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大逆不道 第23章 颜真卿

作者:登临蜀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10:30:55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我就说今晚还得开播,你们还不信。】

【下午直播全程看现场,书法造诣上我不懂,不过看萧老师表情是真有意思。】

【不用懂书法,你就知道那可是《兰亭集序》,当时出土的时候新闻联播都讲了五分钟。】

【魏老也是,嘴巴张的老大,满脸不可置信。】

【这谁能信啊,我要是在现场我也得疯。那可是书圣真迹!】

【今晚估计要讲王羲之了,前排小板凳已经坐好。】

一开直播,人数就噌噌向上涨,没一会就挤进三万人了。

嘉年华、火箭、飞机,各种礼物特效就没停过。

王越清了清嗓子,对着直播间说道:“王羲之,其实书圣他老人家真没什么好聊的,也就平平淡淡的一生。”

这一说,可把守在直播间的魏华池气笑了。

平平淡淡?

华夏古往今来被冠以圣人称号的能有几个,你虽尽得书圣真传,也不能用平平淡淡这四个字来评价王羲之。

可不是魏华池一个人这么想的,直播间弹幕也刷起书圣人生怎么就平平淡淡了。

“王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如果说李清照是权贵二代,那王羲之只能说是顶尖贵公子,出身于琅琊王氏。这家厉害到什么地步?当时号称跟“与司马氏并天下”!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

王越不慌不忙说道。

【是挺平淡的,我要是这家庭,我估计生活也挺平淡的。】

【花不完的钱,享不完的权,天天想着怎么找乐子就好了。】

【还是古代的富公子,妻妾、丫鬟哪一个不能少。】

【也不是什么大家庭吧,也就跟皇族并列第一的程度吧。】

弹幕吃了柠檬醋。

“从小生活富足不愁吃喝,王羲之便学起了书法,学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说他吃饭蘸着墨吃、有说他在衣服上比划写字把衣服都划破了、在池塘边练字把水都染黑了。可见王羲之虽然豪门,但他也努力啊!”

出身豪门,还很努力,那我们还玩个屁。

“练字练到大成,王羲之将字写到木板上,匠人连削三分深度才墨迹见底,于是有了入木三分这个故事。”

“后面平平淡淡娶了当朝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部长的女儿。官场上平平淡淡一路升至太守,一地最高长官。”

“永和九年又平平淡淡写出《兰亭集序》,被后世之人称作天下第一行书!不久称病罢官,与好友终日游山玩水。平平淡淡过完了一生。”

一连用了好几个平平淡淡,直播间网友不乐意了。

【这还平淡,顶尖贵公子出身你说平淡、娶了当朝太尉之女还平淡,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平淡,我这日子不过了!】

【凡尔赛也不是这么凡尔赛的!不过跟苏轼、李清照一比是平淡了点。】

【这种平淡有什么不好的,想想苏轼虽然很乐天,但天天被贬也挺让人难过的。】

弹幕刷个不停。

王越跟网友聊了几句后,正色道:“古来第一的名气要远远大过第二,今天还真想说说这天下第二行书!”

顿了顿,王越略带惋惜的语调说道:

“天下第二行书,大唐孤勇者,颜真卿,《祭侄文帖》。”

《祭侄文帖》?

屏幕前魏华池想了想,好像是有这幅书法作品,保存在台省博物馆。

里面写的字虽好,但卷面涂画太多,有点影响观感。怎么到王越这里就称得上天下第二行书?

来不及多想,直播间已经传来王越的声音。

“华夏五千年来盛世之最,当属大唐开元年间,杜甫有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在玄宗皇帝的治理下,大唐达到了封建王朝所能达到的最巅峰状态,开元盛世下的强盛,是一种全方位的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达到了巅峰,没有任何短板。”

“可就在这繁华盛世之下,却是暗潮涌动。玄宗皇帝日渐昏庸老迈,沉迷于贵妃美色,对内宠幸佞臣杨国忠、对外宠幸番将安禄山。”

“天宝十四载,一场惊天的裂变发生!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反叛大唐,十五万铁骑像风一般横扫河北千里大地,各郡首领皆望风而降。安禄山一路攻到常山,颜真卿的堂哥颜杲卿据城死守,宁死不降。”

“叛军见劝降无果后,当着颜杲卿的面忍地割下了其子颜季明的头颅。如此惨状,颜杲卿依然坚守忠诚,破口大骂,誓死不降,最后敌军割下他的舌头,一家满门三十余口全部被杀。”

杨贵妃、唐明皇、安禄山...

一个个人名出现在王越的口中,也让直播间少部分人想起这说的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也算是保存比较多记载的历史节点了,可惜了我的盛世大唐。】

【有记载叛军前期几乎是没有阻碍就打到了洛阳,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么一段历史。】

【颜家当真是满门忠烈,这《祭侄文稿》听完这段历史,也能明白为什么修改涂抹如此之多了。】

王越继续讲:

“自己的侄儿被割下头颅,自己的哥哥割舌而死,满门被害。颜真卿虽然有心收去侄儿全家尸骨,但叛军势大,自己只能坚守孤城。一直到两年后,颜真卿反攻并收复了常山,派人多方打听下才找回了颜真卿的一条腿和颜季明的头颅。”

“看见面前自己最疼爱侄儿的头颅、哥哥的腿骨,颜真卿悲愤万分,可以说是蘸着颜家人的血写就了这篇《祭侄文稿》!

“颜真卿楷书天下第一,这楷书最讲字体工整,纸面整洁。可偏偏这《祭侄文稿》不过234字,却修修改改,卷面涂抹了一处又一处。”

“他怕啊,怕写不出颜家人的忠烈。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魏华池一愣,《祭侄文帖》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当真是满门忠烈,字字泣血。

弹幕也是一声声长叹。

【这背后的故事都听得心如刀绞,颜真卿那时候不得五脏俱裂。】

【只知道颜真卿是书法大家,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段故事,颜家满门忠烈的血做墨汁,是提笔都会手抖的地步吧。】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颜家三十余口死绝。】

【难怪字帖越到后面越乱,改的也越来越多,颜真卿当时内心估计忧愤悲怒已经握不住笔了。】

【后面呢?朝廷是不是觉得颜家忠勇,给了很多补偿。】

【对啊!后面怎么样,颜真卿是不是得到圣上看好,一展胸中抱负。】

越来越多弹幕刷着颜真卿后面发生的事,王越心想可是你们想要听的,于是往下接着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