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慈父 第39章 传旨(求收藏求推荐票)

作者:又一重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9 14:55:27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山海关内,王安吸着北方的冷空气,缩了缩脑袋,刚才刮起的寒风,让他年迈瘦弱的身子骨有些经受不住。

他此时刚到关内,关上的守将听说是宫内来传旨的公公,连忙将王安引入关内。

才下马车,恰巧一阵凌冽寒风袭来,将他吹的皮肤刺痛,毛骨悚然。

在前引路的将领见状连忙陪笑道:“边关之地设施简陋,还请公公您多见谅。”

边说边加快了脚步,忙引着王安去往会客大厅。

大厅内备有烧好的碳盆,他们巡逻执勤的将士换岗后都会去取暖。

“无妨,无妨。”

王安勉强笑着回应。

进入大厅,炭盆内的火烧的正旺,迎面扑来的灼热暖风,让王安被寒风吹得麻痹的神经得到放松,他萎靡的精神也随之陡然一震。

“公公请稍等,督师一早去了宁远巡视防务,算算时间,也快归来;另者,方才下官也已派了快马去传讯,相信公公不久便能与都师会面。”

“不碍事不碍事,督师军务繁忙,咱家多等些时候便是。”

王安连连摆手,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他临行前,陛下专门交代他了诸多事项,尤其是告诫他,让他来了以后不要摆谱,毕竟派他来,是来给孙承宗嘉奖,不是来恶心人的。

这一点,蹲了几年'冷宫'的他自然有分寸。

而另一边,本就已经巡视完毕,踏上归途程的孙承宗,在半路恰巧遇到骑士禀报,得知是对自己敬重无比的学生派人传旨,于是连忙催促众人加速,朝着山海关内疾驰而来。

王安正在厅内惬意的烤火饮茶,突然听见门外由远及近的嘈杂声,隐约间还有连绵不断‘参见督师’的见礼声,他心想,许是孙承宗回来了,于是连忙站起再次整理仪容,并将放于一旁匣内的圣旨提前取出。

两块厚熊皮交叠而成的门档被人从门外撩开,孙承宗大踏步迈进厅内,身后跟着一帮面色各异的将领随从。

进来后,他一眼就望见了露出满脸微笑的王安,顿时心生疑惑:这货听说不是被发落后宫养老去了吗,怎么又....

不过他并未愣神多久,呆了一下后便迅速反应过来,连忙上前对其见礼,

“王公公,你我好久不见,”

“是啊,几年不见,督师愈发精神了。”

王安感慨道。

孙承宗以左庶子充当日讲官(注1)那会,他王安还在陛下身旁伺候着,俩人一个贴身服侍,一个贴身讲道,打交道的次数可不少。

“二年一别,在下本以为或许此生难见,未曾想,你我二人竟能再在此地重逢,真是教人感慨。”

孙承宗也是唏嘘不已,他和王安是老相识了,陛下刚继位时,他便以左庶子充当日讲官,给陛下讲经解惑时,王安就侍奉身旁,自然二人关系熟络。

只是后来,王安被废,魏忠贤做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后,他也在不久后便来了辽东,这一呆,就是两年多。

两年多啊,他俩年纪都不小了,对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人生还剩下几个两年呢。

再者,他当初来山海关之时,就没打算自己能全须全尾的回去,陛下对他的敬重与厚望,他不愿也不敢辜负。

“督师您还是一如当年,老当益壮。”

受孙承宗的感染,王安话语中也带着唏嘘,不过此时正事要紧,于是他问道:

“孙老此时可方便?若方便的话,咱家就先替陛下将问候转达,你我叙旧,有的是时间。”

他此次前来,就是代替陛下给孙承宗嘉奖的,圣命在先,什么私事都得放一边,这是规矩。

“请!”

孙承宗双拳抱负胸前,言简意赅对王安行了个军礼。

在这边关呆了两年,他的行事风格也逐渐从文士往武士方向转变。

换做别人,或会觉得他略有失礼,但王安不会,先不说对方此时身着军甲,他知道就算是面见陛下,对方也是这般简单随意的作风。

“还请孙老上座,宣读圣旨前,咱家替陛下转达您几句话。”

王安将他引导到一旁的椅上坐好。

这般行径,孙承宗张二摸不着头脑:一般宣旨,不是要摆出礼仪架势么,可这.....

他一脸疑惑的望着王安,帐内余者也是表情各异,面带不解。

王安没有解释,只是清了清嗓子,开始转述起陛下亲口交代给他的话:

“敬爱吾师,学生校敬上;”

“自二年六月相别,今已近两年,不知督师这些时日饭食可香?睡眠可好?身体可有何异样或损伤?”

“北关军国大事,有劳吾师操劳,还望吾师万勿保重身体,不可太过操劳。”

这番问候,让孙承宗眼眶发红,泪水打转。

“陛下,老臣,老臣谢过陛下挂念。”

坐在椅子上的孙承宗老泪纵横,边关的苦他并不怕,他知道陛下对自己抱以厚望,所以时刻不敢高枕,每日小心谨慎,勤勤恳恳,为的就是不负圣望。

但没曾想,他还是低估了自己在陛下心中的位置,低估了远在京城的陛下对他的关心、与看重。

孙承宗从凳子上起来,面朝着京城的方向,深深的跪了下去。

“老臣必不负陛下重托,为朝廷守好边关,使那建虏有来无回!”

一旁的王安并未阻止,只是在他拜完之后,才上前伸手将其扶起。

随后便让其将手下所有将领都唤至屋内;

一会宣读圣旨时,必然是需要众人一同见礼的。

“王公公,请吧。”

孙承宗发瞧着人来差不多后,他朝王安道。

王安见状点点头,他清了清嗓子,旋即面色严肃,将手中圣旨托举而起,大声说道:“孙承宗听旨!”

“臣孙承宗,恭迎圣旨!”

哗啦啦,屋里所有人都随着孙承宗一同下跪,准备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督师与众将守望北关已有数年,劳苦功高,朕铭记于内,特赐白银二十万两,爵数个,望督师依据众将功劳辛苦,尽快将名单拟定后,发往归京...”

“另,朕欲军改,事关重大,朕思来想去,唯有督师可担大任,故提请督师,将边关一应事宜安置妥当后,尽快返京,具体详情,待督师回京,再行详谈!”

“钦此!”

“谢陛下隆恩!”

众人热烈回应。

“众卿平身。”

听到王安发话,众人方才起身。

见圣旨如见陛下亲临,上面没有发话,但有敢肆意妄为者,视同目无君上。

宣读完毕,王安连忙向前几步将孙承宗搀扶站起,随后郑重将圣旨递交他手上。

随后又从袖内取出一个不足巴掌大的木匣,递给孙承宗,示意其打开。

孙承宗面带疑惑将其接过,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张被叠起来的纸。

孙承宗将纸展开,只见上面写着‘王化贞如何处置,悉听吾师’的字样,下面盖有朱由校的大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