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说名著 第324章 家贼难防

作者:快乐兔子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1:46:2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这一战关羽立功虽然不是最多的,可是关羽的名气却是最大的。

“据说这关羽当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神威无比呀!”

“主公,无须忧虑,只凭我这口刀,我这张弓,一千个来,一千个死!”黄忠觉得韩玄是长他们的志气灭自己威风,于是威风凛凛地说。

“何须老将军出城,我杨岭也能活捉关羽。”

“魏延也愿出城劲战。”杨岭和魏延担心黄忠年老体弱胜不了关羽反而影响士气,于是自告奋勇地说。

没想到他们都上司韩玄却冷哼一声给魏延泼了一瓢冷水:“你方投奔来此,且不知道我手下强将如云,还轮不到你立头功。”

而对待杨岭,韩玄给他一千兵马让他出城去交战。

这也是简直了,人家魏延费尽心机地想为韩玄争面子,他倒好,还要奚落人家。

但是这也不能怪人家韩玄奚落魏延,这最初的出马机会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士气,这个出战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这让魏延感受到了被歧视的感觉,心哇凉哇凉的,失去了热情。

可是杨岭却并没有给韩玄面子,没几个回合便被关羽斩于马下。

这下黄忠不得不出场了。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但实际上黄忠也不是关羽的对手,上场还没跟关羽对战几个回合,就体力不支。

太守韩玄生怕老将黄忠落败会影响士气,急忙鸣金收兵。

这样反复几次,关羽是个实在人,直言不讳地在对战之时对黄忠说:“不用拖刀计,实难取胜。”

结果本来黄忠想拿下关羽,却差点被关羽拿下。关羽觉得黄忠是个老年人胜之不武,就没有杀黄忠,说:“且饶你性命,快快换马来战。”

这简直是对黄忠极大的羞辱。黄忠战败了回去,韩玄首先就怀疑黄忠跟关羽边打边说是勾结了什么,其次就是黄忠出战的时候说的那么高调,回去的时候却灰溜溜的,韩玄非常不满。

那要是你你可能也会质疑,所以关羽这招是很损的,比杀了黄忠还可怕。黄忠战死只是黄忠一个人的事情,但是现在,韩玄质疑黄忠与关羽有勾结了。

“老将军为何突然栽倒啊?”韩玄若有人家刘备的态度,估计黄忠会好过很多,怎奈韩玄却不信任黄忠了,问罪于黄忠。

“此马久不上阵,故而失蹄。”

韩玄听了黄忠的解释,对此表示了理解,让人将他的青鬃马牵来送与黄忠。

“谢太守。”

没想到韩玄送了黄忠青鬃马,却又开始奚落黄忠:“老将军,剑法精妙、百发百中,何不射他?嗯?”

黄忠内心觉得委屈极了,自己这么费心费力地出力,却成了里外不是人,但是有什么办法?难道打了败仗还想要表扬吗?

“太守说的是,来日再战。我将诈败,将其诱至吊桥而射之。”

但是韩玄说话那高高在上的态度让黄忠很不爽,自己是他的部下,又不是他的奴才,也太不尊重人了吧。

魏延早就对韩玄很不满,现在见黄忠也挨了韩玄的骂闷闷不乐的,觉得找到了知音,安慰黄忠说:“来日又要恶战,老将军为何独饮苦酒?”

男人是很有感恩之心、内心特别柔软、只注重形式和表面现象的生物,软语温存则感激,怒目相对则暴虐,对于关羽在战场上的不杀之恩,黄忠现在有点犹豫了:“难得关云长如此义气,他既不忍杀害于我,我又安忍将他射死?若不射,又恐违了太守将令。。。。。。”

“老将军,韩玄乃性情暴躁反复无常之小人,何苦为其卖命?”魏延说。

这就有点过分了,作为人家韩玄的下属,尤其是在战场上,仅仅因为人家韩玄让黄忠上场而没有让魏延上场,魏延就要背着人家韩玄说人家的坏话。

说点坏话发点牢骚本来也没什么,但是魏延这话却有点那什么意思。

黄忠也觉得魏延说这种话实在是太过界了:“文长,常言道:烈女嫁一夫,忠臣事一主啊!不可胡言。”

“老将军,可这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望老将军三思。”这让黄忠更加忧虑了:韩玄是没有人了吗?放着魏延不用,非要让这么一个老头去出马,真的是憋气又窝火。人家魏延要去吧又不让,反而还把人家魏延都给得罪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人家韩玄不会用人啊,像三国这个时代,论出身地位的时代,存在即合理啊,总不能三教九流的什么人都用吧,一旦对方人品不好的话,那权利越大危害越大,董卓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韩玄可能不是不看好魏延的才能,而是不太看好魏延的人品。

魏延都是没本事的状态都要游说人家黄忠反对人家韩玄,那要是有了权势还了得?那哪里还有人家韩玄的立足之地呢?

虽然黄忠让魏延不要胡言,但是黄忠却对关羽有了感恩和恻隐之心,甚至第二天在战场上,还对关羽手下留情。可能是觉得关羽在对战之时都对他手下留情,而自己却要对人家放暗箭,胜之不武。

韩玄看不下去了,对黄忠更加不满:“此时不射?还待何时?”

黄忠的箭法精妙,却只射到了关羽的头盔上。关羽拿下小箭,感动的都快哭了,感慨说:“黄汉升有百步穿杨之绝技,今日只射盔缨,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义哉。”

黄忠的这种行为把韩玄给气坏了,认定黄忠跟关羽私通,吩咐左右说:“快与我绑了!”

说着左右抢下黄忠的头盔把黄忠绑了起来,黄忠很愤怒地大喊:“黄忠无罪!黄忠无罪!”

“哼!我仔细观战三日,还敢欺我?汝前日不力战,必有私心!昨日马失前蹄,他不杀汝,必有沟通!今日两番虚射,第三箭却只射他的盔缨。此乃通敌之罪证!若不斩汝,必为后患。刀斧手,拉出城外,斩首示众!”

当韩玄的下属,想不跟关羽私通也难。你说你的上司不像人家刘备与诸葛亮那样互相商议行事就算了,每天就盯着你,见缝插针地非要找出你的小辫子,每天不但不体谅你,还经常趾高气昂的,有点尊严的早跑了。人家是他的下属,又不是他的奴才。

韩玄的注意力不用来分析战场形势和对战的各种模式,而是盯着黄忠非要找出黄忠的缺点和通敌的证据。这就好比夫妻之间,老公辛辛苦苦地工作下班回家,妻子不是嘘寒问暖,而是上来就质疑人家在公司里有没有跟别的女的勾搭。那人家每天累成狗回来还要遭受那种质疑,想不出轨都难。

本来韩玄态度好点就能解决的事情,结果却事与愿违。

事实上韩玄也很委屈,本来数次黄忠能取胜的机会,却眼睁睁看着与机会失之交臂,韩玄焉能不急?

但是韩玄说的话也很让黄忠心寒,岂止是心寒,简直是冻冰了。“他不杀汝,必有沟通!”“若不斩汝,必有后患。”这种话韩玄说的简直冷血之极了。黄忠死里逃生已经很可怜了,而韩玄还要在人家黄忠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而且,韩玄也太没有情商了,本来就无人可用了,正是多事之秋用人之际,人家魏延主动要求出马,他却拒绝,坚持只让人家黄忠一个人上,人家黄忠上阵了又只盯着人家的小辫子找人家的错处。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军法是难容,但对人家最起码的尊重要有吧?

放着能用的魏延不用,非要为难人家黄忠一个有军师才能的人让人家出马,完了还告诉人家:上司三天啥也没干,只盯着找人家黄忠的错处。

黄忠是彻底心寒了:“黄忠身为汉臣,死而无憾。”

可是黄忠是老员工了,人缘很好,其他人全都为黄忠求情,韩玄不但没有接受,还恶狠狠地说:“谁再告免,便是老贼同党!”

就在这样紧要的关头,魏延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挡在了黄忠的面前替黄忠求情:“太守!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全城百姓也!”

魏延是很清楚的,在韩玄这样的人手底下做事,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他一天到晚只会盯着别人的短处吹毛求疵,而且嫉贤妒能,要是黄忠被开除了,那以后对战的时候谁去担当?那他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好歹现在黄忠的存在还可以帮他们挡挡韩玄的挑剔和吹毛求疵,让他们不至于整日处于愤怒中。

而且,本来就正当用人之际,一旦黄忠被开除了,他们整个团队都失去了战斗力,在跟刘备团队的对战中必然处于下风,那一旦落败,必然后果是不可设想的。

所以魏延就直言不讳地对韩玄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时候,魏延会不会说话,就关系到了黄忠的生死。但是魏延太着急了,也没有那么清晰的条理,很不会说话,说的很夸张的样子,让韩玄更不满了。

“你!来人!快将叛贼魏延给我拿下!”

韩玄的这种武断的说法彻底让魏延绝望了。

魏延绕过兵丁走到高处振臂一呼:“众将军!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早当除之!愿随我者便来!”

众人早就对韩玄不满已久,有了这样的契机,魏延的话果然凑效了。众人立刻一拥而上就要结果了韩玄。

“文长!万万不可呀!”黄忠痛心疾首地大喊道,他意识到,他掉入了一个早已设计好的连环陷阱中,可是这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快快落下吊桥!大开城门!迎接关将军进城!”魏延带着韩玄的下属们投靠了关羽。

魏延说人家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可是魏延却对韩玄丝毫没有手下留情,仅仅因为人家韩玄不接受他的一条建议,就轻易地发动别人利用韩玄的弱点,要了人家韩玄的命和名誉,可以说,魏延才是那个残暴不仁的人。

韩玄可是魏延的上司啊。一路征战,韩玄对魏延来说,虽然每日牢骚满腹态度不好,但是人家韩玄实际上也没有对不起魏延的地方。让魏延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不要率先出马,也是考虑到了魏延经验不足的安全问题。而魏延却毫不犹豫地就利用别人杀掉了韩玄,不讲丝毫的旧情。

这种人诸葛亮怎么敢用呢?他是不太相信魏延的人品的。

所以当关羽向刘备和诸葛亮推荐魏延表功的时候,诸葛亮竟然冷冷地大喝一声:“来人!将魏延拿下!”

魏延本来等着领赏,结果等待的却是诸葛亮命人将他拿下。

魏延惊讶,关羽更惊讶。

“军师,这是何故?”关羽又恼了,质问诸葛亮。

刘备让关羽给诸葛亮点面子别那么张狂,刘备就让诸葛亮给关羽解释解释:“魏延乃有功之人,军师为何如此?”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地而献其城,是不义也。如此不忠不义之人,何以为臣?故先斩之以绝后患。”诸葛亮摇着鹅毛扇指着魏延对众人说。

要不说战争会让人都变成魔鬼呢?

诸葛亮为了以绝后患,要先斩之。他不觉得他只是因为人家的不道德就斩杀人家是一种罪恶,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人家魏延。明明是他去攻打人家魏延所守的城池才导致了人家魏延的处境艰难,而他现在却拿道德来指责人家魏延。

关羽求诸葛亮说:“军师,万万不可!”

刘备劝诸葛亮说:“若杀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饶恕。”

诸葛亮走到魏延跟前冷冷地威胁魏延说:“今后在主公帐下,勿生异心。如若不然,我好歹取你首级。”

这正是魏延最讨厌的事情,本来他对韩玄不满就是因为韩玄对他颐指气使,他是觉得刘备诸葛亮这种上司好相处才投靠他们。结果现在魏延又一次心寒了:诸葛亮也不好相处。

魏延想跟着诸葛亮打胜仗的心又一次死了。

魏延有点不知该何去何从了,犹豫了一会儿他又觉得,也许只是刚开始,以后就会好了,于是魏延对诸葛亮说:“多谢先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