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李傕见胡赤儿竟敢拔刀,手迅速按在剑柄之上。

他真的恨不得当场将这两人格杀,让牛辅假死变作真死。

这个领导实在太过草包,也不知道太师与太师之女,是如何看得上此人的。

但是一想到牛辅是董卓女婿,李傕顿时又犹豫了。

除非他日后不打算在西凉军阀混,不然牛辅都是他得罪不起的。

牛辅见李傕竟敢有反抗之意,当即坐直身子,怒不可遏道:

“李傕,你要干什么!!!”

李傕气得浑身发抖,拔剑出鞘,手起剑落,将二人斩杀当场。

望着牛辅临死前,那副不敢置信的表情,李傕心中大快,怒骂道:

“无能鼠辈,真当本将军不敢杀你么?”

……

“李傕,你要干什么,莫非敢以下犯上不成!”

牛辅的话,将李傕从幻想中拉出,只是这次他的言语,就显得色厉内荏了许多。

胡赤儿也僵住了,面色犹豫,不敢真的对李傕动手。

李傕对这两人恨之入骨,紧咬着牙关,最后却还是拜倒在地:

“末将,不敢!”

牛辅和胡赤儿见此,顿时松了口气。

要是真动起手来,他们俩加一块都不够李傕打的。

“既然如此,李将军,你速去将大军召回营中,本将乏了。”牛辅故作仁慈道。

李傕长叹一声,暗道诸多谋划都落了空,却也只得领命去了。

走出营帐,他只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眼前一片迷茫。

这个牛辅,怎就这般命大呢?

-----------------

另外一边,董卓指挥手下兵士,从天亮打到天黑,却始终难撼动汜水关那巍峨的关墙。

他还能轻松地分辨出,叛军守关用的滚石、擂木等等,本来都是他事先备好,用来紧守关隘的物资。

自己耗费大量兵力,去攻打本来属于自己的关隘,还在曾是己方的物资下伤亡惨重。

况且关里这些叛贼,每日吃的粮草,也是从自己这抢走的!

董卓气得火冒三丈,内心恨不得将关内诸侯,通通抽筋剥皮,一锅烹杀。

暗恼之余,他也记恨上了李傕、郭汜、李肃三将。

如此雄关,怎地说丢就丢了?

咚咚咚……

傍晚时分,董卓下令鸣金收兵。

在这一日的强攻下,他的部队已经折损五千余人,杀敌数却不足一千,强攻的难度可见一斑。

活下来的士兵皆是精疲力竭,身心交瘁,一个个怨声载道。

看见自己最终分到的那点微薄粮米,他们的怨气瞬间爆发了,哀声怨气道:

“我等拼命攻打了一天,结果就提供这点餐食?没粮食还打什么!”

“就是,这么点够谁吃啊,再来五份,听见没有是一人五份!”

“别抱怨了,有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有没有认真作战。”

“嘿,兵贼是吧,兄弟们,给我打!”

……

参军李儒满脸狼狈地来找董卓,躬下身子,恳切道:

“太师,我军粮草已然告急,再战下去,众将士或有哗变之虞,不可谓不危险呐。”

董卓独身立在帐前,昂头望着远处那座巍峨耸立的关卡,却不作声。

李儒见此,也不敢多言,躬身伺在那里。

过了许久,董卓才收回视线,扫了眼李儒,冷冷道:

“先日我遣牛辅运来十万石粮草,为何始终迟迟未到?”

李儒下意识捋了捋山羊胡:

“昨日,牛将军曾遣使来信,言今日运来三万石粮草,以解我军燃眉之急。

谁料到了这个时辰,儒犹未见粮草运至,或许途中出了些差错,致令粮草未能如期抵达。”

“差错,又是差错,这帮饭桶,一天到晚就会出差错!”董卓恼怒异常,一脚踹翻了帐中的一张胡床,

“替我传令给牛辅,明日若还不能将粮草送达,就让他提头来见我!”

李儒噤若寒蝉:“是,太师。”

谁料今日午夜,牛辅遣使者送来急报,董卓拆开信件一看,顿时大怒。

信件大致可以总结为:不是我军办事不利,而是敌军太过狡猾。

再精简一下就是:我也弄不来粮食了。

董卓气得浑身哆嗦,令人唤来参军李儒商议。

李儒刚刚进门,董卓便一把将牛辅的来信,摔至他的脚下。

李儒赶紧拾起信件,捧读起来。

越读,他的面色越是凝重,心中却是有一个计策突然冒出。

很快,他露出满脸惊愕:

“此等叛军,何以得知吾军于何时、何地运粮?

潘凤居然能先我等一步,在途中伏下精兵万人,莫不是有神灵之助乎?”

董卓嗤笑一声,骂骂咧咧道:

“哪有甚么神灵相助,无非是手下兵士无能,泄漏消息耳。”

李儒却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面露沉思之色:

“此事实有蹊跷。”

“此话怎讲?”董卓看到李儒的表情,也不免起了一点狐疑。

虽然他曾大言不惭地讲过“天下事在我”的豪言,但天意到底如何,他一介凡人还是不敢论断的。

只见李儒面容愁苦,不确定的道:

“某先前写信给牛将军时,未定何时、何地、以何方式运输粮草,惟言近日便要送达。

牛将军也不曾回信,若是泄露消息,定不是从吾军中流出。

可牛将军远自安邑而来,军中更不可能有叛贼密探。

既然如此,消息是从何处泄露?”

董卓听李儒这么一分析,也困惑了。

如果他们两边都没有机会走漏风声,那这些叛军是从何得知的呢?

董卓想了半天,面色不由出现了几分慌乱。

前次吕布从洛阳运来粮食,就是遭潘凤所劫,如果说是巧合,也能说得过去。

可此次牛辅差人运粮,消息不曾走露半点,潘凤却能集万人阻于途中,这难不成又是巧合?

董卓征战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世上不可能会出现这么多碰巧的事。

“莫非,这潘凤真有神灵相助?”董卓满脸的惊疑不定。

李儒将董卓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暗笑,但面上却装出一副笃信不疑的样子,只等董卓向他求助。

董卓思索了半天,只得无助地看向李儒:

“文优,倘若叛贼真有神灵助之,我等该如何是好?”

李儒轻抚下巴处的山羊胡,走到董卓跟前,声音循循善诱:

“主公,可否听过这样的童谣?”

“童谣?”董卓一时间懵了,怎么突然扯到了童谣?

李儒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摇头晃脑地念叨着: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

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