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创业艰难,从官渡之战开始 第27章 开赴

作者:狂楚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4 01:58:19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袁绍的谋士们相互使绊子,的确给了田钧可乘之机。

田钧指了指草图上安阳、卫河两地,向李庙下令。

“算成,今夜四更,人困马乏,你将温园的部曲点好,先行一步。”

“就依之前的计策,将卫河掘了。你务必绕过安阳,提前赶赴。”

“可!”李庙点点头,应道:“承蒙公子信任,庙敢不竭心尽力?请公子安心,我一定请来滔天之水。”

至于如何绕过安阳,他心中已有主张。

“好!算成,我自然信得过你!”

“这是立足黎阳的首战,你我二人只许赢不许输!”

李庙甚为认可,心中也这般考虑。他唯一担心的是,沿途或许会被关卡拦截盘问,于是又提醒田钧。

“公子还需给我一件信物,否则被沿途的袁军部曲纠缠,只怕不好解释。”

“不知州牧府委任县尉的文书何在?”

“这是自然。”田钧解下腰间吊着的锦囊,从中拿出一方小小的印玺,示意在李庙面前:“有此物在,何需文书!我现在就写下一道委任文书,拟录你为黎阳门下賊曹。”

说罢,将幡纸取来,写下招募李庙为门下賊曹的委任书,再盖上县尉印玺,递到李庙手中。

“县府属官委任,本应由县令派发。我本想到黎阳之后,借县令的印玺加盖,如此才名正言顺。”

“只不过眼下事态紧急,已容不得我再从容布置。请算成勿忧!”

田钧所说不错,县府招募属官,自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体系。他只是一个县尉,此举实属越权。若是遇上较真之人,其大可不认这委任文书。

但李庙心中理解,田钧从领职到上任,拢共只有几天。何必还要苛求他,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下布置的完美无瑕?

因此这看似轻飘飘的委任文书,被李庙接在手心之后,却显得沉甸甸般。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命运就与田钧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他紧了紧拽在手心的文书,作揖一拜。

“事急从权,不能从容规划。公子的难处,庙知也!”

“眼下的黎阳,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事,沿途关隘无不心知肚明。今有加盖县尉宝印之文书在手,料定无人寻衅,可以通行无阻。”

“请公子放心,出邺城、过漳水之后,我便不走官道。一来躲过袁军盘查,二来可以尽快抵达。”

田钧抚掌赞同,走大路招摇行军,的确不好再方便做事。他为防陈团等部曲不好节制,又写下一封手信,递给李庙。

“持此信私下交与陈团。”

“信中我已将事情缘由写明,陈团看后一切清楚。从今夜始,直至黎阳,这温园的五百部曲,算成,我就托付给你了。”

李庙赶紧将信收好,小心放在胸前贴心处,然后郑重拜倒。

“请公子放心,庙一定如期而至。”

“我与温园部曲,不过是此行的协从。公子与解厄营一部,才是关键所在。请务必小心谨慎,切莫中了审配等人奸计。”

见田钧不住颔首,李庙遂道别,趁着夜色快步离去。

次日一早,田钧先将赵伦喊来,以催促粮秣及各部人事任命为由,将他再次打发到州牧府。

用过朝食之后,田钧又自导自演,让解厄营中一员士卒假意传来急报,说是袁曹两军正在黎阳开战,大将军府十万火急,让田县尉速速率部前去支援。

田钧当即点起部曲,二话不说就要率部开拔。

赵云见李庙、陈团不在当场,心中起疑。但是他不便明言,便借赵伦一事暗问。

“势先如此急促,岂不知曼英尚在城中?何不稍等片刻,我这就骑快马将他送回。”

送回?不存在的!赵伦是被田钧故意支走的。

因为害怕他暗中与审配勾结,将军情泄露出去。田钧这才提前将他支走,然后找个借口,趁机开溜。

他怕赵云有疑,便脸上装出焦急之色,只不过眼神坚定,口吻从容,仿佛一切都是真的一般。

“战事紧急,不容耽搁。否则黎阳有失,弟有何面目见人?”

“兄长,我只好骑卒托付给你。待曼英回来后,可让他随你同往。”

赵云允诺称是,拱手道:“势先放心,我一定将曼英和骑卒按时送抵!”

田钧向他作揖告别,在耿并的搀扶下翻身跃上马背。他也不废话,将手向下挥动后,领解厄营迅速离去。

耿家被灭门之前,这一世的田钧曾在父亲耿武的教育下,练习过骑术。可是迄今为止,他已经九年不曾爬上马背,再加上后世的田钧从来没有骑过马,因此显得生疏。

耿并落后田钧半个马头,为了帮助田钧掌握骑术,他将坐骑速度放得极慢。至于解厄营,则在田奇的率领下,有序朝前行进。

“势先,我实在忍不住,因此不得不问。”耿并见离开坞堡已有距离,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疑问,“从今晨起,就不见李庙与陈团,不知他二人——”

“他二人昨夜就已提前开赴。”田钧面无表情,语气十分平淡,“此行万分风险,我担心袁绍身边的谋士从中作梗,就让他二人率温园部曲先行一步,为我们扫除风险。”

什么?

耿并闻言,心中更加疑惑,对此事愈发想不明白。

田钧见他不答话,又补充道:“势安,我们先去安阳,进城之后,一切听我计较。”

昨夜赵伦送来消息时,耿并也在场,因此对安阳的状况不无担忧。他本来还想提醒田钧提防审荣等人,见田钧已想通利害关系,就不再多说什么。

耿并披挂完整,手心里攥着一杆长矛,将胯下马腹夹紧,道一句“势先,我到前方开路”后,纵马冲了出去。

田钧见状,有心与他比较,也挥起马策,奔驰起来。

邺县南城墙上,立着一位文士,独自眺望远方官道。

此人虽作文士打扮,可衣袍之下,却露出臂鞲肩甲,俨然一副儒将模样。他身材高大,身躯笔挺,从黑白相间的两鬓中,依稀可以推算出四十多岁年齿。

他面容算不上英俊,但五官十分立体。冷峻的眉眼中,流露着北国士人的刚毅。左腰吊挂锦囊玉珏,右腰悬负宝剑。不怒自威的神采,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

“报——”

传令声由远及近,就见一个斥候快步登上城头,小跑到文士身侧,拱手作礼道:“禀监军,田县尉率坞堡部曲,已启程开赴。”

“哦,已经开拔?”被称为监军的文士捋起长须,自言自语:“逢纪的谋划,想必已经传到他耳中。只怕提前出发,也于事无补。”

他摇了摇头,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悲。半响后,才对斥候下令:“通知沮鹄,一旦黎阳附近有战事发生,即刻抢下鹰洋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