恶痛绝的。
“她说这是她一点心意,也没说别的,我就收下了。”
她是没说,可我心里明白啊。
李学政头痛,自己前面想当个好官,老婆在后面专收人情,这搞下去,早晚死在她手里。
问题是,她收了东西,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看她样子,还蛮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