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说名著 第135章 单身汉的宿命

作者:快乐兔子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1:46:2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官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官渡之战可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袁绍起兵七十万攻伐曹操,而曹操(这时孙权跟曹操是结盟的状态)起兵七万迎战。

袁绍胜券在握,对曹操起兵的数量嗤之以鼻。但是袁绍的谋臣却劝袁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袁绍理解不了谋臣的想法:啥意思啊,你想影响士气吗?不想干了是吧?

谋臣忧心忡忡地说:虽然我们人多力量大,但我们没有人家勇猛啊!对方虽然少而精,但是对方穷啊,没有粮草。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慢慢来,耗着它,反正对方穷的不行,等对方没了粮草,都不用打就赢了。但非要硬刚的话,那人家都是精英,肯定比我们厉害啊。

袁绍被谋臣的话给气坏了,认为谋臣在动摇军心,忍不住当众骂起了谋臣。

而谋臣竟然也不肯示弱,罔顾袁绍的上司身份,当众就跟袁绍对骂起来:忠言逆耳,你这人太不善于纳谏了吧?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哼!

袁绍气的不行,愤怒地说:把人事部门经理叫过来,他不想干了,让人事部门经理跟他交接一下,让他辞职走人吧。

那谋臣的同事们就赶紧帮谋臣说情,说:你这还没开始干活,就辞退了给你建议的员工,这以后其他人哪里还敢建议你啥呢?可不敢辞退人家。

碍于谋臣的好朋友不少,袁绍也不是真的想辞退谋臣,于是这件事才作罢。

袁绍一意孤行,不肯听谋臣的建议,执意要御驾亲征。

但是袁绍却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采纳了谋臣的建议,说着要进攻曹操,却只是咋呼,并不行动。这让曹操焦虑起来。

曹操的谋臣跟袁绍的谋臣观念很一致,认为曹操应该速战速决。

所以最后的结果造成了:传言袁绍起兵攻曹,实际却是曹操优先进攻了袁绍。

曹操曾经提拔过袁绍,当过袁绍的上司,所以两人见面挺尴尬的。曹操说他是奉诏讨逆没有办法,袁绍说他是奉衣带诏讨贼也没有办法,两方僵持不下,在官渡展开了大战,最终,曹操败退至官渡下寨。

袁绍认为曹操善于用兵,所以不敢贸然进攻曹操,只是困守。

曹操兵微将寡,粮草也不足,兵力比例悬殊太大,两方相持月余,有些灰心,内心禁不住打了退堂鼓。

曹操的谋臣刘晔是个非常有眼力见的人,见曹操有此打算,一言不发,并没有去安慰他,只是在一旁发呆。

这引起了曹操的不满,曹操就非常生气。

这要是换成一般人,可能早就一脚踹上去并破口大骂外加拳打脚踢:“你是个聋子吗?!你是没有听见我说话吗你?!”

但是人家曹操是一个非常有涵养的人,人家只是温柔地问:“嗯?我说了许多,先生为何不语啊?”

那刘晔就恭恭敬敬支支吾吾地说:“丞相,我此来是想献‘霹雳车’之策,不想丞相有退兵之念。”心说,那我还说什么?那我就不说了呗。

既然曹操想得到安慰,那刘晔就拿出了他的阿Q精神安慰曹操:这么少数量的兵却能和袁绍七十万多的数量在官渡相持月余,不曾被袁绍大军所撼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曹操的谋臣荀彧也写信给曹操出主意:这正是个给公司打广告的好机会呀。袁绍虽然人多势众,但袁绍又不会用人,虽然曹操兵微将寡缺乏粮草且受困于官渡,但是曹操占据着绝佳的地理优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再加上曹操又会用人,用兵如神,赢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千万不要打退堂鼓。

这给了曹操很大的信心,曹操立刻转忧为喜,高兴了起来:也是啊,这是个好机会啊,死马当活马医吧。

可是曹操虽然有信心了,但是曹操的属下和兵丁却都很忧虑,曹操意识到稳定军心和振作士气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之后曹操在谋臣和探子的帮助下意识到可以通过劫袁绍的粮草来解决粮草问题,曹操高兴坏了。

袁绍明明占据着绝对优势,在粮草被劫以后,袁绍非常生气,毫不犹豫地就斩了曾经一起出生入死拼杀的大将,把自己了解曹操的途径给堵死了。

那袁绍的谋臣就劝袁绍:这是多事之秋啊,正是军心不稳的时候,人家辛辛苦苦的出生入死地给你干活,你不奖励人家就算了,你竟然这样对待人家,是不是不太好呢,你这样做,那谁还敢出马给你干活呢?

另一个谋臣建议袁绍让负责押运粮草的大将戴罪立功。

袁绍还算知趣,接受了谋臣的建议。

其实人家会办事的人可能不但不会这么气愤,可能已经在咨询押运粮草的大将当时的具体状况了,而袁绍却只是气呼呼地勒令人家离开。

所以说人的情绪是很重要的,人家曹操本来一点也不占优势,但是人家性格好,不会随意对谋臣和下属发脾气。而袁绍本来占据着绝对优势,却因为自己骄傲自负的个性和暴躁的性格脾气,最终落败。

袁绍本应咨询负责押运粮草的大将意见,结果袁绍把字典轰了出去,问余下的人要意见和建议。

那其他人一看袁绍竟然这么没眼力见,都纷纷借故离开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是绝佳的进攻时机,因为曹操劫了粮草之后,兵士本来都好几天没吃饭了,肯定正抢着吃饭呢。两方对峙,吃饭时间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袁绍本可以趁此机会派兵进攻,但袁绍却安排大将都去看守粮草了,白白地错过了这个绝佳的取胜机会。而袁绍的谋臣呢,既没有现场的实践经验,跟着袁绍整日里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生怕惹恼了袁绍,根本无暇去思考曹操的下属吃饭不吃饭的无聊问题。

那沮授可能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急切地来求见袁绍给他建议,但袁绍正在气头上,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沮授的请求。

沮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本来能取胜的机会白白流失干瞪眼,却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