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县令 第166章 做个忠臣,还是自立?

作者:佟富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1 02:53:1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燕行点了点头,倒是相信了他这个说法。如果一开始陆晨阳会武功的事人尽皆知,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陆晨阳下午的时候就开始写奏折了,洋洋洒洒地写了满满一篇。反正他文采好嘛,读了那么多年书,总不能辜负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采,从祖宗理法,到大乾目前的情形,再到未来的发展,就差说,如果再不立太子,大乾就要完了。

文章写的确实好,燕行看得津津有味。只是看完之后,他心中升起一个疑问,他那表兄这么重要了吗?都能影响大乾的局势了?

没有吧。

二皇子的才能是有的,但他的大部分天赋都用在宫斗上了,治国能力还没有看出来。但是陆晨阳写出来,就感觉立了这个太子,大乾就能结束目前混乱的局面,他能带领大乾走向辉煌的未来,甚至一统天下了。

燕行:“……”行吧,就是不知道乾元帝看到这封奏折怎么想。

陆晨阳不止写了请立太子的奏折,还写了请乾元帝派下刺史。岭南、蜀地、宁州三地,需要皇上来指定刺史,至于渠州的,他陆晨阳就当仁不让毛遂自荐了。

陆晨阳觉得自己做的很好,虽说他逼迫皇上去立太子,但他都让出三地的刺史了,也足够安抚皇上那颗脆弱敏感的自尊心了。他又觉得,乾元帝但凡是个懂事的皇帝,也应该知足了。

渣男的嘴脸十足。

陆晨阳自认做的十分圆满,就派人将信送了出去。

关于陆晨阳上书请立太子这事,以陆晨阳为核心的集团内部各有看法。陆晨阳之下,最了解陆晨阳心思的是谭峰和招喜,这两人都是陆晨阳从家里带来的,地位不一般,就连高铭和陈松原都对两人格外敬重。陆晨阳也更信任他们,他们是不敢去找招喜的,但是可以去找谭峰。

高铭和陈松原都想知道,陆晨阳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是否谋反、自立之心,还是就是想做个千古贤臣?

两人私底下曾经商讨过,对于陆晨阳想一门心思做个为百姓谋福的贤臣可能性极低。不管在位的是哪位皇帝,能力一般的,压不住陆晨阳的锋芒。

经过这次的大战,陆晨阳的价值又被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不只是一个会治国的能臣,也可以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以少胜多赢的这样漂亮,没有人能再小看他。

能力卓绝的,则是容不下陆晨阳。谁会愿意自己的臣下比自己更得民心?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强势的皇帝根本不可能与陆晨阳和平共处。除非这个皇帝厉害到可以让皇上避其锋芒。

但,那怎么可能?以目前陆晨阳展露出来的才能来看,就已经是顶天了。就乾元帝那几位皇子,不,把目标放大一点,就以皇室老李家从开国以来,所有姓李的皇子皇孙中,能比陆晨阳还有能力的,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包括当年的开国的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出身草莽,文采就比不上陆晨阳。

所以,陆晨阳如果不谋反,只当一个能臣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皇上根本容不下他,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

就算是二皇子和燕行是表兄弟,就算有燕行从中调和也不行。就算二皇子当了皇帝,时间一长,他与陆晨阳之间的矛盾也会显露出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容得下了陆晨阳这样的臣子。

这么看来,陆晨阳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起兵谋反,选择自立。

以前两位先生跟着陆晨阳的时候是没想这么多的,他们当时只是凭着一腔热血,觉得自己得遇明主。

可是陆晨阳太能干,他的势力发展到今天,两人也忍不住生出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他们都希望、期盼着陆晨阳可以取代李氏家族,成为新的皇。

所谓不破不立,乾元帝治理不好这个国家,那自然要有别人代之。

但现在的问题是,陆晨阳是否有这样的心思?他请立太子,就占到二皇子这边,他支持二皇子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真的这么想?

两个人去找谭峰,跟他打探陆晨阳的想法。

谭峰哪里知道这事,他想了想,诚挚地说道:“不如两位先生去问问大人?我家大人自幼早慧,他的心思我真的不知道。”

他都这么优秀了?还能知道陆雪吟的心思?

两位先生颇为顾虑,高铭说道:“这不是不好去问大人么?你与大人自小一起长大,对他就没点了解?”

谭峰说道:“以我对大人的了解,他是将两位先生当成自家人的,你们若是有什么猜测,不妨直接问出口,他都会据实以告,不必多加猜测。”

谭峰说完,拱了拱手转身就走了。

高铭和陈松原对视了一眼,两人是个听劝的,既然谭峰这么说了,两人还真的就去找陆晨阳了。

陆晨阳见两人一起来就有些头疼:“两位先生一起来寻我,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陈松原看了他一眼,心里暗道,确实算要紧事,就是想知道你是否有谋反之心?

高铭拱了拱手行礼,然后才道:“确实有一事,放在心里疑惑不解,特来找大人解惑。”

陆晨阳笑道:“先生但说无妨。”

高铭便望入陆晨阳的眼,说道:“大人对日后可有什么规划?是否有自立之心呢?”

陆晨阳怔了一下,没想到高铭问的是这个。

他笑了笑,“那先生的建议呢?是建议我要自立还是做个忠君爱国的能臣呢?”

高铭没看陈松原,他望着陆晨阳认真地说道:“我们进入蜀地之时,蜀地十室九空,百姓过得苦不堪言。我曾亲自走过整个蜀地,其中有大部分的百姓是活活饿死的。”

陈松原和陆晨阳的神色都有些沉重,他们现在也还记得蜀地的惨状。

高铭继续说道:“我们在蜀地一年零七个月,待我们离开时,蜀地的百姓家家户户皆有饭吃。说他们放开肚子吃饱不太容易,但再无人饿死。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去上学堂,剩下的一半,是因为学堂还没建完,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蜀地所有适龄孩子都能去上学了。”

这个对比,光是听着就让人觉得热血澎湃。

高铭望着陆晨阳,眼神从未有过的认真:“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大人。”

陆晨阳怔了一下,他弯了弯唇角,“高先生,这也不是我一人之功。这也多亏了两位先生的辅佐,蜀地能这么快就恢复生机,是两位先生不余遗力的购到粮食等物资,若非有两位先生,只怕还要有不少百姓饿死。”

陆晨阳不是谦虚,他是真的这么想的。陆晨阳到底只是一个人,蜀地能这么快就安稳下来,真的是依靠两人。他们用家族的资源给蜀地购买了粮食和布匹,还有工匠。

陆晨阳再能干,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高铭摇了摇头:“不,这都是大人一功。”他很执着这一点:“因为大人体恤百姓,想让他们活下去,身为幕僚的我等,自然要为大人排忧解难。我们只是做到了属下的本分,真正做到这一切的是大人。”

他们是陆晨阳手里的刀,陆晨阳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做什么样的事,这一切都是因为陆晨阳。

陈松原点头,说道:“大人,我与高先生曾不止一次想过,若是大乾的百姓都可以过上这样的日子该多好。我们都一致认为,这天下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大人,唯有大人。”

陆晨阳轻笑了一下,话都说到这了,他也明白了两位先生的态度。

陆晨阳说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陈松原和高铭对视了一眼,心中一动,看来陆晨阳也不是没有这个心思。

陆晨阳的手点了点桌面,他说道:“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明白了,两位先生是看着他请立太子,所以坐不住了,以为他会将大好江山还给李氏皇族。

两位先生对视了一眼,陈松原连忙说道:“大人心中有成算就好。”

陆晨阳点了点头,干脆将话说得明白一些。

“以我现在的势力,若是要起兵谋反,二位先生觉得我的胜算有多大?”陆晨阳一句话将两人问的一怔,他继续说道:“军中的粮草都是由我筹集,所以我一直不担心燕行在军中声望过高。现在我与燕行还能同气连枝,是因为我在做的一直都是平乱。如果我要谋反,你们觉得,忠肝义胆的镇国公世子可会与我们一起?”

两人都沉默下来,那当然不会。如果镇国公府要谋反,轮得到帮他们吗?那燕家军五十万大军,当初镇国公被乾元帝陷害都没有谋反,这个时候怎么会帮陆晨阳去谋反?

陆晨阳说道:“我虽然有自信掌控陆家军,但如此一来,军中还会生出一番波折来,说不定还会消耗掉一些兵力。这些士兵,都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若是损失在内耗上,岂不是太可惜了?”

陆家军的主力军大部分都是收留的流民,陆晨阳给了他们活下去的粮食,给了他们一条出路,甚至给了他们家属一个安稳生活的环境。陆晨阳有自信,大部分的陆家军都是忠于他的。

但是,人格魅力是一种很玄幻的东西。现在的陆家军,或多或少都跟燕行并肩作战过,燕行也有自己的护卫队。如果两人有了冲突或者是对立的时候,双方说不定会发生冲突。

陆晨阳倒是不怕燕行,却不愿意将兵力损失在内耗上。

高铭和陈松原深以为然地点头。

陆晨阳又继续说道:“现在整个大乾我的名声是最好的,高先生曾说过,我的优势是民心,这是我的立足之本。现在的李氏皇朝岌岌可危,何须我来做这个乱臣贼子呢?”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两人对视了一眼,立刻拱手作揖:“大人英明!”

以大乾目前这个情况,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他们只需要广积粮、缓称王,慢慢来。

陆晨阳轻叹了一口气:“不管上位者们如何争权夺势,最后受苦都是百姓。我愿意慢慢来,想要给百姓们一个相对和缓的环境,先平乱,再安稳。”他看向两位先生:“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让步。”

就算陆晨阳有了自立之心,他也依旧永远是那个将百姓放在第一位的状元郎。他不会忘记自己的初衷,高铭和陈松原内心感动不已。

高铭笑着说道:“大人有成算,是我们多虑了。我还以为大人是真心辅佐二皇子做太子呢。”

陆晨阳摇了摇头:“我连二皇子的面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支持一个没见过面的人呢?我这么做,一来是为了教头。他帮我许多,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回报一二。请立太子之后,镇国公府和二皇子都相对的能安全一些。”

当了太子又如何?当了皇帝还能推翻呢,陆晨阳并不在意这一点虚名。

高铭赞成不已,“大人说得对,现在大乾内乱,雁回关迟迟未收回,燕家军落入四皇子之手。四皇子只顾争夺兵权,保存实力,不肯出兵收复,实在是鼠目寸光。若是太子之位确定,减少内斗,如此才能一致对外。”

陆晨阳高兴不已:“知我者,先生也。”

陈松原轻咳了一声。

陆晨阳连忙说道:“陈先生亦是我的知己。”

可谓是十足的渣男嘴脸了。

陈松原嘴角微翘。

两位先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都十分满意,然后就该忙忙去了。

一堆堆的事呢。

陆晨阳也很忙,他要开始尽管理清渠州情况。

渠州水运发达,水产丰富,整个渠州几乎都是靠着水来生活。但现在的鱼类的价格都掌握在青龙帮的手上。

渔民们打到的鱼,都由青龙帮规定价格收购,而这个价格往往十分低廉。导致渔民们只能勉强生活,但城中的大户,却是富得流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