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贵妃舔了舔嘴唇,只觉得浑身发冷。这梳子是韩芳的姑姑伺候她的时候用的,当初韩芳的姑姑就是因为会梳头,所以才到她身边做到了大宫女。
后来……她觉得不吉利,便将梳子扔了,没想到会再看到它。
是她回来了?
当初给大皇子下毒一事,事关重大,她根本不敢告诉任何人,只有她,她能信任的只有她……
十多年过去了,难道当年的事还有人知道?
若是乾元帝知道了……
兰贵妃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乾元帝对先皇后没有任何感情,但对大皇子却真心实意的疼爱。在乾元帝看来,大皇子是他最完美的作品。
他出生时天降异象,他与先皇长得很像,刚出生时就不哭不闹,显露出聪慧乖巧。
乾元帝才能平平,并不算什么惊艳人物,但这个儿子却让他骄傲。所以当初大皇子夭折的时候,他特别伤心。
此事绝对不能让乾元帝知道,否则,她和四皇子就再没有机会了!
兰贵妃深吸了一口气,只挥手让人下去了。不过她还是将伺候的宫女换了一批,还让人扔了那个梳子。
兰贵妃立刻又写了几封信送出宫去。
兰贵妃宫内的动静,在兰贵妃换了寝宫的宫女之后,二皇子就知道了。
兰贵妃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她能有今天的地位全是靠着乾元帝的宠爱。哪怕她当上了皇后,可她根基浅,娘家根本无法为她提供任何助力,她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着自己慢慢积累。
但是先皇后则不同,先皇后出身镇国公府,有大乾的时候就有镇国公府了。镇国公府经营这么多年,在宫中、京中的人脉自是非比寻常。
当年燕宁入宫为后,镇国公府的资源大半都交到她的手上。因为这些资源,她可以发展自己的人脉,就算她死后,这些人脉也留了下来,成了她儿子的助力。
所以这一局,兰贵妃输在了出身。
兰贵妃并不知道这一点,她以为自己早就掌控了后宫,但却不知道,先皇后虽然死了,但老牌勋贵培养出来的人脉却并不会消失。
二皇子将收到的信递给了幕僚,“她要动手了。”
幕僚看完之后直接问道:“你要借刀杀人吗?”
借刀杀人,借着兰贵妃的手除掉乾元帝。而他是正统,乾元帝一死,他就可以拿出兰贵妃弑君的证据,到时候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坐收渔翁之利。
只有乾元帝受伤的世界完美达成。
二皇子眼神闪了闪,没回到这个问题,他想了想,突然问道:“如果是陆晨阳,他会怎么选?”
幕僚想了想,说道:“不如二殿下写信问问?”
二皇子眼神里带了笑:“你学坏了,竟会祸水东引了。”
幕僚也笑了,“那二殿下觉得他会怎么回答呢?”顿了顿,他没等二皇子说话,便率先说道:“我觉得他不会答应。”
“是吗?”二皇子不置可否地问道。
幕僚便道:“二殿下不信?不如我们赌一局?我若是赢了,殿下的那副白玉棋子可就归我了。”
二皇子摇了摇头:“我不跟你赌,因为我也觉得他不会答应。”
如果乾元帝死了,大乾一定会陷入混乱之中。四皇子还领兵在外,他不会任由二皇子当上太子。
到时候二皇子和四皇子必有一争,而大乾内乱不断,已经经不起他们这样的消耗了。
陆晨阳爱民如子,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他绝对不会答应。
二皇子现在有什么?他现在最大的助力是陆晨阳的支持。
现在他不能跟陆晨阳翻脸,所以借刀杀人是不行。至于瞒着陆晨阳……二皇子想都没想过,陆晨阳是那么好糊弄的人?
看看他爹的下场就知道了,他不犯这种蠢。
既然不能借刀杀人,那么看着自己的敌人犯蠢也是好的。
陆晨阳还不知道京城的这些事,他现在正在船上,看着民夫们搬运着货物,戴季同陪伴在侧。
今天陆晨阳是来看码头出货的,正好有一支商队要出船,陆晨阳好奇就过来看看。
戴季同道:“这些都是渔产,先是走水运,上了岸之后再分发到各处。”
陆晨阳好奇地看着这船,他问道:“这是青龙帮最大的货船了吗?”
“不是,不过这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这支货船可以运送两万箱的货物,最大的可以运送五万箱。”戴季同恭敬地说道。
说起来怪让人心酸的,这是戴季同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跟陆晨阳说话。要知道,他的青龙帮都让陆晨阳给架空了,却还是第一次这样跟陆晨阳交流。
唉。
陆晨阳若有所思:“那若是运人呢?”
戴季同微微一愣,不过片刻,便回过神来,他沉吟着说道:“青龙帮所有的晕船加起来可以运载士兵二十万。”
陆晨阳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觉得这戴季同也真是个人精。
这个回答倒是干脆。
陆晨阳点了点头,突然问道:“这些民夫的工钱现在是多少了?”
戴季同浑身一震,立刻打起精神来,“这要分搬运的货物大小,一般的货物,一天五十文,重一些的需要两个人搬运的一天八十文。具体的重量,都是严格按照大人所规定的数额来的,工钱只多不少。”
陆晨阳微微颔首,目光望向水面。
天已经渐冷了,但是这条河面上的水依旧波光粼粼。
他说道:“我读书学习为官之道的时候,第一个学的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百姓供养着大乾,供养着陛下和百官,所以我们要对他们好一点。”
这天底下,大概只有陆晨阳敢说百姓们供养着皇上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了。
戴季同连连点头,不敢有半点的不满。
“大人教训的是,草民谨记在心。”戴季同连忙说道。
陆晨阳便抬起脚步往下走,“这是今年最后一批的货物了吧?”
戴季同点头:“是,这批货船走了之后就没有了。”
陆晨阳便道:“那正好,他们有空了就去修学堂吧。本官打算今年要修三十个学堂,待到开春的时候,孩子们就都能入学了。”他想了想,说道:“你跟他们说一声,工钱待遇什么的,回头衙门会出个告示,让他们准备准备就去报名吧。”
戴季同愣了一下,可能陆晨阳自己是读书人,所以他特别喜欢开学堂,岭南、蜀地他都开设了不少学堂,并且让学生们免费入学。
但是戴季同没想到,陆晨阳也将这个政策用到了渠州。陆晨阳才来多久?就要对渠州投入这么大了?
陆晨阳开设的学堂,不止免学费,就连纸墨笔砚都免费提供,孩子们只需带一餐的口粮交给学堂。若是实在家贫的,这一餐的口粮也是能免的,可以说是完全免费入学。
这就是一大笔的支出,而陆晨阳穷是众所周知的。
戴季同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陆晨阳身上普通料子的衣服,应了下来。
“大人爱民如子,草民定会让他们好好干活,绝不辜负大人的一片真心。”戴季同说道。
陆晨阳摆了摆手:“没那么严重,他们是我治下的百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已,我尽自己的本分,不需他们感激。”
戴季同看着陆晨阳不以为意的模样,就知道他是真心这样想的。
他似乎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个为官者的本分而已。
可是没有一个官员会想着让教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戴季同似乎能明白了,为什么陆晨阳从一个小小的县令,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以世界大同为目标,严以律己,将他读过的书奉为行为准则,并且努力实行。
戴季同微微一笑:“还是要感激的,这世上还有大人这样的好官。”
他真心实意这样的说,原本被陆晨阳架空的不满和怨怼,在此时烟消云散。
如果陆晨阳是为了一己之私,戴季同或许还会不甘。可是陆晨阳不是,他不是沽名钓誉,他不是为了针对青龙帮。
他做的这一切,真的是因为青龙帮逾越了,青龙帮做得过了,让百姓们过得太苦了,他是在拨乱反正。
他没有任何的私心,只是为了让百姓过得好一点,他在尽自己的本分。
这是一种让人无法产生怨恨的人,只要在接触过陆晨阳之后,都会被他身上的这种无私和慈悲所吸引,并且深深地为之折服。
戴季同想到了一个词,魅力。这大概就是魅力,让即使是被他针对的人,也会折服于他。
戴季同第一次跟陆晨阳亲密交谈之后,便对他生出了真心实意的钦佩,并且死心塌地的愿意追随。
这怎么不是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