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还记得我当时给你的判决吗?”赵瑗对着季十禾说完这最后一句,然后转身招呼刽子手,“来人,给人犯上凌迟架。”

没过多久,就有几名刽子手搬来了刑架,而押着季十禾的士兵则直接将季十禾架起来捆到了刑架上。

感受到死亡的临近,季十禾慌了,大声哭喊着:“郡王爷,小人知错了,求求您,哪怕让小人给您做一辈子的下人……”

“滚!”赵瑗怒喝一声,直接打断了季十禾的哀求,“饶恕你?要是连你都能饶恕了,那昭关的二百守军英魂谁来宽慰?那些被你蹂躏的姑娘谁来救赎?”

“你,罪!不!可!恕!”赵瑗盯着季十禾,斩钉截铁,一字一顿地说道,“对于你这等既叛国又丧尽天良之人,本王判你受第一等凌迟处罚!”

“郡王,那第一等的凌迟刑罚可是有三千六百刀……”一旁一名刽子手小心翼翼地提醒着。

“三千六百刀就三千六百刀!”赵瑗怒道,“难道以这人渣所做的事情,难道还不够这三千六百刀的刑罚吗?”

见状,刽子手不再有异议了:“谨遵郡王指示。”

说完,刽子手们就准备凌迟用的小刀去了。

“不!不!不!”听得赵瑗等人的对话,季十禾的瞳孔都缩成了一条线。

那可是整整三千六百刀啊!

这要是割下来……

在赵瑗那冷冽的目光下,季十禾的绝望和恐惧已经达到了顶点。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哀求能够换来一线生机,但现在看来,那不过是他自作多情的幻想。

郡王爷赵瑗是铁了心要让他承受这残酷的凌迟之刑,而且是最高等级的三千六百刀。

季十禾的瞳孔紧缩,心如死灰。他想到自己将要面临的痛苦和折磨,身体不禁颤抖起来。

他原本以为自己是个无所畏惧的人,但现在,他才明白,面对生死的边缘,任何人的内心都是脆弱的。

刽子手们已然拿来凌迟用的小刀,那尖锐的刀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残酷。季十禾闭上眼睛,不敢再看那令人胆寒的刀具,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悔恨。

“郡王!且慢!”就在这时,一声焦急的中年男人的声音传来,赵瑗抬头看去,那是和他有一周没见此时正满脸焦急的史浩,他的身后还跟着时俊,从其面色上看,应当也是刚刚结束了长途跋涉。

“哦?”赵瑗挑了挑眉,“先生有何要事?”

“我一周没见郡王,在官署也不见您的身影,适才听闻您在刑场处决犯人,便急忙赶来,却见到这一幕,”刚刚结束小跑的史浩上气不接下气,“路上我也听说了,季十禾此人确实罪大恶急,但不适用于凌迟这等刑罚。”

“为何?”赵瑗问道。

史浩答道:“我大宋以文治立国,艺祖开国之初,力纠五代弊政,禁止凌迟之刑,列位先帝颁行的《刑统》,规定重罪应使用斩或绞,没有凌迟。”

他继续说道:“真宗时,内宦杨守珍巡察陕西,督捕盗贼,捕获贼首数人,他请示朝廷,拟将他们凌迟处死,用以惩戒凶恶的人,真宗下诏,命令将俘虏转送有司衙门依法论处,不准使用凌迟。”

“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才正式将凌迟列为死刑之一,但仍不常用,”史浩劝道,“此贼之罪恶,最多可腰斩,不可凌迟啊。”

赵瑗静静地看着史浩。

半晌,他缓缓说了这么一句话:“先生,有些事情是不能按这么算的。”

赵瑗继续道:“以前的大宋就是按照您说的这样,然而,这样的大宋已经被金人以一次‘二圣北狩’和一次‘绍兴合议宋方称臣纳贡的形式’,整整两次踩在脚下了。”

“一次被踩在脚下也就算了,可是现在是整整两次了!”赵瑗道,“凡事皆是有个事不过三的道理,怎么,您难道还打算让我大宋再次被踩在脚下吗?”

“郡王,我不太懂您的意思。”史浩皱眉。

“我不觉得您不懂,您只是因为您的学识让您不愿意相信我的话罢了,既然如此,那这些话就我来说,”赵瑗说道,“以前的大宋,打不赢辽国,吃不掉西夏,然后金人来了,把我们打的屁滚尿流,割地赔款,这点我说的可有问题?”

“没有问题,事实确实如此。”

“那既然我们大宋以前的事情已经这么不堪了,那为什么就不能弃了那些旧东西,从头开始,重新创造一个焕新的大宋呢?”赵瑗反问,“创造一个不求远迈汉唐,但只要能打的赢金人,吃得掉西夏,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对外不赔金银、不称臣不纳贡的大宋不行吗?”

赵瑗继续道:“千百年来,哪一个皇帝大权在握的中原王朝如同我们一般,被外族欺压成这幅模样?哪一个朝代的定点扶持能有我朝这般这么高涨的热情?”

“那郡王您认为我们该怎么做?”史浩说道,“须知我们仅仅是地方,而不是中枢,就算我们在此地做出您所说的改变,那也不代表整个朝廷也会改变……”

“先生,你听过一句话吗?”赵瑗挥手打断了史浩的话,他叹了口气,旋即看着自己的老师道,“有人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开头,朝廷腐败糜奢不代表我们也要如此,朝廷官员不战而逃不代表我们也要不战而逃。”

赵瑗继续道:“您也清楚地知道不能和朝廷同流合污不是吗?所以您上了我的马车,放弃临安的荣华生活和我跑来这朝不保夕的边陲小城,既然如此,有些事情要变那就变得彻底一下,军队不行,我们就组建新军,制度不行,我们就改换制度!”

“这季十禾身为强迫民女、背叛国家的首恶,那就该顺应民愤,将其凌迟!”赵瑗感觉自己有些气血上涌,于是在心中缓缓地梳理一阵,然后再次转换为平淡的语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去改变,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就算是被天下士大夫经常挂在嘴边的‘祖宗之法’的创造者,我大宋的艺祖,不也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出发改变,进而彻彻底底地扭转了五代那兵荒马乱纲常沦丧的乱世吗?”

史浩若有所思。

“过去的事情自然是是没有办法再去改变的,可是,这大宋再怎么荒悖不堪那也是自己的国家不是?”说着,赵瑗开始看向在场的所有人,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显然是准备说给所有人听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认下之前那屈辱的大宋,吸取教训,然后着力于未来的改变!若是暂时改变不了这个朝廷,那就从我们开始,从这淮南开始,我们以这里为星星之火,直至大火蔓延天下!”

赵瑗大声道:“然后,我们打回临安城!驱除以秦贼为首的病灶,接手这个国家,保住它,延续它,还要引导它往前走,走一条光明的、崭新的路!”

“为了这一刻,将我们燃尽又如何?灰烬亦能燃烧!”

“郡王英明,在下誓死追随郡王!”苦雪第一个跪伏行礼。

“谨遵郡王之意!”紧接着时俊第二个跪下行礼。

“郡王千岁!”

“若如此,我大宋中兴有望啊!”百姓们也纷纷赞同,一个个尽皆跪下大呼道。

史浩倒是没有跪下,但他终究是没有反对,对着赵瑗拱了拱手,显然是不反对赵瑗的观点:“在下愿随郡王左右。”

赵瑗点了点头,示意在场的人起身。

旋即他看向了刽子手们:“既如此,那行刑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