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说名著 第318章 好奇害死猫

作者:快乐兔子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1:46:2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刘备和刘璋的关系好了,那刘备的谋臣庞统就感觉到了不妙:以刘璋的性情,跟刘备要是交好,岂不是要拿他这个给刘备出主意的谋臣开涮了?事实上人家刘备也不缺自己这么一个跟人家脾气不对付的、激进的谋臣,人家本来就有诸葛亮可以用。

所以庞统忧心忡忡的,意料到他很快就可能会被刘备给辞退了。

但庞统作为刘备的谋臣可不敢随意责怪人家刘备。

于是庞统仰天发出了一声长叹:“天与不取,人复何为?”

夜晚刘备回到营帐里,就开始责备庞统做事实在是太过鲁莽了,竟然不跟他商量就自己做决定。刘备觉得庞统这也太可怕了,自己作为他的上司,他竟然不跟自己商量,就直接越过自己指挥自己的下属,问题是庞统还真能指挥的动,这让刘备实在是觉得如芒刺在背,刘备完全不怀疑庞统没篡逆的可能性。

那庞统就说了:我这也是为了主公你好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刘备就嗔怪庞统说:您用心良苦我自然知道啊。可是你也太心急了吧?你这样做对我太不好了,容易让人说我居心不良。以后可不能这么做了。

庞统伤了心,没有再说什么,礼貌地对刘备表示了认同,就离开了。

庞统是刘备的谋臣,能不明白刘备的想法吗?本来他这算是破釜沉舟了,没想到竟然釜破了舟也没沉成。

刘备不敢小觑庞统了,庞统提出了计谋,他没有同意,庞统就私自做决定让刘备的下属以刘备的名义做事,让刘备背负了骂名。这使得刘备内心里有点恼火。但庞统也确实是个很优秀的谋臣,直接开除,刘备有点舍不得。

刘璋能为了对抗张鲁请来刘备,人家每个诸侯都可以跟谋臣们谈天说地,而孙权开个会都能让吴国太给搅和了,更别提别的了。孙权每天都任务就是安抚吴国太的情绪,道歉道歉道歉,遵命遵命遵命,当吴国太的情绪垃圾桶,根本干不了别的,连和谋臣们心境平和地商议一件事情都很难。

尤其是在孙尚香的婚姻这件事上,吴国太让孙权十分为难。不但不让孙权有和谋臣议论事情的机会,还把孙权的谋臣们都给遣散了。

孙权不敢得罪吴国太,孙权的谋臣们也全都看在眼里,不敢得罪孙尚香,刘备就成了威胁孙权的一个强有力的砝码,导致孙权无形中错失了很多机会,无法与刘备和曹操抗衡。

所有的谋臣都被吴国太遣散了,只有谋臣张昭还在这个时候肯为孙权出主意。

孙权的谋臣张昭十分体谅孙权的疾苦,给孙权出主意说:“国太不许发兵,我看只能另图良策了。”

孙权向张昭抱怨说:“母命难违,实是棘手啊!”

张昭给孙权建议说:“这也不难,可先派人接回郡主,再出兵还有何碍啊?”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就是因为孙尚香不听劝阻,非要帮助刘备逃亡,才造成的这个局面。孙尚香要是肯听孙权和吴国太的,哪里还有这种事呢。话说回来,孙尚香要是只听孙权和吴国太的,似乎只能当炮灰了。孙权和吴国太只把人家孙尚香当一个贵重物品,人家孙尚香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孙权虽然给了下属尚方宝剑,但却十分在意孙尚香可能面临的处境,叹息一声说:“唉,她如今已是刘备之妻,岂能说回便回?”

是啊,就算孙尚香肯回来,她已经是一个被刘备休了的弃妇了。以后该怎么找对象呢?这可是乱世三国时代啊。那就是放在开明的时代,一个女的离了婚回娘家也是会被嫌弃的。

人家孙尚香还没有想到这一层,孙权已经杞人忧天地想到了这一层,开始为孙尚香感到担心了。就这还给下属尚方宝剑,下属要真听了孙权的,还是得吃不了兜着走。当孙权的下属,实在是难。办成事了挨埋怨,办不成事更挨埋怨。

就是孙权这种犹犹豫豫的性格,让他的谋臣做事畏首畏尾,导致很多事情都不容易办成,孙权公司的效率低下的不行。别人公司的发展水平快的像火箭,而孙权公司呢,能维持原状就不错了,每天都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焦头烂额。但是这种情况能维持原状吗?恐怕很快就会被其他的诸侯国吞并吧?孙权只能期盼其他的诸侯国都跟他非常讲道德了。但是放到嘴边的肥肉还不吃的话,野兽还能称之为野兽吗?

但是人家吴国太却不这么认为:“你执掌父兄基业,坐领江东八十一州,竟然还不知足?只顾攻城夺地,全不念骨肉亲情!你。。。。。。”

是啊,吴国太只管每天坐在家里享受着孙权提供给他的锦衣玉食吃饱了不饿,哪里知道这些都是需要维护的呢?她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复杂呢?若孙权能攻取刘备,实际上孙尚香还有活路,而如吴国太这样,不但孙尚香性命不保,她和孙权也难以为继,日久天长的不被其他诸侯国吞并就奇怪了。

而人家吴国太却一味的坚持,孙权都被别的诸侯国压制成孙子了甚至无法生存,而吴国太却还要责怪人家老实巴交的孙权扩大公司规模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当然了,这若是普通人家守着自己的小门小户过日子,吴国太的话也很合适,可人家孙权是一个诸侯,哪里能按一个小户人家的思想去管理人家的大公司呢?

所以本来孙尚香可以不当刘备的人质,结果在吴国太的哭闹之下,孙尚香无形中成了刘备威胁东吴的强有力的人质,本来若吴国太不这么多管闲事的话,刘备可能会和孙尚香培养很好的感情,或者说即使培养不了感情,也不会感情那么虚假。但是在吴国太的哭闹之下,刘备和孙尚香的关系就变的特别微妙,谁会跟一个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女人培养感情呢?所以孙尚香想跟刘备有幸福生活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是假若吴国太不多管闲事,降低她和孙权的存在感,那么刘备和孙尚香的感情尚可以慢慢培养,最起码不会那么虚假,讨厌就是讨厌,喜欢就是喜欢。孙尚香可能会时常待在冷宫,但最起码不会成为人质,更不会威胁到孙权的利益。

但是也不能责怪人家吴国太无理取闹啊。那是人家从小带大的女儿,人家女儿人家作为母亲能不关心吗?虽然人家可能不是亲生的女儿吧,但人也是有感情的,养个小猫小狗尚且感情深厚,更何况是人呢?人家吴国太又不冷血,怎么能不关心在意女儿的生活呢?所以想让吴国太不去计较根本是不可能的。

老实巴交的孙权在三国这样的时代是注定要成为炮灰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想让谋臣给他出主意,却还不想这主意有道德上的瑕疵,这可能吗?当孙权的谋臣也实在是有点难。归根结底,孙权不想自己有道德上的瑕疵。

但战争为什么可怕?战争的可怕之处不只在于战场上的种种惨象,还在于:战争把人性变成了恶魔,让人与人之间完全没有信任。

跟孙权比起来,人家刘备就完全不一样了。人家面对很多事情都能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对人家刘备而言,最失态的无非是在人前流下几滴眼泪这么简单。所以很多人就觉得刘备很冷血很虚伪甚至流下的眼泪是鳄鱼的眼泪。而且在刘备的生涯里,逃亡是他的最主要的事迹。刘备平时表现的很像个大老粗,甚至是一个老好人的状态,别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是刘备的运气很好,别人让他干的多半都是那种比较好的事情,比如把绝世善良美女孙尚香塞给他,比如把刘璋的地盘让给他,当然了,他们原本都是为了设计刘备坑刘备的,可是刘备对下属太好了,在下属面前也特别好说话,导致刘备的下属特别有能力,最后都让对方弄巧成拙,反而全都干成了好事。

刘备既没有周瑜的帅气和意气风发,却无论是在娶媳妇还是做事业上面都大大地超过了周瑜,你要是周瑜的话你也气啊,那个老头哪方面都不如自己,却哪方面都比自己占了优势,想通过给他娶个媳妇整整他吧,没想到却把上司的女儿给坑了,唉!

刘备相当于啥都没干,也没有损失名声,就把东吴的两个重要人物给干掉了:一个是周瑜,一个是孙尚香。当然了,刘备是通过行贿送礼实现的,但这些别人可不知道。

那诸葛亮就千里迢迢给刘备写信叮嘱他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人怕出名猪怕壮,诸葛亮也是考虑到刘备的名气越来越大的安全问题,但这让刘备身边的庞统很不是滋味:我自投皇叔帐下,迄今无建功立业之机,这次进川正要大展雄才,孔明却千里驰书谏阻,莫非是怕我取了西川独得大功不成?

历来无论是多么厉害的人才,都逃脱不了一个巨大的弱点,就是没有容人的雅量,尤其是容不下同行。众所周知同行是冤家,这主要是因为竞争越来越厉害,工作不好干,但是也跟人才的度量有关系,似乎越有本事的人才越难以容得下同行。

是啊,庞统要是在上司面前取得了大功的话,那诸葛亮岂不是要在刘备这里失宠了?但庞统这么想就有点小家子气了,通常聪明睿智的人虽然内心里可能会嫉贤妒能,可是聪明人一般都不会去做那种故意在上司面前耍心机的事情,毕竟人家聪明啊,知道和上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虽然说兵不厌诈,但人家刘备是谁啊?人家又不是傻子,上司能看不出来下属的那点小心机么?

但是庞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是诸葛亮介绍给刘备的,若诸葛亮忌惮他的话容不下他的话,为什么还要把他介绍给刘备给自己找麻烦呢?

从庞统这个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庞统就逊了人家诸葛亮一筹,人家诸葛亮都能大胆地把庞统介绍给刘备,而庞统却还担心人家诸葛亮会抢了他的风头,就这个格局的比较庞统就输了。

那庞统这么一思量,刘备就问他了:“孔明信中所言,军师以为如何?”

你是觉得孔明让我小心谨慎是对你不放心是吧?那说出你的牢骚吧,我看看你对我诚实不诚实,不诚实的话,别说当谋臣了,就是当路人我都要质疑一下的。

庞统呵呵一笑:“依统之见,与他恰恰相反。主公,用兵贵在乘时得势,良机一朝坐失,千载难觅。”

倒不是说庞统故意顶撞诸葛亮的意见,既然上司问你是否有不一样的观点,那自然是要陈述不同的意见,让刘备可以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且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是做生意也是一样的,赶早不赶晚。哪个项目一开始发财,众皆效仿,就得开发新的项目。机遇可遇不可求。但是机遇再好,也是有风险的,越好的机遇越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那刘备就说了:“备非不知此中利害,只是孔明一向料事如神。今日所言,不由备不心生疑惑耳。”你说的谁不知道呢?可是我的谋臣孔明一向是说什么是什么,对事情的预料程度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从来没有不准过,那他今天说让我保守做事,那我也不敢不信啊。

同样是谋臣,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诸葛亮,刘备是绝对的信任,什么都全权交给诸葛亮去做决定,有时候甚至都不过问。但是对庞统,刘备只给了对方小小的权利,而且也不太信任庞统。那他们两个发生异议的时候,刘备当然是更信任诸葛亮的。这也不怪人家刘备小气,人家刘备什么都交给人家诸葛亮做,人家诸葛亮做什么之前都会提前知会或暗示一下刘备,过后还会详细地给刘备汇报一切。而庞统却不一样,总是没有任何商量就做出很多让刘备非常惊讶的决定,有些决定还会对大局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实际上,庞统可能比诸葛亮要更有真才实学,诸葛亮喜欢各种包装自己和卖弄,而人家庞统长得很丑,当然了,实际上庞统不一定长得就丑,只是庞统不太爱包装他自己,胡子也不刮,也懒得整理脸上的雀斑,至于化妆品面膜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不像人家诸葛亮,跟刘备见面的方式、地点和时间还要盘算一下。庞统也不太爱卖弄,就喜欢实打实地告诉人家:我很丑,也没啥家世,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你看着办吧,随便给我安排个职位就成,能干我就干,不能干拉倒。不像人家诸葛亮,会慢慢地认真细致地去做选择。换句话说,若是庞统有诸葛亮的心机,恐怕他的实力远远地超越诸葛亮,要把诸葛亮甩好几条街。但话又说回来了,你当人家谋臣的不就是要有这种包装自己和卖弄的能力吗?

换句话说,你作为一个男人,会包装自己是最起码的能力,你都不懂得拾掇自己,让自己显得帅气阳刚,那你再有本事,上司也未必就能注意到,就更不要谈别的了。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同样的道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