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李二喊我做高官 第17章 无学可上?

作者:瑾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13:2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你娃莫不是想让泥腿子长出花来?读书?那可是有钱人家的事儿,咱们庄户人家,还是乖乖种地吧!,你去读书,你的地咋整?”

“地就有劳张大伯在村里找些人租出去吧。”李麟戟想了一下说道,“至于地租就按最低的给就好了。”

张大柱看着李麟戟那认真的眼神,心里明白这娃是动了真格的。叹了口气,走到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招呼李麟戟也过来坐。

“麟戟啊,你娃想读书,我理解。可是,咱们庄户人家,不是我说,实在是没那个条件啊。”张大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你看,咱这村子,地里的庄稼都是咱们的命根子,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一年到头就指着那几亩地过活,哪里负担得起读书啊。”

“我还有点赏银,可以支撑一些时日。”李麟戟开口解释道。

“额知道你娃有些赏银,你娃的心意我也明白。可是,读书不是你想读就能读的。你得有那个天分,不是我说你,咱们庄户人家,能识几个字就不错了,你还想读书?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别到最后书没读成,钱也没了”张大柱认真的劝说道,想要打消李麟戟想去读书的念头,实在是开销和收获不成比例。

不过,张大柱看着李麟戟那坚定的眼神,心里也明白这娃是下了决心了。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你娃既然想试试,那就试试吧。不过,我可得提醒你,读书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娃的钱财又能支撑多久?你得有心理准备。”

李麟戟听了张大柱的劝诫,眼神依然坚定。微笑着对张大柱说道:“张大伯,我知道您担心的是什么。但我想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张大柱看着李麟戟那年轻而坚定的脸庞,心里也不禁有些动容。他哈哈一笑,拍了拍李麟戟的肩膀说道:“好,你娃有志气!既然你决定了,那就放心大胆地去试试吧。地的事情我会帮你找人租出去。”

“多谢张大伯!”李麟戟朝张大柱施了一礼说道。

张大柱摆了摆手说道:“想要读书,你只能去县学去读,方圆村子和我们平康村都差不多,都没有村学。”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县学想要入学可不容易,你娃要做好心里准备。”

“我明白。”

二人闲聊几句,李麟戟就提出了告辞。看着李麟戟远去的背影,张大柱颇为感慨,如果李麟戟能够进入县学,那平康村怕不是要出个了不得的读书人了,看来以后和李麟戟说话要客气点了,可不敢再你娃你娃的喊咧。

对于县学,李麟戟当然明白,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入读的,这算是大唐的地方官学了,对生源有严格的限制。

县学每年会进行入学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入学。而且,县学对生源的要求十分严格,除了考试成绩外,还需要有人推荐。

唐朝的学校体系包括官学和私学两部分。官学是教育的主干,而私学则是官学的重要补充。私学承担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次教育任务。地方官学向中央官学选送学生,使得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相互衔接。

官学以私学为基础,吸纳私学输送优秀学生。还有一种就是寺庙教育,当然寺庙教育只是唐朝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李麟戟没上过私学,今年乡试时间又已经过了,想直接到县学去,怕是难度不小。

有心想要找个私学上着,通过考试再进入县学,奈何根本没有。李麟戟知道,所谓的村学一般都是有些家资的乡绅建的,偏偏平康村以及周边几个村都没有这种大地主,所以根本就没人建立学堂。

“难道只能等到明年乡试了?”李麟戟一阵烦闷,就算是自己能等,但是张大柱可等不了啊,一年的时间怕是要门槛都要被他上门催婚踩断。

天知道一年的时间,如果李麟戟没有成亲,张大柱该怎么喷他,那威力,不敢想象!

李麟戟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心情很低落,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迷茫,有心想要自己建个私学,怎么说自己也是平康村最大的地主,但是凭借自己兜里那仨瓜俩枣,怎么可能负担的起一个学校。

这就是生活的无奈,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角落。尤其当资源变得稀缺,分配变得不均,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往往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却难以得到应有的机会与待遇。

李麟戟的上辈子,那是一个充满机会与可能的时代,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每个人都有学上,有书读。他怀念上辈子那种自由自在、充满可能的生活,但此刻的他,却不得不坐在槐树下,思考如何才能进入县学。

李麟戟怔怔的望着门前的泾河河水蜿蜒西去,河面上折射着金色的阳光,粼粼波光中不时跳出一尾不安分的鲤鱼,在半空中翻滚两圈,然后重重跌落河中。

李麟戟觉得如果没有裴行礼给自己的压力,生活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有田有地有小院,蜷缩在安静的小村里,静静地观察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盖一个舒适的房子,无求富贵,只愿安稳,再取一个贤惠的妻子,安静恬淡过一辈子。

然而,现实却给李麟戟泼了一盆冷水,有裴行礼虎视眈眈的伺机报复,没有足够的自保能力,想要舒服的过下去,简直是痴心妄想。他深知,想要改变现状,不能仅仅依靠等待和空想。必须行动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麟戟一直觉得自己是聪明人,聪明人总能找到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李麟戟心中渐渐浮现出一个最直接且实际的办法——那便是亲自前往县学一趟,实地探察一番再做定夺。毕竟,对于县学的运作模式和入学门槛,他目前所知甚少,只有亲自去走走看看,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情况。

和阳泉县令也算有过一面之缘,多少能攀上点交情。届时,若能得县令几句指点,或许能为求学之路带来一线生机也说不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