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匡扶汉室 第96章 四方云动

作者:扬羽惟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2 22:14:39
最新网址:www.bquge.cn

泗水城被宋军收复的消息如同一阵疾风,迅速传遍四方,各国为之震动,议论纷纷。

金国朝廷内,君臣们正聚首议事。

突然,一名快马传令兵风尘仆仆地闯进大殿,带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泗水城被宋军收复了。

这一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在金国朝廷内炸开了锅。

群臣面面相觑,脸上无不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直以来,金国朝廷都对南宋朝廷抱着一种轻蔑的态度。

认为南宋朝廷软弱可欺,只知道防守和纳贡,根本不具备主动出击的实力和勇气。

不少武将身着铠甲,脸上带着愤怒的神情,他们无法接受泗水城被宋军收复的消息。

一位金国的老将首先站了出来,他须发皆白,愤愤地说道:“自从靖康年间,我金国大军南下,俘虏了二帝,南宋的脊梁骨应该早已被打断了。他们何来的勇气主动出击?这消息必定是误传!”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众多武将的附和。

纷纷表示,南宋朝廷一直以来都是软弱无能,怎么可能有能力收复失地。一定是有人在散布谣言,扰乱视听。

“陛下,臣请求将传播此消息的人诛杀,以儆效尤!”一位年轻的将领义愤填膺地说道。

其他武将也纷纷请求金国皇帝严惩传播消息的人,以维护金国的威严和稳定。

他们总相信,南宋朝廷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这一定是宋人的诡计。

金国皇帝完颜亶并没有立刻下令诛杀传播消息的人。

金国朝廷内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君臣们都在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震惊和不安。

此时,西夏。

在西夏,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西夏与宋国之间一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岁赐的基础上的。每年,南宋都会向西夏支付一定数量的财物,以换取边境的安宁和双方的和平共处。

如今宋军竟然能够收复泗水城,这无疑是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西夏的君臣们开始重新审视与宋国的关系,他们意识到宋国的实力可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一些西夏的官员开始私下议论,是否应该减少一些对宋人的岁币数量,以试探宋国的反应和实力。

他们认为,既然宋国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那么自己或许可以通过减少岁赐来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尊严。

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减少岁币可能会激怒宋国,引发不必要的战争。

主张继续保持与宋国的和平关系,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护西夏的利益。

刚刚即位还不足五年的西夏皇帝李仁孝,此刻坐在龙椅上。

拍了拍手,示意朝堂上的议论声稍微平息一些。

说道:“众臣勿扰,朕知你们心中疑虑,但此时我们正在商讨科举之事,南宋收复了泗水城,与我们西夏当前之事何干?”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继续说道:“我西夏立国之本,在于强盛。若是我西夏国力昌盛,兵强马壮,又何须去在乎南宋的岁赐?如今,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如何选拔人才,振兴朝纲,让西夏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李仁孝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有些大臣觉得皇帝所言有理,应当把重心放在发展自身上;而另一些大臣则担心南宋的崛起会对西夏构成威胁,认为不能忽视外部的变化。

刘备听闻泗水城被收复的喜讯后,顿时面露喜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站起身来,激动地在殿中踱步,喃喃自语道:“北伐有望,北伐有望。”

前来汇报鸦神教事情的阿荣见状,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官家安心等候,不日会有捷报传来。”

刘备回过神来,对着阿荣说道:“你且继续说明阿文等人潜入鸦神教之后的事情,朕想听个详细。”

阿荣点了点头,清了清喉咙:“回官家,阿文现在已经是临安分坛的副坛主了。他在教内表现得十分出色,深得大首领阿库亚的信任。臣以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故意泄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情报,让阿文展示他的‘能力’,这样或许能助力他登上坛主之位。”

刘备听罢,眉头微挑,露出赞许的神色:“此计甚妙。阿文若能成为坛主,便能掌握更多鸦神教的机密,对我大宋来说极为有利。不过,此事须得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我听说这个什么神教,在各国各地都有分坛?”

阿荣躬身道:“是的,官家这个组织听说遍及各国,请官家放心,臣定当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烈日当空,官道上尘土飞扬,一名传信兵正疾驰而来。

身后背着三把鲜艳的红色小旗,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战场上的烽火,急切而醒目。

这名传信兵正是赵之大,他脸庞黝黑,汗水顺着额头滚落,浸湿了身上的衣甲。

路过一处驿站时,赵之大瞥见驿站的幌子在风中轻轻摇曳。

他心中一喜,知道这是个换马的好机会。他勒紧缰绳,让马匹缓缓停下,然后匆匆走进驿站。

驿站内凉爽宜人,与外面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

赵之大走到水缸旁,捧起一瓢清水,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流滑过喉咙,带走了他身上的燥热和疲惫。

喝完水,赵之大没有多做停留。

迅速走到马厩前,挑选了一匹健壮的马匹。

这匹马毛色光亮,四肢有力,看起来非常适合长途奔袭。赵之大熟练地给马匹套上鞍具,然后翻身上马,朝着临安城的方向急奔而去。

马蹄声声,赵之大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不一会儿,赵之大已经抵达了临安城。

城门守卫远远望见赵之大身负红旗疾驰而来,心中顿时明白这是有紧急军情传报的信兵。他们见状,自然不敢阻拦,纷纷让开道路,让赵之大能够顺利通行。

守卫们见状,纷纷对着城内大喊:“让开!让开!有紧急军情!”

他们的声音传遍了城内的每个角落。

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好奇地打量着这位身负红旗的传信兵,心中猜测着是不是前方又传来了什么重要的消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