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的白夜 第125章 勇士的结局

作者:吾画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8:22:0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经过月余的赶路,文熠一行人在一个最不恰当的时候回到了长安这座古城。

长安还是那个长安,但城中的景象和之前文熠来时所见的,已是换了一番天地。

随着初春将进,关中平原的气候开始回暖,堆积在长安街道两侧的冰雪开始消融。

但这对还在忍受着饥饿折磨的人们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与春意同来的,还有无边的灾厄。

随着冰雪消融,深埋在大地之下的邪恶生命开始复苏。

他们成群结队的飞过长安的天空,黑压压的身影遮蔽了日月,振动的翅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贪婪的吞噬着所能见到的一切。

二月,秦大蝗,牛马相啖毛。

接踵而来的灾难,肆无忌惮的凌虐着生活在这座城中的人们。

“这个平时就让它挂着,这样那些横虫就不会飞到你嘴巴里来。”乔夭熟稔的将文熠头顶斗笠周围的布幔放下,镇定的对他说着。

“可这样我看不清道了啊。”文熠悄悄将布幔掀起一角,一头蝗虫立刻撞在了他的脸上,让他背上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别看太远,注意着点自己面前的路就行。”刘茂淡定的说道。

透过布幔的缝隙,文熠看到对方全身毫无遮拦,不由让他大呼不公。

“你为什么不需要戴这个鬼玩意儿?”文熠愤愤不平的说道。

“嘿嘿。”刘茂冷笑了两声:“小子,你仔细看看我有什么不同?”

文熠侧过脑袋,微微掀起布幔,用手挡着蝗虫的侵袭,往刘茂身上看去。

他就像普通人一样往前行走,可是这漫天嘎嘎作响的蝗虫却都像是躲着他一般,没有一只落在他身上。

“它们为什么不落到你身上去?”文熠讶异问道。

“这就是我要教你的东西。”刘茂一边向前走着,一边从容的说道。

“你用我教你的感应之法去感受看看。”

文熠跟在刘茂身后前行。他回忆着对方的传授,尽可能将自己想象成一块石头,或者别的什么死物。

随着他的心绪渐渐宁静,刘茂的背影在他的眼中也发生了改变。

走在前面的刘茂虽然没有回头,可在文熠看向他的时候,分明感到有一双黑洞洞的眼睛正在从天上看着自己。

那双眼睛充满着邪恶的气息,仿佛要将看到的一切全部毁灭殆尽。

和文熠并肩而行的乔夭注意到他的身子有些颤抖,不由关切的问道:“熠哥,你怎么了?可是觉得冷了吗?”

文熠心神沉浸在阴冷的杀气之中,对乔夭关切的话语听若未闻。

他颤着嗓子说道:“这……这就是杀手眼中的世界么?”

刘茂并未回答他的问题。

他淡淡的说道:“这些个草木生灵虽然愚钝不堪,却比凡人更亲近天地,它们不需要训练就能够感应到这些气机的变化。”

“我只要稍稍释放出一点杀意,这些东西就会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我自然不需要什么遮挡的斗笠。”

“这我要多久才能达到你的地步?”文熠难掩兴奋之情大声问道。

自从他跟了刘茂学艺之后,才算是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眼界大开。

往日师父王猛也传授过自己道家的修炼法门,可是道家修炼讲究一个细水长流,缓缓图之。文熠他练了几个月,屁个反应都没有,很快便心灰意懒。

这种毫无正反馈的修炼,也不知那些有道之士都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相比较道家的水磨工夫,刘茂教的就要简单粗暴的多。

他将文熠往城外一丢,一段时间之后抄起家伙就把他当兔子撵,追上了就是一顿毒打。也就是在这般压迫下,文熠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便掌握了感应气机的方法。

只是刘茂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你天资过于普通,想要达到我的水平,少说还要练个三五十年。”他现在身份不同,作为文熠的长辈,直指晚辈之非自是无需遮遮掩掩。

闻言,文熠一阵气苦,自己两世为人还头一回被人说天资寻常的。

为了证明对方小瞧了自己,文熠干脆就边走边练习起来。

之前他是为了调查前任东海王苻雄死因才离开的长安,如今死因已明,可却是个不能说的秘密。不仅如此,还有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催命符。

所以在找到现任东海王苻坚之前,他可不敢轻易暴露身份,几人从进城开始就一直挑各种犄角旮旯的小路前进。

在拐过一个巷口的时候,文熠忽然兴奋大叫:“老叔,我好像又有了突破,我已经能从意念之中感应到了真实的气味!”

“是不是血腥味?”刘茂问道。

文熠连连点头。

刘茂走到文熠面前,掀起他脸上的布幔,手指往前一伸道:“是不是从那儿来的?”

顺着他的手指,文熠看到一条小巷出口的地面,那里一地赤雪。

此时天气将将转暖,地上鲜红色的残雪开始融化,这股浓重的味道就是来自这里,是个人都能闻得到。

几个身着差役服饰的人正在散漫的勘察着现场,周围并未有多少人围观,大概是因为如今这灾年让人们连看热闹的心情都没有,又或是他们早已见怪不怪。

几人装作看热闹的样子凑到了巷口,一幕惨烈的画面随即映入了文熠的眼帘。

小巷子里一片鲜红,地上乱七八糟,到处都散乱的刀痕和脚印,仿佛经历了一场大战,但却看不见一具尸体。

唯独一个身着秦国侍卫服装的人僵硬的面对着巷子拄刀而立。

他虽然站着,可是身上无数的创口和残破的征衣,以及他乌青的面色,都在传递出一个信息。

他已经死了。

死了许多天。

但却站着,像是有什么心愿未了。

乔夭害怕的捂住了自己的双眼,文熠和刘茂却互相对视了一眼。

俩人都认出了这屹立不倒的尸体。

正是那个主动留下来和文熠他们一道断后的徐姓老兵。

他怎么死在了这里?谁下的手?他若是死了,那王擢现在如何?东海王苻坚现在又如何?

一连串问题从文熠的脑海里冒了出来,根本无从解答。

他只明白一件事。

此地不可久留!

……

文熠一行人走后不久,那个白面冷漠男人也来到了巷口。

他远远看着屹立不倒的老兵尸体一言不发。

“主人,属下斗胆猜测,您留着这具尸首,可是为了引出那事件的其他知情之人?”一个仆人打扮的高大汉子向着冷漠男人低声问道。

“不是。”男人淡淡的说道。

“这件事对我国而言,根本毫无益处,我为何还要揪着不放?”

“属下不明白。”仆人思索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坦白说道。

“只要苻建尚在,谁是太子又有什么关系?”男人说话的声音像是被凿子在石板上刻出来的一样,又硬又冷,没有一点起伏。

“想要秦国动乱,唯有皇位之争才是下手之机。”

“那您何以让弟兄们唯独把这具尸体留在原处?”仆人有些奇怪的问道:“这样岂不是会给对方留下追查线索?”

“首先,没有人会追查这件事。”男人就像一具人偶般回答着对方的问题。

“另外我把他留在这里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想知道,秦国人会如何对待一位勇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