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改明末 第70章 封保安州参将

作者:圣灵之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8 23:33:22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张克清是谁?”

朝廷上的文武都纷纷在猜测。

于是,有人就看向了兵部尚书张凤翼。

但张凤翼也是一头的雾水,他哪里知道崇祯口中说的张克清是哪个?他也没有听崇祯说过这么一号人物啊!

随即,朝堂的大臣又看向了朝中的几个阁老,不过几个阁老也都表示不清楚这个张克清是谁。这包括了与张克清有着一面之缘的阁首温体仁。

不过不知道没事,只要你得明白领导的心思是什么。

只见礼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傅--温体仁率先站了出来,对着心情极佳的崇祯说道:“恭贺吾皇觅得良将,我大明必定可以海晏河清。”

不得不说,人家温体仁能在崇祯朝五十阁臣中做得最久,靠的就是会对崇祯察言观色。

有温体仁打头祝贺,朝堂上只要不是傻子都会跟着祝贺一声。

“哈哈哈...说得好,我大明必定可以海晏河清。”望着满朝文武对着自己的夸赞,崇祯很是开心。

不管怎么说,张克清都是他挖掘出来的人才。

他能立下大功,崇祯就会觉得有面子。

宣府镇那边不敢贪墨张克清的功劳,很多程度上也是对他的神秘身份有所忌惮。

在正红旗等后金军队离开的旧保安城后,宣府镇总兵张全昌立马就调兵来到了旧保安城。

张全昌原本以为旧保安城没有被后金的大军攻破已经是极其幸运了,可是他在知州阎生斗的口中竟得知,旧保安城不仅仅是打退后金军队而已,还斩获2095个后金军头颅。

这时,张全昌就有些不淡定了。

要知道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他身为宣府镇的总兵,一共才斩首了后金军队七颗首级而已。

可以说他这一个月几乎寸功未立,所以张全昌急现在急需旧保安城的那些后金军首级来自保。

于是张全昌就想着跟阎生斗商量一下,两人上书贪墨一些张克清的头颅,回头再赏张克清一些银子和向朝廷举荐他升级就好。

不过阎生斗这人比较有气节,加上跟张克清也算是同生共死过,自然不乐意就这么贪墨张克清的功劳。

张全昌见说不通阎生斗,又去找了新保安城的千户李志深,想让李志深通过高一级的身份来压迫张克清妥协。

同时,张全昌还跟李志深许诺,只要李志深能帮他完成这事,他会给予李志深好处。

李志深这个虽然贪,但也知什么是碰得什么是碰不到的。

特别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于是,李志深直接就拒绝了张全昌。

但是考虑到张全昌怎么的也是地方总兵,就卖了他一个好,让他最好是直接去跟张克清商量一下这事。

因为张克清虽然在名义上是属于他管,但是兵部的文书说了,张克清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下来。

所以只要张克清不是造反,他就不敢随意去动张克清。

张全昌是真的没有想到张克清的身份会如此“特殊”。此时,他哪里还敢有暗箱操作贪墨张克清功劳的念头。

张全昌立马就到了镇虏堡找到张克清,言语中很隐晦地向他说明自己想要分点功劳自保的意思。

张克清对这些奴隶兵的头颅兴趣就不大,就向张全昌表示,为了打这场仗,他消耗了太多的银子。如果张全昌能凑够3000两银子给他,功劳就任由他和阎生斗去写。

同时,张克清还让张全昌必须答应,如果朝廷有赏银下来,希望他能原封不动的发下来给旧保安城的守城将士。

对此,张全昌也都是一一答应了下来。

朝廷赏银那块,张全昌是完全不在意。

虽然朝廷规定是每斩获一个鞑子头颅可得银二十两,升官一级;不要升官的,可得银五十两。

不过以朝廷现在连军饷都发不出的情况,别说什么五十两、二十两了,就算是十两、五两都不能保证。

反正朝廷也没说不发,但就是还没有,只有拖。

让张全昌在意的是要给张克清的3000两银子。

不过宣府镇和保安州这么多高级将领,相信他们想要免罪责,每人凑个一百几十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异议。

银子很快就送来给了张克清,张克清直接把带来镇虏堡的后金军头颅全部给了张全昌,乐得张全昌是心底笑开了花。

结果在张全昌准备把张克清的功劳绝大部分都归功给自己的时候,阎生斗不干了。

最终在双方“商量”了一番后,就有了报捷士兵报捷的信件。

毕竟张克清可是简在帝心的人,他们要是真敢贪墨完张克清的功劳,以后被锦衣卫查到,肯定得不到什么好。

此时,崇祯的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什么。

“张克清不是跟鞑子不共戴天吗?此时后金军队还在大同府掠抢,张克清能有斩首上千敌人的本事,正好调他去杀敌,搞不好还能给自己一些惊喜。”

于是,只见崇祯对着堂下的吏部尚书温体仁,兵部尚书张凤翼说道:“今张克清斩获鞑虏有功,特赐封张克清为保安州参将之职,领兵三千,赴大同祛除鞑虏。”

吏部尚书温体仁和兵部尚书张凤翼听完,立马惊掉了下巴。

皇上,你确定张克清的是你看好的人,而不是你要玩死的人?

大同那边至少有十多万的后金军,你就给他三千人,不是让他去送死,是什么。

不过他们也不敢说。

可此时,东林党的都给事中罗有方立马出来说道:“陛下,张克清只是一个正六品百户,一下子就升为正三品参将,是否升得太快了。”

罗有方之所以这么说,也不是纯粹的为了公心。

只因为张克清不是他们东林党的人员,他们不想看到一个非他们党的人快速崛起。

更重要的是,张克清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崇祯的人,代表着皇权。

作为文官集体的代表的东林党,绝对不允许皇权有任何抬头的可能。

“罗有方,你正七品,不如朕封你为正三品保安州参将,你去大同府给朕驱逐在那里掠杀百姓的鞑虏如何?”崇祯语气瞬间就冷淡了下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