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将军在5月30日抵达阿尔及尔,包括前空军总司令维勒明在内的诸多法军高层在当天中午的午餐会上绕过了吉罗和朱安,直接向这位抗战领袖表达出愿意接受战斗法国领导的意愿,全然不在意英美代表阴鸷的神色。
而对于吉罗和朱安而言,这些高层将校的举动也略显伤人。他们为了防止美国人再生事,并没有将二人已经借由德内尔同战斗法国达成默契的情况告知众人,结果戴高乐一来,这群家伙立刻就不把他们当回事了。
对于这种直接体现人心向背的境况,德内尔不便予以置评。
如今就连北非上层都充斥着对自己身份不加掩饰的“戴高乐主义者”,早就对洛林十字心驰神往的普通民众态度自然更加明晰。正因如此,还对遏制戴高乐主义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英美两国想尽办法,力图将戴高乐隔绝在法国民众之外。
但英美又不敢将戴高乐软禁起来,因此所谓的“隔绝”完全就是个笑话。下午四点钟,戴高乐“心血来潮”,要到邮政广场上为战争死难者献花,美国卫兵想以安防为借口拒绝,却被陪同的德内尔轻易驳得哑口无言,只能放行。
当巨人般的戴高乐出现在街头上时,法国人和阿尔及利亚人立刻就认出了他那雄伟的身姿,接着就是欢呼,震耳欲聋的欢呼,数不清的热情民众汹涌而来,拼命把手伸到戴高乐面前寻求握手。
负责守卫(以及监视)戴高乐的美国兵顿时被挤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不得不请求上级的支援,于是过不多久,一个法国宪兵连队急匆匆地赶来,在戴高乐和德内尔身边维持秩序、疏散人群。
到这个时候,德内尔才哭笑不得地察觉到,自己右侧袖口上的扣子被狂喜的法国人民在握手过程中尽数扯去,更离谱的是,金丝线绣的将星都被拽散了一颗。
“这玩意这么不结实的吗?”德内尔颇感惊奇地举起手臂,向戴高乐展示了一下二十多厘米长的线头,“当年咱们的尉官‘小长条’可没这么娇气。”
“将军嘛,又不需要在战壕里摸爬滚打,用样子货凑合凑合罢了。”本就心情不错的戴高乐看到这一幕也笑了,“你这可好,解放北非的功还没算呢,先让人摘了颗将星去!”
德内尔环顾四周,真切地感慨道:“要是能让我在巴黎遇到这景象,别说是摘一颗,就是全摘了都好啊!”
戴高乐在公众面前的现身给了心思各异的北非当局最后一击,当地人狂热的欢迎证明了雄辩的事实,那就是法国人民绝不会接受一个将战斗法国排除在外的“抵抗政府”。
一个证据就是,从5月30日开始,便有立志报国的当地青年四处打听战斗法国第一旅和第二旅的位置,他们租了辆卡车,满大街地找拉尔米纳和勒克莱尔的部队。在听说他们的驻地远在突尼斯荒野之中时,他们几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东进之路。
在民心一边倒的情况下,战斗法国的盟友(以及对手)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欲望,1943年6月3日,双方在政治上达成了协议,英美和北非法军几乎全盘接受了戴高乐那本就十分合理的要求,新的法兰西抵抗政府马上就要成立了。
但在军事上,戴高乐和艾森豪威尔又一次起了冲突,艾森豪威尔坚决要求戴高乐保证亨利·吉罗对北非法军的领导权,以便在盟军发起西西里登陆时维持一个稳定的后方,并尽最大可能为盟军提供援助。
戴高乐在建议的内容上和艾森豪威尔并没有任何分歧,他本来也不打算剥夺吉罗的指挥权,但美国远征军司令干涉法国人事问题无疑触犯了他的逆鳞。他不容商量地拒绝了艾森豪威尔的提议,重申了法兰西的主权独立。
艾森豪威尔顿时有些不满,他不断强调北非稳定对盟军的重要性,并不断暗示法军的装备和后勤几乎完全依赖美军,似乎美军因此就获得了对法军的“指导权”。
但戴高乐也一步不退,他针锋相对地质问艾森豪威尔道:“上次大战比利时、塞尔维亚的装备完全依赖法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重武器的四分之一由法国提供,在1917年秋到1918年春,美国远征军的钢盔水壶、轻重机枪、汽车大炮、坦克飞机全都依赖法国,难道那个时候的我们就可以对盟国——包括美军的人事问题指手画脚吗?”
艾森豪威尔顿时哑口无言。
关于军事问题的讨论由此陷入僵局,直到中午休会期间,德内尔以“个人身份”拜访艾森豪威尔,向他坦诚地叙述了战斗法国的观点。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艾克,但是这个要求任何一个法兰西爱国者都无法接受。试想一下,如果法国政府连自己最大军事力量的统帅都需要接受外国人的提名,这个政府的独立性何在?合法性何在?这是不容商量的底线问题,你不要觉得这是戴高乐固执,换我只会说的更难听。更何况你的要求简直是把吉罗将军架在火上烤,试想一下,如果苏联强烈要求由你担任美国陆军总参谋长,白宫会是个什么感受?你又是个什么感受?你的同僚会怎么看你?”
艾森豪威尔听到德内尔的解释,只好回答道:“是我考虑不周,我要向你们道歉,我到底还是个军人,一时转不过弯来,光顾着考虑作战方便了。”
不管艾森豪威尔是真的考虑不周,还是有意试探,德内尔都接受了他的道歉,然后私下对艾森豪威尔低语道:“我也是个军人,我太理解你的想法了,从军事角度上说,登陆西西里的行动近在眼前,维持法军人事框架稳定好处极大,反之则平添了无数变数。”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我是个军人,戴高乐将军也是个军人,而且他比我优秀得多,这么基本的道理我都明白,他不可能不清楚。而且戴高乐将军一直相当顾全大局,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
艾森豪威尔的眉头这才舒展了许多。
“下次会议,我请求你别再提吉罗的事了,只要笼统地表示‘希望法军尽量维持稳定’,戴高乐将军一定会同意,他原本就没有撤换吉罗的想法啊。”
有德内尔这个同时交好法美两方的将领居中搭桥,法美两方的底线迅速明确,双方的沟通自然高效了许多,也不再纠结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军事谈判的进程终于走上了快车道。到6月7日,战斗法国、北非法军和美军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新政府的总秘书处也在6月10日由战斗法国的政治家路易·若克斯牵头成立,其他各部门也随之先后建立。
吉罗将军如愿以偿地留任了法军总司令,朱安也继续担任法军总参谋长,战斗法国还向法军司令部交出了撒哈拉以南的所有部队的指挥权(以北的部队还在英军序列当中)。
感受到戴高乐的诚意,本就对政治毫不感冒的吉罗将军十分满意,他投桃报李,在新政府筹建期间主动前往美国访问,算是彻底放弃了自己在政府中的一切影响力。
说来好笑的是,吉罗将军对新政府只提名了一个人选,他建议德内尔出任国防部次长。
“你愿意吗?”戴高乐在收到这个消息后便征求德内尔的意见,“军人和文官、戴高乐主义者和吉罗主义者、法国人和美国人,包括防长贾德鲁将军都欢迎你做次长,你要是愿意,那这件事就不存在任何阻碍了。”
“我认为法兰西现在不缺文官。”
“不出所料。”
戴高乐笑着摇摇头,在便签上写下:戴泽南少将固辞国防次长,职务须另议。
“我是准将,不是少将,夏尔。”
“从今天早上开始,就不是了。”仿佛就等着德内尔说这句话似的,戴高乐立刻从桌子上拿出一份由抵抗组织委员会签署签发的委任状,郑重地双手递给德内尔,“祝贺你,我的朋友。”
白发苍苍的贾德鲁将军也从沙发上起身,一脸欣慰地鼓掌祝贺。
…………
“在这里,格里高利集体农庄附近,至少有一个团的装甲部队停在田野上,那群德国佬把许多四号伪装成了草垛,这帮蠢货也不想想,夏粮才刚到收割的季节,哪来的那么多草垛!我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伪装,故意不回头假装自己没发现罢了,所以他们现在应该还在那里没挪窝。”
“修士”杜卡斯基上尉介绍完自己的侦查结果后立刻让出了位置,法国的杜兰少尉紧接着汇报:“我在米高扬诺夫卡到别尔哥罗德的公路上看到了十来辆卡车,还有一辆在路上抛锚正在修理的坦克——新坦克,不是四号那种方盒子——除此之外没了,那边的德国飞机比旱厕里的苍蝇都多,要不是雅克低空性能好,我估计就回不来了。(法语)”
航空团团长列万多维奇上校闻言看向了杜卡斯基(团里对地面装备掌握最好的飞行员),杜卡斯基立刻提醒他:“我们的情报部门说过,德军有几种新坦克列装,但他们说的更像是一种加强版四号,还是四四方方的。”
“你能大体画画那种坦克吗?”列万多维奇丢给杜兰一支铅笔。
“当然,上校。(法语)”杜兰二话不说,就接过了上校抛过来的红蓝铅笔,然后在一张信纸上勾勒起来,轻而易举地绘制出那辆德国新坦克的草稿。
“倾斜装甲?对红军来说,这可不好对付。”杜卡斯基见到草稿后不由得发出感慨。
“负重轮就是这样的大轮子?你看清了吗?”
“看清了,就是那种大轮子,跟T-34很像。(法语)”
列万多维奇点点头,拿过草稿纸端详了几秒钟,随后将其夹到文件夹里,接着对所有在团部的飞行员说道:“我现在就去向上级汇报,你们都做好准备,大幕马上就要拉开了。”
罗贝尔对反复拉开的“大幕”已经产生不了任何情绪起伏,类似的警报他已经听过不知多少次了:“快来吧,这群希特勒的渣滓。”
其他飞行员也纷纷开始抱怨:“是啊,夏天都快过去了。”
“不用着急,有你们上的时候。”列万多维奇对杜兰招了招手,“你跟我来,师长可能有别的问题问你。啊,罗贝尔也来吧,这法语俄语都好的就剩你了。”
“是的,上校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