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我真不是曹贼啊 第6章 拜师蔡邕

作者:三国小说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7 02:29:5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堂内,蔡邕摆了摆衣袖,指向身旁的胡凳,道:“徐家小子坐下说话吧。”

徐毅面色恭谨,自己要拜蔡邕为师,那就是长辈,需尊需敬,怎么有坐到旁边的道理啊。

于是,便躬身道:“毅愿拜先生为师,师者如父也,小子日后定尊先生教诲,勤奋好学,不堕师门之志。”

蔡邕闻言,笑骂了一声:“你这小子到是会顺杆爬,老夫不过是要收你为记名弟子罢了。”

停顿了一下,又言道:“老夫安排一下,今日给你录入师门名册,明天便去太学学习吧。老夫刚被征辟为司徒掾,可没工夫手把手的教你。”

“桥公今日刚夸赞了你,老夫在太学中也有几分薄面,想来不会有什么人为难你的。”

想了想又言道:“若是平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傍晚可以来寻我解答。如此,倒也对得起你这小子送的经卷典藏了。”

徐毅躬身拜道:“多谢老师。毅定不负老师厚望,在太学努力学习,待学有所成以报效大汉。”

同时,徐毅心中暗道,能进蔡府便足够了,以自己的才智,搭配脑海中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不怕讨不到老师的欢心!

蔡邕言罢,挥了挥手,道:“今日便这样吧,你且回去吧。”

徐毅再度行了一礼,躬身称是。

……

次日卯时,太阳刚刚升起,缕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出万丈金霞,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纱衣。

徐毅在彭苏、沛厉二人的陪同下,迎着金色霞光,赶往了太学院。

有老师蔡邕打招呼,三公重臣当众夸赞,徐毅的入学堪称四平八稳。

在一位太学吏舍人的带领下,徐毅很快便办妥了各种手续,光荣的成为了太学中的一名“博士子弟”,也正式开启了他的洛阳求学之路。

徐毅接下来的求学时光,便在太学的大课、小课中缓缓度过。

傍晚偶有闲暇,便去一趟蔡府,或请教问题,或拿一些东汉尚未出现的五言七言律诗献于蔡邕。

每有诗词献上,蔡邕便会废寝忘食的钻研好一段时间。毕竟那脑海中的“记忆”,可都是能流传上千年的经典之作啊。

久而久之,洛阳也逐渐流传起了“徐毅善诗”的名头。

……

“这几首悯农之诗,不但合乎诗词韵律,还能以少总多,因小见大,短短数句诗词,竟能如此深刻的反映出田间农夫的艰辛、粮食获取的不易。”

蔡邕惊叹看着徐毅,言道:“没想到啊,你这小子,在诗词这一领域竟有如此之高的天赋,凭借这几首诗词的独特体裁,你也算是新创了一类体系的诗歌啊。”

徐毅依旧谦逊恭敬的对蔡邕躬身行礼,道:“也是老师教的好,若无老师之教导,毅焉有今日之所成。”

一向口直心快的蔡邕,听到此言却犹豫了,片刻之后,才深深的望向徐毅,道:“徐毅,你可愿做我的嫡传弟子,传承我的学问,继承我的衣钵。”

“我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作为我的嫡传弟子,你可以继承我一切声望与人脉关系,想来这对出身不好的你,有很大的用处。”

这可是诗歌新体裁的开创啊,师徒二人或可因此而流传千古啊。自古以来,文人儒士的最高追求,也莫过于此了吧。

蔡邕承认,他心动了。刚开始收徐毅为弟子,不过是看他恭谦有礼,又有些眼馋那大量的经卷典籍罢了。

可不断相处下来,徐毅此子聪明伶俐,传授他的知识,学习一遍便可通透,往往还能举一反三,甚至有时候还会列举出一些连自己听了都受益匪浅的东西。

此子是真的令人喜爱不已啊,不过是一宦官出身罢了,自己还罩得住。

蔡邕暗想间,坚定了收徐毅为徒的信念。

徐毅闻得此言,自是高兴不已,如今正直二次党锢之时,士人与宦官冲突日益激烈。

成了蔡邕这位名扬海内大儒的嫡传弟子,自己便不用担心被愤怒的党人殃及鱼池了。

没有丝毫犹豫,徐毅立即便躬身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

身为大儒的蔡邕收嫡传弟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办了的小事。

‘趋、盥手、正衣冠、献束脩、叩首、训诫’六步拜师礼少不了。

同时,蔡邕还邀请了一些亲朋故旧作为见证之人。

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刘宽、侍御史刘陶、博士卢植等,都受邀参加拜师礼。

师祖胡广与同为三公重臣的桥玄也遣人送来了一份贺礼。

下邳徐毅之名,自此走进了上层士人的眼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