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神庙的残烛即将燃尽的那一刻,哑巴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面血渍斑驳的鼓。这面鼓见证了无数的岁月,鼓面上的血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小满则把他的盲杖浸入了香灰瓮中,杖头的铜球沾满了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灰尘,仿佛也沾染了时间的痕迹。阿灰的雷竹笛横放在他的膝头,笛孔上结着一层薄霜,这层霜似乎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寒冷。今夜,是聋伯的百年忌辰,三人聚集在此,准备以他们独特的方式纪念这位故人。
子时的风悄然吹起,三人站在了坍塌了一半的戏台上。哑巴用鼓槌轻扫鼓钉,鼓面上凝固的朱砂随着鼓点震成一片雾霭,仿佛将历史的尘埃再次扬起。小满的盲杖轻轻点地三下,香灰随着声波悬浮起来,形成了夔龙纹的图案,仿佛是古老的图腾在夜空中重现。阿灰吹响了竹笛,笛声悠扬,梁上悬着的铜钹突然自鸣,裂璺处迸发出当年聋伯烙谱时的电光,照亮了整个戏台。
江面上飘来磷火,这些幽幽的火光附在褪色的幕布上,竟然化作了老秦拉琴的剪影。哑巴的鼓点越敲越急,血雾凝成当年师父咳在雪地上的红梅,那是一种无声的悲壮。小满甩动盲杖,香灰夔龙突然盘柱而上,震落了瓦缝间藏着三十年的铜钱雨,这些铜钱仿佛是时间的雨滴,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
阿灰的笛声突然转调,江涛声也应和着加入合奏,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人类的音乐完美融合。月牙钹自江心升起,钹片上虹光流转,映出了聋伯在雷雨夜刻谱的侧脸,那是一种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当三把三弦的晶石同时亮起,整座江神庙开始共振,墙皮剥落处显出了血书工尺谱——正是当年被老秦带进棺材的《大雅·云汉》终章,这是一首未完成的乐章,却在今夜得到了完美的演绎。
五更鸡鸣时,镇民们惊讶地发现江神庙只剩下了半堵断墙。哑巴的三弦横在香案上,弦丝上凝着露珠排成的《鸥鹭忘机》谱,这是一首充满哲思的曲子,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小满的盲杖插在江滩上,杖头铜球里封着一朵将开未开的江蓼花,这朵花仿佛是时间的静止,是大自然的静谧之美。阿灰的雷竹笛悬在古柏枝头,笛孔长出了新发的绿芽,这绿芽预示着新生,预示着生命的循环不息。
从此以后,江州码头的雾夜常有奇音缭绕。老船工们说,他们在云间看见过三人的影子:哑巴摇着月牙钹,裁剪出一道道彩虹作为琴弦,小满以盲杖丈量着潮汐的节奏,阿灰的笛声则催开了江心万朵白莲。那些被聋伯打碎的宫商角徵羽,终是随着大江东去,酿成了天地间最醇厚的一声叹息,这叹息中包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音乐无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