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第55章 交不了作业的焦虑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3:31:02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炮指吗?榴弹是从514高地、七点钟方向飞来的,请进行火力侦查,确定是否有敌方成建制炮阵隐藏!”

安慰完宿建平、前线的战士向营长汇报了刚刚爆炸的情况,然后在指挥室郑营长呼叫了炮兵指挥部。

真实的战场就是能用炮解决的事,一般不用人来解决,这时候的军队已经不像前几十年那样火力不足了,该用炮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用炮。

宿建平在前线指挥哨待的时间只有三天,这三天里他见到了前敌工事、见到了猛烈的火炮对峙、见到了从火线撤下来的伤兵、见到了在对峙期间前线战士们的生活和战斗,甚至还隐约看到了敌人的穿插突击队从战场上穿过。

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事,三天的体验并不足以形成对战争的全面体悟,只不过是蜻蜓点水般让人对战争有了更直观的感触而已。

回想这次前线采风,截止现在、让宿建平产生的最颠覆的映像是亲身感受的战争和此前脑海里记忆中的描述差别很大。这不是一场完全的一边倒的战争,双方在装备、战斗素养、以及作战方式上接近程度很高。

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的战争都不会出现一方完全压着另一方打的情况,如果真的差别挺大、战争在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双方的热战能爆发,是因为双方都有一个共识,我是有还手乃至战胜对方的能力。

前线的经历给宿建平最大的收获就是他居然产生了对伟大的钦佩之情,这场战争的决策处置充满了智慧。开启战争是勇气、结束和控制战争规模那是高超的决断智慧。对比后世的某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就会发现伟大的决策者所站的高度和一般决策者的差别有多大(关于战争的感悟和体验接下来更不细写了)!

……

“建平、你不在的这几天,文协那边打了电话,出版的事已经确定。出版社那边已经紧急校稿和排版了,一个月内首批书就会面市,文协会通过军方往这边寄五百册过来。其中一百册是你私人出资、剩下的四百册是咱们省文协捐给前线的慰问品。”回到昆明、茅海军第一时间给宿建平通知了小说出版的事。

“速度这么快?应该是能在咱们离开之前让战士们拿到书!可惜、我的这本书内容并不是反映他们英勇事迹的,不然就更有意义了。”能给前线战士带来些许慰藉宿建平很是欣慰,但也不无遗憾,《新湾词典》只不过是一本普通的文学作品,与前线战士们的连接太单薄了。

“那有什么办法?文学的创作必然有滞后性!”茅海军有些无奈的白了一眼宿建平、觉得他太贪心求全了。过了一会他继续开口道:“对了、咱们来前线也有一段时间了,你的创作思路有了吗?这次采风准备创作什么个什么方向的内容?”

采风团到前线当然不只是为了转一圈,上边付出了这么大的精力和投入,伱当过来旅游和体验生活怕是不合适吧?虽然明面上并没有硬性的创作指标,但是有潜规则,过来的所有作家,最后都会有一部关于的前线作品交给文协,由文协组织发表。

被茅海军问到创作思路,宿建平瞬间麻爪,来前线他确实看到了很多、接触了不少,但是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什么创作方向,一点火花都没有。

“老哥、我这边还没啥思路,你哪?有没有好的想法?”啥都没有的宿建平转过头来反问对方。

“你都没有,我能有啥好想法?反正创作经典小说作品我是不想了,过几天会组织战斗英雄集中作报道,我想先听听这些事迹,看能不能找一个故事性最强的事迹写一篇纪实性短篇作品出来。我这想法估计老弟你是瞧不上的。”

茅海军所说的办法,倒是一个能交差的法子。自战事爆发以来,从zy到地方组织到前线采风的作家团为数不少,如果人人都正经创作小说的话,那还得了得诞生多少作品?

实在没想法和灵感,用纪实性报道文学的手法创作一些反映前线真实事迹的作品,也不是说不过去。

但对一个作家来说,这确实是没办法的办法,写纪实性的报道文学,那是战地记者的本职工作,作家来做这事就有点取巧了。除非、你写的作品是长篇大幅的纪实报道小说。

是到了考虑怎么交作业的时候了,这事有点尴尬啊。咱说白了就是个有点小聪明的抄书党而已,让人正儿八经的独立创作一部带有命题性质的作品,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作为已经有了些经验的文抄公,遇到这种事,第一个念头当然是找个熟悉的作品抄。

只是、关于这场战争,他脑海里能大致有影响的作品只有三部,两部先有小说后来拍的电影、一部电视剧。

关于这三部作品的映像倒是挺深刻的,几乎都能记起大致的情节,但这三部作品都不太适合抄,咱毕竟真的来过前线、你总得从作品中找到和自己的关联性啊?凭空冒出一个莫明其妙的故事框架,这能说得过去?即使能交差、自己的羞耻感这一关都过不了。

从前不要脸的抄书那是为了生活,到了一趟前线,还恬不知耻的抄,那就有点太不要脸了。

左思右想,宿建平给自己定了一个底线,结构和驱动上可以有些借鉴、但最少要达到自己写《新湾词典》和《小时代》的那种水平,核心故事必须要有依托和原创。照搬别人的情节绝对不容许,那怕最后写出来的是一堆狗屎。

如果核心故事都是抄别人的那自己的这趟前线之行不就真成应付差事了吗?比投机取巧写报道文学更无耻。要是实在创作不出来,退而求次的写篇报道文学都可以接受。

焦虑啊、就像小时候马上要交作业了,打开作业本一看里边一片空白那样让人绝望。真要正经创作作品的时候,宿建平才意识到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差!所有创作出经典文艺作品的人,都非凡人,他们的厉害之处是越了解和接近感受才越清晰。

就像普通人虽然也知道《红楼梦》这种作品的伟大,但是到底伟大在那里其实感触不深。而很多大作家推崇《红楼梦》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山峰,却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能力登上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