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离阳皇宫,皇帝赵淳处理完公务问道:“韩貂寺,朕没有记错,今日是放皇榜的日子吧!”

“不知又有哪些天骄子弟脱颖而出!”

“张巨鹿从其他皇朝借鉴来的科举制度真是一个妙计,瓦解了世家对我朝公权的垄断!”

“朕心甚慰啊!”

科举制度和军功制度不出,平民没有上升渠道,各种权力被世家垄断。

对于皇权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一旁一个中年太监,浑身散发着阴柔气息,站在那里都有些慑人。

他正是人称人猫的韩貂寺,和徐骁同为离阳三大魔头之一,名声比徐骁都差。

最喜虐杀初入一品的高手!

韩貂寺是离阳巨宦,统领离阳十万宦官。

不过此刻他却极为恭敬的赔笑道:“陛下,今日确实是放榜之日,听说这次科举出现了不少天骄!”

“张首辅甚至亲自去监察放榜了!”

以张巨鹿内阁首辅的身份,当主考官已经是自降身份了。

更加不要说是监察放榜了!

“哦?竟有让张首辅另眼相看的才子?那朕可要好好瞧瞧!”

赵淳眼中满是喜悦。

当初赵淳得到内侍和军部的支持从八龙夺嫡中杀出来成为皇帝。

但是实际权力都分出去了,身边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道:“陛下,前西楚国师孙希济求见,人已经侯在大殿之外!”

赵淳疑惑道:“孙希济那老家伙怎会要见我?当初我让他入朝为官,他非要在那大街上说书!”

“罢了,宣他进来吧!”

没一会,孙希济昂首挺胸的走进御书房。

虽然穿着朴素,却自有一番气度。

韩貂寺感受到孙希济身上磅礴的浩然之气眼睛微微眯起。

他已经察觉到孙希济的境界恢复了!

赵淳热情道:“孙老先生,今日怎么有空来见朕,可是要为朕献上治国之策?”

孙希济朝着赵淳行了一礼。

“今日老夫来见陛下,就是要问问陛下,西楚旧民算不算离阳之民?”

“西楚士子,在离阳能不能被一视同仁!”

“张首辅的所谓为平民开一线,里面的平民包不包括西楚遗民?”

闻言赵淳脸上的笑容收敛。

诸国被灭不久,旧国遗民和离阳的矛盾很大。

消除各国子民之间的隔阂是目前赵淳的主要施政目标之一。

“孙先生何出此言?朕一再强调,凡离阳所治,皆一视同仁!”

“西楚已经亡了,西楚如今为离阳所治,西楚旧民自然是我离阳之民!”

赵淳非常肯定道:“既是我离阳之民,便能享受我离阳之民的特权!”

孙希济质问道:“那为何我西楚士子姜浩然,文成浩然气,腹中有经纬,却名落孙山?”

...

一番调查后,内侍将姜浩然的考卷递交到赵淳手中。

赵淳接过姜浩然的考卷看起来。

起初赵淳还不怎么在意,觉得孙希济多半有夸张的成分在其中。

毕竟孙希济又不是主持科举之人,就算知道什么,多半也是道听途说。

但是翻开姜浩然的文章......

“卧槽!”

以赵淳的修养都忍不住爆了粗口。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写美女的文章无人能出其右啊!”

“但是过于奢靡,不过确实是有才啊!此子对美女颇有研究,其细节之仔细......”

赵淳完全沉浸在洛神赋的世界中,仿佛就是见到了传说中的洛神。

孙希济感觉赵淳有些偏了,轻咳道:“陛下,咱们不是来研究美女的,而是要给姜浩然一个公道!”

闻言赵淳老脸一红。

将洛神赋放到一边,心中已经认可了姜浩然的才华。

同时给他打上了一个小色胚的标签。

但是当他拿起登高后,再次心神一震!

“这小子不对劲!”

“能写出洛神赋这般奢靡文章的人,怎么还能写出登高此等意境之诗?”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姜浩然的策论了。

能不能当官,能不能当好官,诗和文章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策论!

策论的分数占比也是三科中最高的!

赵淳怀疑姜浩然被刷,很可能是策论太次!

“这小子诗文无双,策论得多差,才能连榜都入不了?”

他拿起姜浩然的策论看起来,越看脸色越差,越看眼睛瞪得越大!

嘴里呢喃道:“此等人才.....此等人才......谁刷下去的?”

孙希济看着赵淳的脸色在短短一刻钟中变换了三次,也有些好奇他到底看到了什么!

之前孙希济只是听过登高。

并未看到过姜浩然的文和策论,能文成浩然气,其他的想来应该不差。

但是此时看到赵淳跟疯了一般,孙希济觉得自己可能还是小瞧了姜浩然!

.......

严家本是北凉豪族。

因为看不惯徐家土皇帝一般的作风,加之出于保护严家嫡女严东吴的目的,举家迁徙到了太安城。

严东吴也是离阳有名的才女。

此刻却因为一首词茶不思饭不想。

满脸憔悴惹人怜惜,嘴中念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写的真好啊!”

“但是最妙的却是最后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缘法,当真妙不可言啊!”

“真是想见一见写出这首词的才子!”

严东吴从一场诗会上看到了这首词,还以为是某一作词大家所作。

却没有想到是一个落魄才子。

严东吴本想相约一见,那人却已离去。

她只是远远看到了一道俊逸的背影。

为此严东吴颇为遗憾。

此时,一位侍女走进来焦急道:“不好了,小姐,府里让人去皇榜那里捉婿了!”

“听说要捉一位名落孙山之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