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说名著 第157章 技能互补

作者:快乐兔子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1:46:2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吴侯想让乔国老帮他,可是乔国老早跟刘备一个鼻子里通气了,准备帮刘备作媒。

可能乔国老是这么想的:吴国太这个人这么骄横,吴侯每天伺候她还忙不过来来,外加人家诸葛亮那么精明,这结果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不论怎么折腾,结果不都是那样吗?有啥区别?无非是早和晚的问题。

于是乔国老明知道吴侯是想请他帮忙,但是乔国老婉拒吴侯说:“我也知道了,今日特来贺喜!”哼,叫你们兄妹俩整日里对我耀武扬威的,叫你们不尊重我,现在知道我的重要性了吧?

看到乔国老的态度,吴侯都快哭了,竟然连乔国老都被收买了!吴侯这下实在是没招了,又不想坑了自己的妹妹,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对吴国太倒打一耙说:“母亲,弄错了!此是周瑜之计!他为讨回荆州特定此计。其意是赚刘备过江加以拘禁,再逼诸葛亮拿荆州换人。如其不然便杀死刘备,并非真的要嫁我妹妹!”

唉,先稳住局面为宜,否则以吴国太的态度,他连认真思考都难,更别提什么想到好的办法了。

吴侯这么说是想暗示吴国太,启发吴国太的仁心:这军国大事不比你玩过家家,也不比你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旦做不好可能是玩命的事情,像我们这种头颅别在裤腰带上的人,是一点错误都不能出的。你只为了你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对我指责来指责去,让我这个吴侯还怎么当呢?我这个吴侯当不当的先别说,我都当不了吴侯了,你还有命在吗?到那时,别说嫁妹妹不嫁妹妹了,连你都保不住。快住嘴,别指责我了。

没想到吴国太情商很低,根本听不懂吴侯所说的,仍然恶语伤人六月寒,甚至变本加厉:“好个没有出息的东西!行此下作之事!都是国老那称心的女婿!身为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竟拿不出个像样的计策!却拿我女儿使美人计!如若杀了刘备,我那宝贝孩子岂不成了望门寡?将来如何嫁的出去?岂不误我女儿一生吗?”

本来人家刘备和诸葛亮正发愁不太了解吴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整治吴侯,而吴国太就让人家打瞌睡碰上枕头,告诉人家刘备具体可以怎么为难吴侯。吴国太不但自己要为难吴侯,还要帮助人家刘备和诸葛亮为难吴侯。

表面上好像吴国太是在关心和爱护吴侯和孙尚香,可是这种做法实际上却毫不犹豫地把吴侯和孙尚香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乔国老表面上是在帮吴侯和吴国太说话,但实际上却是帮助吴国太谋杀吴侯和孙尚香:“仲谋,好糊涂啊!若用此计,即使讨了荆州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这如何行得?”

吴侯当然是不认可乔国老的话的:命都要没了,还在乎别人耻笑不耻笑吗?你们都只会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背地里却做着助纣为虐的勾当,背地里收了刘备的礼帮助刘备办事。再说了,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还不是想说什么说什么?再说,说什么的没有呢?

正当吴侯不知所措的时候,乔国老又说:“此事只怪周郎。来日见了,我必骂他。”

这就更损了,不但不办事,还要把人家吴侯的得力助手给支开,让人家吴侯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然了,乔国老未必会去骂人家吴侯的得力助手周瑜,只是为了安慰吴国太的借口罢了。毕竟吴国太好歹是人家乔国老的好朋友,见人家生气能不安慰人家吗?其实也是作为长辈对吴侯的嗔怪,也是明白吴国太的为人想赶紧息事宁人。

吴侯自然清楚这是乔国老故意说的用来安慰吴国太的借口,也不会真的就跟乔国老计较,毕竟是老员工了,平时又跟吴国太挺好,对他和孙尚香多加照顾,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不是?但是他说人家得力干将周瑜,也是让吴侯很不愉快的。那周瑜对人家吴侯多好啊,没有人家周瑜出马,吴侯哪能这么安坐内室听这俩老年人训教呢?早被攻破城池成为阶下囚了。

乔国老是个明白人,也知道这么说虽然安慰了老朋友吴国太,但是也容易惹到吴侯,于是机灵的乔国老赶紧说:“国太,事已至此,光骂周瑜也无济于事,不如将错就错,索性真的招下刘玄德为婿,也免得出丑。你看,这。。。。。。刘皇叔乃汉室宗亲当世豪杰,,若招了这门女婿,也辱不了令妹。”

这样吴国太就没有功夫去骂周瑜了,而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了。可见乔国老的情商是很高的,也很会办事,变着法的引导吴国太去帮助吴侯处理这件事。

但这样一来,就显得乔国老挺像个墙头草,他本是东吴的人,拿着人家东吴的薪水,可是他却收了人家刘备的礼,强行把自己上司吴侯的妹妹嫁给刘备。这样一来他谁也没得罪:既没有得罪东吴,也没有得罪刘备,也没有得罪曹操。

在东吴吴国太看来他是给她出主意的帮手,在刘备看来,是跟人家刘备一个鼻孔出气的助手,在曹操看来,破坏吴侯的计谋,不是也帮助了曹操?

但是实际上乔国老却谁也得罪了:吴国太和吴侯并不愿意把孙尚香嫁给刘备,以后孙尚香过的不幸福,乔国老是第一个受到质疑的;谁会相信一个背着上司跟别人勾结的人呢?曹操就更不屑了:一个毫无缘由就要投降于自己的人,谁敢信?

“此事万万不可!”吴侯才不愿意让自己风华正茂的小妹妹嫁给一个糟老头子呢,何况那个糟老头子还有那么多老婆,那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自己的妹妹送去喂狼吗?

“不必相争,可于明日在甘露寺约见刘玄德,待我相看。如不中意,任凭处置。倘若中意,我便做主将女儿嫁他!”吴国太说。

说的是啊,他们在这吵来吵去的有什么用,连新郎的人都还没见到。说不定跟他们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呢,不能只道听途说就去做决定吧。

可是吴侯却不愿意:别说刘备是个糟老头子,那刘备就是个年轻人、人品很好,对孙尚香很好,吴侯也没打算说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把人家妹妹给嫁出去啊,最起码也要经过人家妹妹的同意吧?就算孙尚香同意,那吴侯的身份那么特殊,吴侯的妹妹和谁联姻也不是一件小事。

但是好不容易吴国太不再责备他了,吴侯还想说什么,也忍住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吴国太是否相得中刘备还两说呢,急什么?吴侯只好见好就收地说:“既然是母亲的主张,我便去准备。”

乔国老一把年纪了,自然很有城府,生怕自己的行为有惹到吴侯的地方,急忙叫住吴侯说:“仲谋,在国太相婿之前,可要好生看待刘皇叔。”

谁知道你妹妹以后会不会嫁给刘备呢?你可不要惹刘备,不然以后你妹妹嫁给刘备了被刘备报复可就不好过了。那时你吴侯鞭长莫及,根本没有什么办法的。或者,干脆解决了刘备,这样的话反而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应对曹操了。

但是乔国老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人家吴侯会怎么想这谁能说得准?伴君如伴虎啊,于是乔国老给了这个建议之后灰溜溜地逃了。

与此同时,刘备的内心也很着急。自己当新郎的事情还没有眉目,广告已经打出去了,现在却一直窝在宾馆里等消息。这要是吴侯和吴国太不同意,那自己就丢人丢大了。

更令人忧心的是刘备的安全问题,如果让别人知道刘备这个新郎一直住在宾馆里,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比如说孙尚香的相好,(孙尚香若是有相好的话)视刘备为情敌,来宾馆找刘备的话,那就不好了。

比如说曹操,比如说吴侯一旦改变了想法和主意。。。。。。

虽然有赵云的保护,但是刘备仍然害怕极了。

刘备这边是害怕的不行,而吴侯这边也沮丧的不行,还忍不住对他的近臣吕范破口大骂:“都是你走漏风声坏我大计!”

吕范委屈的不行:就我一个干活的,还要怪我办事不力,有本事你派别人去干不行吗?

但是吕范不敢得罪上司,毕竟有个铁饭碗不容易,而且上司这会儿正恼火呢哪里还敢给人家再添乱,于是吕范没敢生气,只恭恭敬敬地道歉说:“吕范有罪。”

这让吴侯感觉特别受用,怒气值得到了缓解,叹息了一口气:好吧,总算有个理解我的人。

“明日国太要在甘露寺相亲,若看不中刘备,任凭我发落。如若看中,这、可就要弄假成真、招赘为婿了!”好不容易遇到个可以说话的人,吴侯把自己内心的忧虑告诉了吕范:这不是小事情啊,这件事对未来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至于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就不知道了。但是对自己妹妹而言,无异于是喂狼去了。我作为人家的哥哥,对此却毫无办法,也实在是无能至极了。而且吴国太这个人吧,她又不像人家刘备,有事情可以商商量量的来,她是那种刚愎自用的人,倔强的很,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完全把别人的建议和意见置若罔闻,根本毫无商量的余地。有些事本来很好处理,然而吴国太一参与,很多事就会朝着完全无法挽回的局面发展。

吕范,你是老员工了,你也了解吴国太,你告诉我,该怎么让吴国太看不中刘备?

吕范觉得吴侯这时候发脾气的样子有点像个小孩子,竟然问了一个“如何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么一个无聊的问题,于是呵呵一笑,安慰吴侯说:“主公,尽管放心,那刘备已年过半百,令妹年少貌美,国太怎么会看得中他呢?”

但这正是吴侯担心的事情:刘备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油条,而孙尚香却还是个无知的小女孩,再加上乔国老是吴国太的老朋友了,老是旁敲侧击地为人家刘备说好话,谁知道吴国太那样没有城府只会发牢骚的老太太会不会上当呢?

那吕范非常清楚吴侯的想法,就顺着吴侯的心思提醒吴侯说:“主公,即使国太相中,也不可真招刘备为婿。”

“国太旨意,岂能忤逆?”吴侯是非常清楚的,吴国太和乔国老是绝对不可以忤逆的,他们是自己的大后方,一旦得罪了他们,吴侯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那吕范就直接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主公,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这话无疑会得罪吴国太,吕范有点胆怯,偷偷地凑近了吴侯说:“主公,明日国太甘露寺相亲,不管相中相不中,都不能留下刘备。。。。。。”

想的是很不错,但是吕范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斩杀了刘备,曹操就会以吴侯斩杀刘备、为刘备报仇的名义进攻东吴。这样的话东吴反而不但实力上不占优势,名誉上也不占优势了。曹操就有了合理的理由吞并东吴。

原本东吴可以和刘备联合起来一起抗曹,即使没有抗曹成功,也能维持着三足鼎立的局面,寻求苟安。

但吕范不是一个能接受苟安的人,那样比杀了他还难受。

与此同时刘备内心也嘀咕开了:听诸葛亮的话到底行不行啊?别事没办成把自己交代在这,就尴尬了。

弹指一挥,约定好的日子到了。吴国太催婚心切,吴侯也正为国事忧虑,两人早早地就赶到了甘露寺,让老僧把刘备叫去甘露寺。

吴侯日常虽然经常听谋臣提到刘备的名字,但是吴侯却是第一次见到刘备。

吴侯高高在上的看到刘备,惊叹说:“果然仪表不凡哪!”

然后吴侯接待了刘备,两人寒暄一阵,来找吴国太。

因为诸葛亮不在身边,刘备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

吴国太对刘备非常热情,甚是满意,吴国太还满意地说:“我要重谢大媒人!”

大媒人就是乔国老和孙乾。

吴国太宴请了众人,还叫来歌舞助兴。

正当吴国太觉得不受吴侯重视没有权威之时,刘备担心吴侯埋伏的刀斧手对他发难,于是刘备当场直白地告诉了吴国太,吴国太一听:这还了得!

同时吴国太不受尊重的心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场就斥责起吴侯来。

结果,在吴国太的掺和下,吴侯不但没有把事办成,还弄巧成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