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这个想法,就是前几天,刚刚试探性和百官商议,且已经推进的迁都计划。

从汴梁回来之后,发现汴梁不能成为京城之后,朱元璋连北京的封号都想收回。

可如今的临都应天府,在他眼里依然不是一个好的首都。

所以他鬼使神差,想到的就是他的老家,濠州钟离县。

他的想法是,将濠州,也是现在的临濠府建造成大明的都城。

可如果按照道衍所说,想要弥合南北,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对的。

大明的首都,必须建在北方,才是最合适的。

可是北方能选择的地方,几乎没有。

山西,河南,还有大都一带,如今还在打仗。

道衍所说的幽云十六州,大明也没有真正掌握在手中,甚至老朱还知道,蒙古人对南方明军所在的区域,有过反扑……

山东算是稳了,可河南等地的战斗依然焦灼。

在这个情况下,皇帝能选择的城市其实并不多。

可要不要等北方稳定,朱元璋自己也没信心。

自古以来,从未有南人北伐成功,他老朱只能说他很有信心,可他却也不能如道衍一般,能预见真正的未来。

“按你这么说,陛下恐怕做不到你说的事了……”

朱元璋意味深长:

“你大概不知道,陛下昨日已经定下修建中都的提议,中书省已经下发六部,开始抽调工匠前往临濠府……”

道衍看了他一眼,修建中都,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

凤阳这个词,此时还没出现,不过修建中都,确实也是朱元璋从汴梁回来的一个选择。

但这个选择,大概是因为蝴蝶效应,被提前了。

中都凤阳,倒是真的差点成为大明的国都。

朱元璋也是真心想要迁都凤阳,只是因为历史的阴错阳差,在修建国都的过程中,朝廷发现很多工匠因为被剥削太重,在凤阳皇宫中埋藏了太多的镇物诅咒皇帝,才导致了朱元璋打消了迁都凤阳的计划。

老朱的问题,是想考教自己,也是在咨询自己。

道衍想了一下,回答:

“不管陛下迁都哪,他没有选择,也必然会迁都北方,如果终他一朝不行,大明未来的皇帝也一定会……”

道衍说得斩钉截铁,老朱愣住。

他故作轻松,只是笑道:

“伱现在的言语,颇有几分神棍的风范。

你连皇帝都没见过,就敢说了解陛下?

你可别忘了,我兄长乃是陛下身边人,我本人也见过陛下。

若说了解他,那是拍马不及。

我可以告诉你,陛下这次已经下定决心,开始修建临濠府,这跟汴梁不一样,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贫僧不需要了解陛下,别说他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决定,就是我大明的国都迁徙过去了,贫僧也是一样的想法。

这件事由不得皇帝……他不做,也得做!”

“你说得,好像是迁都是天命所归一样。”

朱元璋被道衍的一番话,激起逆反心理。

不管有没有理,他怎么也要抬杠一下。

【皇帝的性格,最为逆反,他本来已经接受了你关于南北弥合的说辞,可是你否定他的决定,又让他恼羞成怒……】

道衍瞟了朱元璋的头一眼,心想皇帝可真难伺候呀。

他有时候的表现,跟个孩子差不多。

这是朱元璋性格中的缺陷,但道衍跟他接触这么多次,早就知道如何撩拨皇帝不会让他真动杀心。

“贫僧不信天命,所谓的天命,在贫僧看来不过是地缘而已!”

“地缘?”

“没错,地缘……”

“自古以来的大一统王朝,几乎没有将国都建在秦淮河以南的。

李施主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

是皇帝们都高风亮节,放着南方的温暖和舒适不要,偏偏选择北方?

或者,就仅仅以为北方的中原,代表着汉人的根?”

道衍不等朱元璋回答,继续说:

“贫僧认为都不是,而是因为北方的邻居……

北方的边患,从春秋起,一直都是悬在我华夏人头上的问题。

我华夏的地缘,导致了真正的危机只能从北方来。

因为有北方的危机,自然需要将大量的军事力量投入北方。

有句话叫山高皇帝远,如果将国都建在南方,皇帝对于北方的控制,就不可避免的削弱!

这种事放在其他朝代,都是一个大问题。

更何况如今的天下,汉人分南北,离心离德。

如果不能融合南北,消弭分裂。

那北方的隐患,比前边任何大一统王朝都大!

大明的君王,面对这种局面,他睡得着?”

朱元璋深以为然,他一直心心念念迁都北方,就是考虑到军事因素。

蒙古人很强,哪怕大明的军队如道衍所说一般,将大都给攻下来。

拿到幽云十六州的大明,其实远远达不到消灭北元的程度。

在朱元璋造反之前,有句话一直在民间流传。

穷极江南,富夸塞北。

江南乃是天下粮仓,是经济最为富裕的地方。

可蒙古人八十多年的吸血,愣是将这个地方变成民不聊生。

而被抽去的血,源源不断输送往大都,还有大都背后的塞北。

就算大明一统中原,驱逐了鞑虏。

吸了中原近百年血的塞北,依然是个庞然大物。

朱元璋可以预见,哪怕他如道衍一般拿回幽云十六州,完成先祖夙愿。

他也要长期面对北方邻居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长居南方,确实让人寝食难安。

“当然,当今陛下乃是军伍出身,对军队拥有极高的控制力。

可未来的继承人就不一定了。

当君王离军队太远,尤其是还要穿过对南方朝廷离心离德的整个北方。

但凡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也没有第二种选择!

李施主您说,这和天命有什么关系?

所谓天命,不过是地缘而已。

只要不是山河异变,在这片土地上当皇帝,就要守着这片土地的规矩……”

道衍的声音并不大,却振聋发聩。

朱元璋本来还想跟他抬杠几句,可一个地缘即是天命,却让老朱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

关于迁都临濠府的计划,被他摁死在萌芽状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