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上推荐了,要打榜、求票、求订阅!)

帮着地区厂搞人员培训,不但能挣点培训费,还能有免费的人力用,这似乎也是个薅羊毛的方向?宿建平点头哈腰的答应了专员的条件。

回到厂里,本来想叫老牛去准备这事,一想、老牛不在厂里啊。只得叫来以前厂里的会计,现在的财务科长沈芳去安排。

“沈姐、明年开年后、地区麻纺厂会派第一批培训人员到咱们厂,估计在百人左右。咱们的宿舍还没建好,没法给人在厂里安排住宿。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租附近生产队社员家的民房让他们将就一段时间了,你这几天带人到附近转转,提前租上些房子,以及简单的准备些住宿的物资。”

“厂长、咱租几间房子啊?是与社员混住还是要租单间?租多长时间?”

“按一百人的用房需求来租,最好是单间,我看就租三十到四十间吧,租期是六个月。一间房子的租价不超过四十!”到四月底厂里的宿舍楼差不多能盖好,为了不打住手,宿建平觉得租期要宽裕一点。

“一间房子四十、四十间房子可就是一千六,再加上床板、住宿用品的话,怎么着也得三四千块钱。对了厂长、培训人员过来后,咱管饭吗?床单被褥是他们自备,还是咱给管?”财务人员出身的沈芳,还没干活哪先算起了账。

“饭肯定得管啊!铺盖让他们自带。至于钱、地区那边答应给咱一次性给十万的培训费,怎么着也够开销了。”幸亏张口问专员要了培训费,不然自家厂子的财务这一关都不好过。

“十万?那还算能接受。他们是来学技术的,没道理让咱们贴钱。实话说、这活我看划不来接,接了说不准会给咱厂造成损失。”自从厂子的盈利见好,麻织厂管理层就凭填了一份骄傲感,对地区的啥都不待见,成天怪话连篇。

“不就培训个人员吗?他们过来还能干活哪,有啥损失的?”

“厂长、咱是个社办厂,地区那边可是国营厂。我看他们不光想让咱培训人员,还想着挖咱的人哪。咱厂的职工成天和他们的人接触,很难不人心思动。”

挖墙角?别说、沈芳这个提醒还真有可能。有机会成为国营厂职工,谁还会老老实的待在社办工厂?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即使你发一样的工资,人家那边会分房、还有离休工资待遇哪,这一点社办工厂暂时是没条件做到的。

“先去准备吧,这事我琢磨琢磨,暂时他们就是挖坑咱的墙角,人还是得在咱这里干活!”

有点愁人、土八路和人正规军争人才,肯定是天然处于弱势地位,有时候钞能力都未必管用。

到时候再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会有办法的。地区麻织厂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挖走不成?

他们的规模没大到那个程度,投产初期、有个五六百人撑死了。往后要是业务一般,他们也不可能再扩招人。从长远来看,他们整不出啥大威胁,咱可是将他们定位成代工厂的角色。一个代工厂,还想和一级厂争人才?

不过关键岗位,还是要提前防备,多储备点备用力量,以防万一。

按年产值一百五十万算,麻织厂的工人数量达到三百多人,年工资支出最多也不过二十万劳务占比堪堪过一成。新的一年、麻织厂的职工规模得向三百人以上迈进,迈过这个坎、即使地区厂再能挖墙角,也不会影响麻织厂的根基。这招叫以力破敌,是个正经路子。

……

“老二、听说地区要建麻织厂,还让你们厂培训职工?”小道消息传的就是快,刚给沈芳那边安排完活没两天,宿建平回家的时候老爹都跑过来打探消息。估计、这个消息最起码是在新寨传开了。

“是有这么回事!伱打听这干嘛?”

“六队的你四大大过来说了一嘴,他家的老二不是在队里闲着吗?想问你看有没有门道推荐着去地区的麻袋厂上班。”

“这事啊?等地区厂招人的时候,我看有没有情况吧!你给人说清楚,这忙不一定能帮上,有机会我一定帮,没机会我也没办法,地区的事我说话不算数。”还以为老爹是想让老四去国营厂上班哪,只要不是老四的事,就无关紧要了。

“老二、你给我说实话,地区厂招人的事你想上办法不?你那几个姑舅也没班上,要是能说上话,帮你大舅家一把也成啊。”老爹这边的事刚开了个头,老娘又跑来凑热闹。地区麻织厂的工作,还真成香饽饽了?

“我说话能有多管用?又不是让我去地区厂当厂长!大舅要想着给我姑舅们解决工作,找小舅比找我靠谱多了。人家是省里的人,又能管到外贸,地区领导能不给他面子?”死道友不死贫道,害怕这事太染手,宿见平大嘴一张将小舅给推了出来。

从家里人反应能看出来、地区麻纺厂的吸引力真够可以的,刚有个小道消息,大家就闻风而动了。好在新湾麻织厂没被地区厂给吃了,不然光这些人情关系都不好应付。

当了两年麻袋厂厂长,也没这么多人来找关系,地区厂和咱关系不大,人情就找上了门。

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地区的工业基础太薄弱,普通老百姓想找个正经工人的工作太难。建大型国营麻纺厂的事,让老百姓看到了点进国营厂希望,不然一个还在计划中的厂子,那来那么大的吸引力?

消息是越传越广,没几天时间,宿建平在厂里都能听到工人们议论这事。甚至还有跑到宿建平这边拐弯抹角的打探消息,看地区麻纺厂招工人有啥门槛和条件,你说说、这得有多不聪明?

地区有过百万人,麻纺厂也就招个五六百人,可以想见为了这点名额,要费多大的劲。分到每个公社头上,还没十个人哪,抢破头都未必能抢上,各显神通的时候到了,咱能不沾手就不沾手。

“沈姐、你看一下咱账上的外汇卷还有多少?”眼见地区建麻纺厂的事搞的人心不安,宿建平不得不拿出手段。

“还有个一万多,马上到一月了,商事厅会把之前压的款结出来,估计还能进个五万左右的外汇卷。”

“够用了!咱们厂职工十二月份的工资用外汇卷开支,按一比一的比例发!”迫不得已,钞能力这招该用还得用。国营厂待遇再好,它能发外汇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