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的白夜 第33章 准备撤军

作者:吾画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9 11:39:3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催!再给我去催!”桓温暴怒的将一名晋军校官踢倒在地。

“给我告诉他们,若是他们再推三阻四。大军回返之后,我桓家必定要找他们要一个公道!”他怒喝道。

那名校官惊慌失措的爬起身来,快速倒退出了营帐。

帐中只剩下了桓家的桓温桓冲兄弟二人。

桓冲紧抿着嘴唇,一直等到桓温的怒火有所减退,才开口道:“兄长,那江陵的粮道如今在琅琊王家的控制下。”

“他们王家自王导以后,一直将平衡各方势力视为己任。如今我桓家的势力过大,早已为其所忌。”

“这江陵的粮草多半是运不上来了。”

这些事情他桓温身为晋国重臣,又岂能不知。

他只是不甘心。

长安近在眼前,彪炳史册的机会近在眼前,他龙亢桓家重立于世的机会近在眼前。

叫他怎能甘心。

桓温猛地一拍桌子,咬牙道:“这帮庸碌无为的老蠹虫!每天只知道谈玄论道,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屡屡坏我大事!”

“我这趟回去以后,非要好好收拾他们不可!”

桓冲道:“如今我军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多,还需要考虑撤退时候的消耗。”

“兄长要早做打算才是。”

“你也要劝我撤军?”桓温冷冰冰的目光移到了桓冲脸上。

见到了桓温的目光,桓冲也是心里一惊:兄长身上的煞气一日比一日更重了,只不过事关家国大业,该说的不能不说。

他连忙躬身行礼,口中道:“小弟不敢,不过无论是战是退,都需要早做决定。”

“我军现在士气日渐低落,营中谣言四起,若是再拖下去,只怕不用秦军攻来,我们自己就要开始自相残杀。”

桓温看他良久,才缓缓说道:“我知道,你和嘉宾的心思一样,都是体国之臣,说的也都是谋国之计。”

“只是你可知道,今天我这一退,晋国的声望该有多大损失。这些江北的遗民,怀了这么大的希望,他们往后还能够信任我晋国么?”

桓冲非常了解自己这位兄长的野心,晋国声望的损伤的确可虑,但他最担心的却是桓家声望的损伤。

他从一介寒门子走到今日的地位,殊为不易,一切行事都不得不如履薄冰。

今日一退,他平定蜀地所积累的功勋便要大打折扣。未来朝堂之上,他们桓家将不得不面对着其他几家的合力讨伐。

那即将来到的庙堂之争,只怕会比这杀戮战场还要残酷的多。

桓冲思忖了一会儿,觉得也是该拿出那件东西的时候了。

他抬起头来,正视着桓温的双眼,说道:“兄长,景兴临行前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在兄长决定退兵的时候才拿给您看。”

“我觉得兄长您现在就该看一看。”

言罢,他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素白小笺,显然是随身带着,时时准备拿出来的。

桓温有些不悦道:“嘉宾还能说什么,无非还是力劝我先退回荆州。”

他虽然表现的不高兴,却还是从桓冲手里接过了信笺。

桓温展开一看,脸上的表情顿时柔和了许多。

他感叹道:“郗景兴这一笔书法,当真是叫人赏心悦目,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当世之间,也只有王右军才能压他一头。”

他端着信笺,仔细读来。

许久,桓温才长叹一口气道:“我就说这小子请什么病假,一准是装的。”

“看来他早就知道,琅琊王家的那些蠹虫不会轻易给我军放粮。”

桓温转头向桓冲道:“他信里说了,若是我担心声名受损,可以将这些屯住在军营附近的流民尽可能多的带回荆州。”

“如此,我虽战事有挫,但爱民之声可彰。将来朝堂上,那些老家伙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他对桓冲这个兄弟丝毫没有隐瞒,随口就将郗超的计策说了出来。

对于他这样的身居高位者而言,一举一动全都经过了精心谋划,并没有什么率性而为的事情。

无论是进军退军,带流民抑或不带,皆是以根本利益为导向,从来无关道德良心。

所以,他在信任的人面前随口说出,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桓温道:“他还让我顺手把那个叫王猛的人也给带回荆州,无论是绑架还是拐骗,总之不可让他跑去了胡人那里。”

说到最后,桓温不由笑出声来。

“看来嘉宾也见过了此人,他对此人的评价和你一样高啊。”桓温笑道:“幼子,你可知道这个王猛现在在做什么?”

桓冲微笑道:“前些日子,流民营里传出流言。”

“说是有一对罗浮山朱明洞的师兄弟消灭了附近出没的妖魔鬼怪。那些流民都将这两位视为仙师,这些天在他们营地里聚集了许多人。”

“小弟派人去打探过了,这两人正是王猛和他师弟薛强。”

“哦?”桓温闻言一挑眉毛,“可是薛珍的那个侄子薛强?”

桓冲道:“应该就是。”

桓温沉吟片刻道:“王猛曾经对我说过,这个薛强的才能还在他之上。”

“如今他已到了营中,却又不来求见。可见此二人的确没有随我南下荆州的心思。”

“如今嘉宾又劝我务必将这王猛带回荆州。”

“幼子,你说我该怎么办才好?”

桓冲与他这位兄长从小一起长大,平时如同他的影子一般,左右不离。他非常清楚,兄长这一问,根本不是想要他回答。

而是他又起了杀心。

像王猛这样的人才,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即刻毁掉才是正途。

桓冲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却有些犹豫。

他虽然是世家名门的出身,但自江北南渡而来,又不敢公开真实的家门。在他的父亲未能受封以前,其实和那些寒门子毫无不同。

桓冲非常明白,一个寒门子要想学有所成,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又需要何等的毅力。

对此他感同身受,并不忍心轻易的就毁了王猛这样的人物。

他向桓温进言道:“小弟以为,如今这国家大事才是重中之重,王猛就是再有才干也不可因此耽误了大事。”

“兄长还是应该以国事为重,王猛那边,小弟再亲自去看看能否说得其回心转意。”

桓温看了桓冲一会儿,不置可否。

他换了个话题:“既然如今嘉宾和你都建议我及时撤离,秦国东海王又在长安虎视眈眈,那我军就准备起来吧。”

“去传我将令。”桓温沉声道。

“着朱焘、谢石,各带三千兵马,收拢四方流民,将有意随我军南下的人清点出来,先行往潼关进发。”

“着鹰扬将军桓冲,领军八千,为我断后。”

“即日起,全军各营做好准备,随时撤军!”

桓冲躬身抱拳应到:“末将遵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