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县令 第176章 妙计

作者:佟富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1 02:53:1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陆晨阳目前是不会扯起反旗的,也就是说他还是乾元帝臣子。义林军若是称帝自立了,乾元帝肯定会派人去平乱。

陆晨阳用头发丝想都知道,这活十有八九得是他干。

这些流民活不下去才会去当叛军,可如果在安州设下赈灾点,将流民们都引入安州,而不是去冀州当乱军,那么义林军就不会再壮大了。

陈松原也叹了一口气,自从跟了陆晨阳之后,他就觉得这世上必须要做的事太多了。

陆晨阳有多缺钱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也知道陆晨阳多艰难。陆晨阳总说感激他交了家产,但其实,他也知道,陆晨阳也几次管家里要钱,前后寄过来的银子也有两三万两了。

他知道陆晨阳的家境,他的父亲是开了镖局,母亲开了药铺。但他母亲那家药铺经常施药,看到有人看不起病,也时常不收诊金,根本赚不到什么银子。

那银子可以说是陆家的家底了,陆晨阳全拿了出来,他自己甚至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

陆晨阳说得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每一件都需要银子。没有银子,他就去想办法,这些都是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身上。

说起来陆晨阳今年也不过二十六岁,明明还是个年轻人,可是他却肩负着百姓的民生希望。

陈松原真的觉得心疼。

这世上有几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能像他们家大人一样?别说这世上了,就算历史上,能在如此年纪,就能做出这么多成绩、挽救这么多百姓的人,数一数都没几个。

他家大人如此艰难,每日都在为百姓们的生计所烦忧,他是真的心疼。

陈松原点了点头,“大人所言甚是,那就……那就做吧。”他还是妥协了,想了想,说道:“正好现在外面还有商队,我给他们写信,让他们都别回来了,直接去安州。”

这些年,陆晨阳在外的商队一直都在采购粮食。

陆晨阳对积粮有一种迷之执着,手下的人也都知道他这点爱好,所以出去走商都会带点粮食回来。

陈松原又道:“目前粮仓里的粮食不能动,说不定过不久就要开战了,必须要为备战做准备。我先为大人筹集两万石的粮食先送到安州,后续的粮食再慢慢筹集。”

高铭一脸无地看了陈松原一眼,他就知道好友会妥协,但没想到他妥协的这样快。

陆晨阳不由得露出笑容来,他冲着陈松原作了一揖:“多谢陈先生,我就知道陈先生最知我心。”

高铭忍不住轻咳了一声,有点吃味了。

陆晨阳当然不能厚此薄彼,连忙又看向高铭,“高先生一心为我,我也是知道的。”

两人都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高铭想了想,说道:“安州刺史丁正阳丁家与我家有几分交情,这信大人写好了,我再让人送过去。尽可能的让他来配合大人。”

至少要让他家大人好不容易筹集到的粮草送到百姓手里!

这是他家大人多艰难才弄到的粮食,绝对不能浪费一丝一毫,谁都别想伸手!

陆晨阳感动不已:“那就又要麻烦高先生了,有了两位先生相助,如有千军万马,何愁大事不成。”

两位先生都知道陆晨阳又在花言巧语了,他惯会说好听的,但两人依旧十分受用,嘴角忍不住的上扬。

高铭一想到陆晨阳要出钱出力,就为他家大人心疼,他会举一反三。

高铭一本正经地说道:“赈灾事关百姓安危,天下安定的大事,怎好让大人一人独揽?大人食君之禄,对皇上忠心耿耿,自当要为皇上出谋划策。不如大人上书皇上,让皇上也发放赈灾物资,之后我们渠州再以身作则,愿捐出一部分粮食安置百姓。给百姓赈灾本就是朝廷之责,没道理让大人一人劳心劳力,皇上也该出一份力才是!”

陆晨阳和陈松原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露出赞赏之色。

要说坏还得是高先生啊!陆晨阳忍不住在心中腹议,不对,怎么能说坏呢?得说是高明。

高先生没有愧对这个名字,看看这主意转的多快啊!

陆晨阳连声说道:“高先生说得对极了,是我考虑不周了,理当如此!”

陆晨阳都有些懊恼,自己怎么没想到呢。因为他的心思都在百姓身上,只想着要怎么能救活更多的百姓,他下意识的认为朝廷不会有所作为。

但,这本该就是朝廷的责任。百姓们流离失所,就该由朝廷出面赈灾。

而且他以身作则,他身为臣子,还只是渠州的刺史,都愿意出粮给安州让安州安抚百姓,那么乾元帝能坐得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