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出了秘境,赵瑗自然也不可能一直待在校场上。

和接替苦雪训练士兵的几个教头打了个招呼,他就径直回自己的官署办公去了。

回到官署,赵瑗将桌上的劄子一个挨着一个翻看了一遍,批复了其中的重要关节,然后就差人送到史浩那里让其进行细节的草拟。

闲下来之后,赵瑗倒是没有去品茶,而是寻思准备去城墙施工地点看看进度。

毕竟谁也说不准这金人什么时候来,只是最近的斥候报告说金人自从攻下昭关之后,暂时还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这倒是可以放心大胆地修城墙,只是这城墙一日修不完,他这心就一日放不下。

只是当他刚出官署,准备骑马前去巡查城墙进度时,就听到不远处一群卫兵在吵吵嚷嚷着什么。

他下了马,走了过去。

其中一个卫兵见到赵瑗的到来,赶紧走到赵瑗面前汇报道:“好教郡王知道,这有一个农民拼了命的要来找您。”

“找我?”赵瑗眉头一挑,挥了挥手道,“让他来。”

卫兵领命,下令让众人让开。

果不其然,一个相对壮硕的中年农民冲了进来。

对方身穿着一件搭配着几十块大小不等的破布缝补成的破旧青灰衣衫和一件破裤子,裤腿卷过膝盖,头上戴着一顶草帽,露在帽檐外的头发已然有些见白。

这人可不正是之前带领难民队伍的万泛歌万老伯吗!

见是熟人,赵瑗自然笑脸相迎:“万老伯,好久不见!”

万泛歌抬头,看到是赵瑗,当场就给跪下了:“多谢郡王爷那日出手相助!小的那时不识郡王爷真容,多有得罪,还望郡王爷不要降罪于他人,只罚我一人即可。”

“万老伯,你这是哪里话!”赵瑗赶紧上前扶起这位中年农民。

对于这位老伯,他心中还是十分敬佩的,能够带领众多难民如此有序地逃出来,还为每个人的安全仔细着想,不知道赵瑗的身份但依旧愿意给他伸出援手……这样的人不知道比临安的王公老爷们强到哪里去了。

他不应当,也不应该跪下。

“你今儿来我这官署是为何?”进了官署,赵瑗屏退左右,然后问道。

万泛歌斟酌了一下,然后开口道:“郡王爷,我们听闻金人马上就要来了,和州城的城墙也在修,可是坊间却有传言说您准备这些都是做做样子。”

赵瑗眉头皱起:“还有什么传言?”

万泛歌继续道:“还有说,郡王爷您修城墙就是为了给您南逃找借口,待到金兵来的那天,城墙必定还没修好,到时候您就可以,就可以……”

说着他悄悄看了一眼赵瑗的脸色。

赵瑗追问道:“就可以什么?”

“您就可以有合适的借口渡江南逃了。”万泛歌道。

“荒谬!”赵瑗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脸上满是愤怒。

他怎么可能南逃?他怎么会南逃?

这是谁传的谣言?

万泛歌劝道:“郡王爷不必置气,说实话,金人势大,和州城军备并不充足,郡王爷若是要南逃,我等必然会跟随您一起,您也不失获得和当年刘玄德一般的‘携民渡江’的美名……”

“去TND的美名!”没等万泛歌说完,赵瑗直接怒吼出声,“这是谁在乱传谣言!让我知道这人是谁,非要扒了他的皮!”

“郡王……”万泛歌赶紧起身跪伏。

赵瑗回过神来,赶紧住口。

万泛歌还在场,自己刚刚却在说要“扒皮”,这种话放到现代就是气话,但是放到宋代……

那是真有可能会被人当成命令去做的!

赵瑗赶紧扶万泛歌起来:“万老伯受惊了,我刚刚只是气话,不是真要去扒皮……”

“那郡王的意思是?”万泛歌试探地问道。

“我不会渡江南逃。”主角坚定地回答。

赵瑗看着眼前的万泛歌,对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担忧……还有对赵瑗的信任。

万泛歌的朴实无华和真诚让赵瑗感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绝对不能让这些淳朴的百姓失望!

赵瑗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开口说道:“我将留在此处,留在这江北淮南,留在这和州城,抗击金人直到最后一刻!”

“造谣的人不能,秦贼不能,官家更不能!谁都别想阻拦我的决心!金人在这江北一日,我便在这里守一日的城!”

万泛歌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和他一路上了解的并不一样,他其实都已经做好跟着赵瑗南逃的准备了。

因为他相信赵瑗一定会再次返回江北继续抗金,只是现在貌似是他多虑了?

赵瑗还是那个赵瑗,还是那个敢于只带几人就直面危险的那个汉子。

想明白这一切后,万泛歌的脸上露出了敬佩的神色,在心中惊叹:这便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不畏敌人的大军,胸怀城池及百姓,敢于面对最危急的时刻。

“那我回去给城中百姓说说您的决定,告诉他们不要担忧,”万泛歌向赵瑗拱手行礼,“我保证,所有百姓都会跟着您一起留在城中抗金!”

赵瑗看着万泛歌的眼睛,他看到了这位中年农民眼中的疑惑慢慢变成了坚定和信任。

他明白,这是他刚才那一番话给予他的力量和信心。

“我们会用我们的血肉之躯,保卫我们的家园。”赵瑗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这不仅是他的承诺,也是他对百姓的承诺。

万泛歌看着赵瑗,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果然没看错您,郡王爷,我在此代替城中所有的百姓感谢您!”

望着万泛歌出门,缓缓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赵瑗起身望向窗外,这淮南的阳光如同火焰,温暖着他的脸庞。

是啊!一定要留在江北!

江山如此多娇,岂能拱手让人!

赵瑗眼中闪过一抹坚定的光芒,他还记得他为何要来这和州,他还记得他是来干嘛的!

抗金!抗金!抗金!

这是他的底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