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送钱系统 31 胡伊伊加入

作者:铁子爱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11 02:17:05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来晚了,路上有点堵车,还是换了一辆共享单车才骑过来。”

年底了,各种各样的聚会开始。

比如京城,一个浙大在京同学聚会,正在召开。

听到老同学是骑共享单车来的,其中有一个人也顺着话题往下聊。

聚会吗,聊到哪算哪。“京城这交通,就该治理。”

“最近有个共享单车你们应该知道吧?太方便了,随时随地,骑车就走。”

“有时候我上班堵车,都是骑自行车去上班。”

“是是是,我有时候也是这样。”

大家都是白领,除了大学生群体,白领群体是骑共享单车最多的人群了。

一个在投资公司工作的同学说道。

“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我们分析,这个行业今年估计得有上千亿的市场。”

“你们要是有想跳槽的,可以去看看,没准还能获得股票分红。”

“卧槽,这么厉害?”

要知道,共享单车行业是杨昆第一个提出并投放市场,2014年十月开始。

这才刚年底,而2015年就能成长到上千亿,很多人不信。

“共享单车我也听说过,但才成立几个月,怎么可能会那么厉害?”

做统计的这个是某投资公司的员工,主要做的就是对各个行业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做成报告,交给投资部门以及上层领导。

做投资的和做金融的,实际上是一拨人都是拿着钱去生钱。

比如他们公司就是每天要做的,就是从全国各个行业公司中挑选新兴的,刚创办的,有潜力的公司。

虽然共享单车十月份上线,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

但是押金两个多亿,市场投放带动的自行车生产也有几个亿。

而且另外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刚成立不久,就获得了金沙江朱老虎的1000万投资。

其实,大多数的商业并没有什么秘密,比如金沙江创投投资了1000万给小黄车。

其他公司也得到了这个消息,自然对这个行业进行分析。

看一个不认识的同学反驳自己,他并没有生气。

“这种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就这么推荐以同学的身份推荐你们,爱信不信,反正赚的钱是你们的,亏了钱也是你们的,我只是做一个免费的推荐。”

“伊伊同学,你是新京报的记者,还采访过他们公司老总,你对这个行业怎么看?”

同学中有人知道胡伊伊采访杨昆的事。

胡伊伊心里也没底,不过对杨昆这个人,他还是十分赞赏的。“行业我不好说,但对这家共享单车的老总,我还是十分佩服的。”

“他今年才刚20岁,比在座的大家都要小,甚至还应该是在校大二大三的学生。”

“不过,此人对于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非常有自信。”

“采访后他也邀请我加入昆仑公司,我没有立刻答应。

不过看现在的发展行情,其实加入也是个机会。”

“胡美女都这么说了,那肯定错不了。”

美女,说话那绝对是对的,甚至拉个屎都是香的。

而胡伊伊,在想到杨昆的时候,对于同学聚会已经没有了任何心情。

毕竟大多数同学都乎没有差距,甚至她这个新京报的记者都算是混的比较不错的。

而比她们小好几岁的杨昆却已经是身价和资产阶个亿的富豪。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给杨昆发去了一个消息。

“杨总,新年好。”

“啊,胡记者啊,你好你好。”

大年三十,杨昆正在家里和父母,妹妹包着饺子,手机开始不断的响起信息声音。

公司内部的几个部门经理,还有外界,今年认识的新京报记者胡伊伊,宇宙银行行长刘德一,更有女明星大幂幂。

杨昆挨个回复。

看到胡伊伊发信息,他没有在意,毕竟比她牛逼的都给自己发呢。

不过,胡伊伊的信息并没有停。

看到杨昆回复,胡伊伊又发了一句。

“杨总,不知道您的公司还缺人吗。”

“哦?胡记者想要来吗?”

“你要来,那肯定缺人。”

“我们公司现在缺一个公关部经理,副总经理。”

“胡记者要是来的话,可以先做公司公关部经理。”

此时已经不是草台班子,不可能随便来个人都安排到领导位上。

但公关部恰好是胡伊伊的主场,他又是从新京报这种单位来的。

当一个公关部经理还是没人反对的。

你要是现在让他去做运营部的经理,那方成海第一个不干,甚至还会带走自己公司的人去投靠小黄车,或者是另起炉灶。

眼下,昆仑公司的爆火,让很多公司都虎视眈眈。

胡伊伊没有想到,杨昆这么重视自己。

就所谓狼有情妾有意,一个想勾搭一个想被勾搭,于是两个人互相奔赴。

胡伊伊直接说道。“那好,过了年我可就拎着东西来上班了。”

“随时来,随时欢迎。”

胡伊伊上辈子可是百亿女总裁啊,如今,加入自己麾下,假以时日,必定是自己手下独当一面的大将。

别的不说,她能管理上百亿的公司,那么管理一个上千亿上万亿,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和胡伊伊聊着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到了晚上11点。

这时候,父亲杨建国走了过来。“小昆,一会十二点钟放炮你去吧。”

“哎,好嘞。”

这边农村的传统是大年30晚上要熬夜守岁,然后12点的时候会放鞭炮。

二天大年初一早上,五点钟就会起来,给祖宗烧制。

不过整个村庄都是老杨家,一个家族的,所以每家都是有两个坟地。

一个是村里共同的祖坟,一个是自家高祖以下的坟地。

转眼间来到了12点,杨昆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到门口,开始点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