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号外,号外!”

“弘历帝,退位!”

“满清帝国改国号为龙国!”

华夏街头满是铺天盖地的报纸消息。

此消息。

引得所有华夏人震惊不已。

自满清入关已有一百年之久,竟然就这么亡了?

所有人听到满清亡了,都如做梦一般。

有的人喜极而泣,有的人则是麻木不仁,还有一些依附在满清帝国吸食着汉人鲜血的满清人,则是喊打喊杀,势必要与满清帝国共存亡。

但话刚喊出去没有多久。

便被周围的百姓群殴,直到官差来到现场,才把这几个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满清贵族抓入监狱。

自满清建国以来。

国格沦丧。

虽人口迎来大爆发,但百姓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

整日里提心吊胆,社会阶级固化,惹得反义军不断。

而现在。

大清帝国已然是亡国了。

而率领他们的人。

将是汉人。

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喊出来的那一刻开始。

注定。

华夏这片土地上。

只有能者为上。

至于什么血统论。

对不起。

这根本就不复存在。

朱元璋还只是一个乞丐呢。

到最后不也是立国祚两百多年。

“衡臣兄,我有意投效新王朝,不知你意下如何?”

一个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色长衫,素白腰带,腰间随意地系着一把软剑,他的举止端庄,言谈间流露出正直与公正的气度,面容清秀,双目如电,嘴角微扬,透露出自信与决断看着一旁的张廷玉问道。

“哦?”

“石君兄,不是不出仕的吗?”

“怎么今日,看到新朝,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朱珪表情透出一股子兴奋,他指着报纸上面的新政道。

“衡臣兄,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不出仕,那就是千古的罪人啊。”

“新朝,乃是汉人当政。”

“衡臣兄,你看看这上面的新政。”

“第一条!便是废除满清以来定下的文字狱!禁止华夏人再行跪拜之礼,这个天地之间只能跪天,跪地,跪父母!”

这就是来自,汉人当政的自信心。

汉人。

大家同根同族。

根本就不可能,为了奴役汉人,还设定什么文字狱。

“第二条!削发明志,广开民智,智武合一,才是民富国强。”

“衡臣兄,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这些人,为了这个新国而努力吗?”

“此言差矣啊。”

张廷玉扶着胡须,笑盈盈的望着面前的朱珪。

此人乃是张廷玉多年的老友,只因憎恨满清帝国的统治,而决定此生拒不出仕。

这个人。

张廷玉太了解不过了。

素来以以“养心、勤业、敬身、虚已、致诚”为箴言,一生清廉不言钱,爱国爱民,品格端方,光明磊落,关心庶民百姓的疾苦。

而这种人。

是不可能为了这简简单单的两条,就能决对出仕的。

张廷玉笑呵呵道:“石君兄,你可瞒不了我啊。”

“想必,石君兄决定出仕,应该是第三条新朝国策吧。”

只见。

第三条龙国国策上写道。

“拒不承认,满清帝国与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这意味着。

一切所有不平等条约,将在这个新成立的国度上全都作废。

这条国策一出。

让华夏有志青年,大呼过瘾。

要不是新朝严谨禁止行跪拜礼,他们都想着朝东方,跪拜磕头。

这才是我们泱泱大国,应该做的事情。

这些昔日里,不毛之地的小国。

岂能让他们欺负我们华夏儿女。

新朝,新政一出。

响应者无数。

所有有志青年纷纷出仕。

这一切。

不知为了他们。

而是为了扫平这满清帝国带给他们近百年的屈辱史。

迎着张廷玉笑意满满的面容,朱珪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遥望着满街欣喜若狂的百姓道。

“衡臣兄,盛世将要来了啊。”

“看来。”

“你我兄弟,也要为这个盛世,出一份力啊。”

“石君兄,我也正有此意。”

“听说,新朝百废待兴,便开先例,能者居上。”

“石君兄,不妨我们去试一试?”

“走!”

“去试一试!”

而张廷玉与朱珪的想法,也应征了许多有意报国的少年才俊,众人之中,不乏有纪昀,字晓岚,之有为青年。

而华夏乃地大物国。

五千年的底蕴。

造就了这片土地上,永远不缺惊世之人才。

而这些人。

都将为了新朝,新政。

而重塑华夏之辉煌!

PS:求各位义父投点鲜花、评价票、月票、评论支持,只要首日有1000花,或一次打赏,我饭都不吃,每天两万字,让各位义父看的过瘾。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