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同一时分,虎牢关前。

自昨日大战以后,盟军和董军都非常克制,彼此没有发生什么摩擦。

袁绍照例组织会议,与各路诸侯共商破董之策。

他还是主张暂且避战,等汜水关的诸侯陆续到齐,集十八路诸侯之力,再与董卓决战。

众诸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在厅中议论个不停。

“报!!!”

恰在这时,有一信使快步进入,高声道:“禀盟主,汜水关传来急报!”

众诸侯闻言都是一愣:

汜水关?众诸侯不是在陆续撤离吗?

难不成是撤离过程中,遭到了董军阻击?

不少诸侯脑中都冒出了这个猜测,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袁绍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忙令人将竹简递上,沉着脸打开一看。

“韩馥、王匡、张邈、张超四路诸侯合兵一处,已于昨日酉时攻下汜水关,斩杀董将李肃,歼灭董军三万余人……”

袁绍看到战报先是一怔,然后越往下看,表情越不对劲。

其他诸侯见袁绍表情不断变化,各个心急如焚,忙问道:

“盟主,如何了,可是我军兵败?”

但最终,袁绍也没有回答。

他的表情锁定在呆滞状态,整个人略显失魂落魄,竹简也从手中滑落,摔在桌案上。

坐在一旁的袁术向来急躁,上前抢过竹简,大声念道:

“韩馥、王匡、张邈、张超合兵一处,已于昨日酉时攻下汜水关!?”

一众诸侯听到这个消息,都瞪大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让你撤军,你偷偷打下汜水关?

袁术继续往下念,越念,声音也就越小。

到了最后,竟也变成和袁绍一样的呆愣状态。

曹操也上来抢过竹简,将袁术念得含糊不清的最后一段念完:

“上将潘凤,以一敌二,力挫董将李傕郭汜,李、郭二人遁逃;上将麹义,射杀董将李肃,皆立大功。”

各路诸侯呆呆的坐在座位上,都不说话,似乎还在消化这封信件的信息量。

最终还是曹操猛地将竹简举起,向众人高呼道:“我军胜了,我军打下了汜水关!”

他的这一大呼,也将众诸侯从呆滞中惊醒:

是呀,大家都是盟友,就算我没有参与战斗,难道就没有我的一点功劳了吗?

“我军胜了,我军胜了!”众人反应过来,皆振臂高呼。

唯袁绍皱着眉头,抚摸下巴处的胡茬,陷入沉思。

等大帐内渐渐消停,他环顾四周,突然抛出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既然汜水关已经攻下,那我等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句话,立马引起在场各路诸侯的思考。

是啊,我等正待汜水关的诸侯前来合兵,共讨董卓。

但这四位将汜水关打下,便可兵发洛阳,之后的道路尽是一片坦途……

想到这,这些诸侯表情就变得微妙起来。

要知道,众诸侯前来会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为起兵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另一部分则是想在讨董时,立下一些战功。

匡扶汉室当然也在他们的考虑中,但更重要的,肯定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那四路诸侯都直指洛阳了,凭什么让我们在这里啃董卓这块硬骨头?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些诸侯瞬间就心里不平衡了。

曹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连忙清了清嗓子,笑道:

“攻下汜水,我等离胜利就只差一步之遥,我们何不趁着这场大胜,兵发虎牢,将董贼彻底拿下?”

位列大帐末位的刘备起身附和:

“曹将军说得有理,董军得到消息,军中必定大乱,这正是我等总攻的好时机。”

自从昨日他三兄弟力拼吕布后,袁绍也高看他们一眼,任其为第十九路诸侯,故在帐中有一席之地。

但刘备与曹操的这一番话,并未引起其他诸侯的共鸣。

这些人都坐在座位上,面露思索,都不说话。

张飞上前一步,瞪眼道:“我哥哥和你们说话,你们都聋了不成?”

“三弟,不可无礼!”刘备转头训斥一句,拉着张飞坐下。

“切!”张飞还有点不服气,哼哼唧唧退到刘备身后。

他其实并非鲁莽,而是故意这般作态,免得自己大哥下不来台。

满座诸侯看了,果然都面露鄙夷之色,但也没往心里去。

曹操微微叹息,他知道,盟中经历一番苦战,才积攒的些许凝聚力,此时再度烟消云散了。

很快,袁术贼眼一转,提出建议道:

“我等此番前来虽是为了讨伐董卓,但更重要的是匡扶汉室,拨乱反正。

汜水关目前仅四路诸侯,未免势单力薄,我等何不转去汜水,一同攻打洛阳,玩一出釜底抽薪之计。”

“是啊,此话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众诸侯在心中盘算着。

袁术的这个建议,也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凭什么让我等与董卓鹬蚌相争,让剩下四路诸侯渔翁得利?

但也有部分诸侯暗骂袁术没脸没皮。

你这哪是釜底抽薪,分明是奔着争夺功劳去的。

不多时,东郡太守桥瑁起身支持袁术:

“公路将军此计甚妙,我等转攻洛阳,董卓定会疲于回师,进而露出破绽。”

山阳太守袁遗向来与桥瑁同一阵线,也赞成道:“相比董卓,拿下洛阳才是重中之重。”

袁绍心中也是这么盘算的,见这些诸侯理由都替他编好,于是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我等立即……”

“报!!!”

袁绍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声急切的报告声给打断。

传令兵十万火急地闯入,整个人就跟水里捞出来一样,满头大汗:

“禀、禀告盟主,董军、董军打过来了!”

袁绍一惊,但还是克制住情绪,古井不波道:“一共来了多少人?”

传令兵直喘着粗气,艰难道:“目测、目测不下二十万人!”

“什么!?”袁绍瞬间维持不住表情,双目圆睁。

各路诸侯也皱起眉头,满脸的不敢置信。

明明昨日才经历了一场鏖战,两边士卒都精疲力尽,董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进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