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造帝国 第97章 卫戍兵团南下

作者:鲁格道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8 08:34:5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齐王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经过一番思考,他认为邓文所言极是。于是,他当即下令调拨卫戍兵团五万兵马,并将临淄的武备库中的各式大炮及火药全部配备给他们,以增强其战斗力。对于步加海那边,齐王只进行了步加海所要求的一半物资,但却下了死命令,让步加海的兵团3日之内夺回莒县。

“诸位爱卿,你们给寡人推荐一个挂帅的人吧”齐瑞王问道朝堂上的诸公

“臣觉得左庶长驰铭可用。”邓文再次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众人听闻此言,心中皆是了然——这位驰铭乃是邓文的女婿啊!

如今的驰铭任职于齐国卫戍兵团,官拜左庶长之职。然而平心而论,此人才干平平无奇,之所以能够身居高位,无非是依仗着其背后强大的家族势力以及贵族所享有的种种特权罢了。不过话说回来,纵观整个齐国,大多数军官的晋升之路莫不如此……

这便是那个时代无法避免的局限性所在。

“准!宣左庶长驰铭进殿!”齐王高声下令道。

不多时,只见一名男子缓缓步入大殿之中。此人个头矮小,体态臃肿不堪,走起路来更是左摇右晃,仿佛随时都会跌倒一般。待到走近些,众人才看清他那张圆滚滚的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来到御前,驰铭双膝跪地,叩头行礼,口中高呼:“微臣参见陛下!”

“末将驰铭拜见大王”驰铭说道

“驰铭,这次你领军挂帅,率卫戍兵团5万,可有信心能拿下琅琊城?”齐王问道驰铭

驰铭扭头看了看邓文,见邓文一个眼神示意,驰铭就抱拳回到

“多谢大王器重,末将万死不辞”

唔,去筹备吧,副将由你自行拣选后呈报于我。齐王流露出十足的信任,这无异于赋予驰铭对五万大军的绝对掌控之权。五万大军,在齐国境内,已属掌兵最多者之一了。

“报!八百里加急!”一侍卫疾驰而入,随即跪地呈报齐王,“呈上来。”齐王亲身趋前,一把夺过战报阅起,此乃最新战报。

“回禀大王,情况不妙啊!琅琊城守将肖文与兵团守备付同涛二人竟然率领着兵团主力出逃了,如今连琅琊城的老城都已沦陷敌手啊!”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般击中了齐王,令他瞬间瘫倒在王座之上。

原本得知丢失新城和码头时,齐王心中虽有忧虑,但尚未料到局势会恶化得如此之快。如今老城亦失,无疑是对齐国的沉重打击。他瞪大双眼,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怎会这样?为何如此之快便失去了老城……”

然而,面对当前紧迫形势,齐王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他强打起精神,高声怒吼:“驰铭听令!立刻整顿军队,务必以最快速度夺回琅琊城,不得有误!”齐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威严与决心。

驰铭恭敬地躬身行礼,表示领命:“谨遵大王旨意!”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准备执行命令。

望着驰铭远去的背影,齐王的愤怒并未平息。他紧咬牙关,狠狠咒骂道:“可恶的吴国人,实在可恨至极!”怒火在他心头燃烧,仿佛要将整个大殿化为灰烬。而此时此刻,齐王仍留在殿中,继续思考着应对之策,誓言要夺回失地,严惩敌人。

此刻,阳光洒落在艾山山脚下那片广袤无垠的试验田上,仿佛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玉米杆子与嫩绿的土豆苗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田间地头,一群勤劳的工程队员们正忙碌着。他们手持水桶,细心地将水浇洒在青嫩的幼苗上,让它们尽情吮吸着生命之源。而另一边,则有专人负责施肥工作。这些肥料可非同一般,乃是罗飞精心研发所得。他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吃剩的骨头,将其打碎后与粪便一同发酵,制成了高效有机肥料。此外,鸡蛋壳、鱼骨等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经过破碎、浸泡和发酵等一系列繁琐工序,成为了滋养庄稼的宝贝。

在罗飞的一番“骚操作”下,土豆和玉米地里的作物长势喜人,日新月异。短短一个月时间,它们便已茁壮成长,丰收在望。再过一个月,这里将迎来第一批成熟的果实。紧接着,秋土豆的播种季节即将到来,届时,罗飞同样会将这些辛勤耕耘得来的成果全部用于育苗。

相比之下,玉米的种植则较为复杂。受山东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限,这里每年仅能栽种一季玉米。因此,每一次播种都显得格外珍贵。当前正是播种玉米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就得等待来年。值得庆幸的是,玉米的产量相当可观,这也算是对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最好回报。

看着眼前那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菜地,罗飞心中满是欢喜之情。他深知,只要拥有这块肥沃的土地,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自己都绝不会被饥饿所困扰。

正当罗飞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突然间,一阵呼喊声传入了他的耳中:“罗飞!“

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去,只见身高足有一米九的刘培战正骑着一匹小马朝他走来。那匹马显得格外矮小,与刘培战高大的身材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不太协调的对比。

“怎么回事?“罗飞好奇地询问道。

刘培战驱马靠近一些,回答道:“四轮马车已经制作完成了,周小飞叫你过去瞧瞧呢。“

“好嘞,咱们这就去吧。“罗飞爽快地应了一声,随即与刘培战一同踏上旅程。

两人一路前行,最终来到了艾山脚下的东河河畔。这里是沂河的一条支流,河水奔腾不息,水势颇为湍急。在河岸边上,矗立着一座工坊,里面摆放着罗飞亲手打造的一系列水利设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