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累,请抱抱我 第6章 信息的问题

作者:糕xiang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4-04-17 02:13:07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起床了起床了,快点快点,待会今天又迟到了。”

南方寒冬,还在昏睡的我被摇醒了。

“好……马上……”

“快点快点,五点五十了。”

五点五十?大脑瞬间清醒,给我的肉体下达了起床的指令,掀起被子一瞬间仿佛置身于冰窟,为了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起床冻死的学生,与死神赛跑,肾上腺素飙升,身体紧急燃烧脂肪补充热量……

看了眼闹钟……五点二十二……

哎……算了算了,起码不会迟到了。

由于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每隔五分钟响一次的脑子也叫不醒为了,只能拜托老爸来叫我起床。目前来说,这个方法是最管用的。

有的时候真的有点搞不明白学校咋想的,坐在摩托车上被吹的不停哆嗦。学校非要天天早上跑操,天还没亮就开着灯跑,本来说六点一十到齐,也不知道哪些人、哪些班,六点没到就在操场上路灯下站着,拿着书搁那儿读。然后领导就夸那些班级,然后别的班主任就开始有样学样,六点一十到齐成了六点一十开始跑,六点就开始看哪些班级缺人严重,然后就被批评。

“啊啊啊啊啊啊……内卷真该死啊……”

大冬天的,我感觉这个跑操对我的身体没有半点益处,学校对面就是县医院,我甚至怀疑,学校是不是年底了要帮医院冲业绩。

学生基本上都是苦不堪言,学校还是打着为了你们好的旗帜,说是学校特地做的时间安排,美名其曰每天睡八个半小时,完美作息,结果只是针对于住校生而已,关灯时间严格而已,学校住宿条件就那样,十二人寝,厕所浴室一体,也就和寝室一样大,两个寝室共用一个卫生间,淋浴只有四个,夏天洗澡都不够时间,然后就准时黑灯,所以住宿生人手一个大手电。

再说了下晚自习时间那么晚,住校生熄灯了我还没到家,晚上回家洗漱后马上睡觉还算睡六个小时,不过这样早出晚归的,家里怎么可能一点事情也没有,而且因为和学校晚餐时间差太久了,还得塞两个面包。我记得之前太困了太累了懒得吃,第二天跑操低血糖了。所以一般十一点半能睡觉算万幸。

虽然我知道学校是一个需要效率和升学率的地方,所以就算有体谅学生的领导也会被隔绝信息,被其它领导一顿吹嘘走,学生睡不好,生活不便利,食堂的做样子,一边用军训来给学生洗脑,不能浪费粮食;一边又压缩学生吃饭时间,食堂又做的难吃至极。很多信息都是具有双面性的,有的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近几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网站和app的不断兴起,让信息流通的更全面,但是还是不乏一些信息茧房,领导们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内容,学生看到学生想看到的内容。虽然如此,那些人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很多收敛,毕竟在以前,很多地方乡镇,或者高校,都会出现很多以权谋私的人,莽夫不可怕,就怕莽夫有文化。在一起信息流通不发达的时候,学生被不公平对待,匿名举报给教育局,当地教育局会把电话信息给学校,然后学校再处罚这些人,就像一个黑社会,里面都是些聪明人。所以在以前,这种环境是很难打破的,就像电视剧狂飙一样,一直到现在可能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而有些家长看不见这些,他们也尽心尽力,但是这来自家长和学校的两股压力就如同上下两块石磨,将这些孩子压得死死的,去碾碎。中国其实在心理学上的发展是并不先进的,所以家长不了解这方面很正常,毕竟在他们所认知的年代,这些病症统称脑子有问题。而心理疾病并不是表面上的精神异常然后自杀,历史上大部分因为心理疾病死亡的人在,都是死于其它病症,不好的心情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好心情。

如果说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经历是肉体上的坎坷和伤害,那么零零后一零后,处于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他们所经历的是精神层次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都这么麻木,十几岁的孩子听说身边有人自杀死去而无动于衷,大学生被打上了脆皮大学生的标签,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表面,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只看表面了,这个信息差是需要打破的,请不要全指望他们来告诉你们,因为他们可能也没这个力气了,可能也已经麻木了。

我所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过是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已。读书,看的是书上的故事行万里路也不是让你去看看风景,而是在路上看到的人,遇到的事情,这些都是故事,或者是书写在地球上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信息,是人学习的过程,有了这些信息,亲身去了解过后,就会丰富自己的认知,你才能看的更远,看的更深,虽然让别人了解你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自己了解了自己,这世界上就没有最困难的事情。

这里给家长和每一个感觉自己心理有问题的同学一个建议,在任何困境里面,再大的困境,也是可以通过信息去找到答案的,一个人不够就一群人。如果找不到别人,只有你自己,那就努力的去让自己变优秀,变的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尽管会很难,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嘛,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还怎么做到让别人相信你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