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周公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些被征服的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将大量的殷商移民迁移到成周城。

此外,他还收编了在西周时期驻守在商故地的军队,并建立了一支名为“殷八师”的军队,这支军队大约由二万人组成,主要任务是镇抚东方以及监视殷遗民。

为了保卫以镐京为中心的周人兴起之地——西土,周公还编制了一支名为“西六师”的军队,这支军队主要由周人组成,因位于西部,所以被称为“西六师”。

这些军队的指挥官都由周天子亲自委派的大贵族或大官僚担任,由此可见周天子掌握的军队人数之多,达到了十数万人之众。

这些军队的存在,有效地保证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无论是镇抚东方及监视殷遗民的殷八师,还是保卫西土的西六师,都在周天子的统一指挥下,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周朝的繁荣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成功建立周朝都城洛邑后,周公旦开始实施了封邦建国的政策。

他陆续建立了七十一个封国,将周武王的十五个兄弟和十六个功臣分别封为这些封国的诸侯,以他们作为捍卫周王室的屏藩。

这些诸侯被授予一定的领土和治理权,他们需要在自己的封国内建立政权,发展经济,并负责保卫周王室。

此外,周公旦还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在当时非常先进的土地管理制度,通过将土地统一规划,分割成若干个方形的田块,以便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管理。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通过实施封邦建国和推行井田制等政策措施,周公旦成功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来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政策也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基本国策,影响深远。

在周公旦的安排下,他的小弟康叔被封为卫君,负责驻守在故商墟,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

为了帮助康叔管理商朝遗民,周公旦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铸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给康叔,这些氏族大多是具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族群,将对康叔的统治和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康叔的封地不仅面积广大,还统辖了八师的兵力,以防止殷民的再次反抗。

此外,康叔还有权行使专征专伐的特权。

姜太公,原被封为齐侯,他的封地位于今天的山东临淄附近。

周公让召公将“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土地封给太公。

同时,他还赋予太公专征专伐的特权,这意味着太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行决定征伐的对象和时机。

营丘附近有许多小国,太公就封的时候,东夷族的莱人就和他争夺土地。

然而,齐国在太公的领导下先后灭掉了这些小国,最终成为东方的大国。

另一位周的同姓贵族召公奭被封到燕。他的长子在平定叛乱后才前往封地,建都于蓟(今北京一带)。

燕国的设立成为了周王朝东北方的屏障,有效地切断了殷商旧族和北方同姓孤竹国的联系。

同时,燕国与松花江、黑龙江、辽河一带的肃慎族也相互靠近。

在北京和辽南地区都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的铜器,这些发现证实了周初的燕国确实统治了北方的广大领土。

在三监之乱中,微子并未参与其中。当周公平定叛乱后,他受命代表殷人后代,奉祀殷的先公先王,并在宋(今河南商丘)建立国家,此后的宋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大国。

在宋的西面,有姒姓杞国(夏禹的后代,位于今河南杞县),西南有妫姓的陈(虞舜的后代,位于今河南淮阳),北面则是一些小国。宋被这些国家所包围。

除了上述提到的国家之外,周公还分封了大量的同姓国和异姓国。

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意味着周公在分封的时候,将大部分的土地和权力都授予了与周王族同姓的贵族,这也是周王室为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一种手段。

另一方面,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记载,富良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这段话提到了许多国家,它们有的是周公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而分封的,有的是周王室的分支所建立的。

总的来说,周公分封的大大小小的国家数量非常多,这也是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和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根据何尊铭文所载,周武王灭商后,由于镐京偏西,无法控制殷商旧族广泛分布的东方地区,因此提出了在天下中心建都的设想。

武王曾因此夜不能寐,对周公叹息道:“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为了巩固新政权,周武王曾考察过伊洛二水一带的“有夏之居”,准备在此建设新的都邑,但未能全面实行便去世了。

周公在第二次平定殷商旧族之后,认识到要巩固新政权,必须将统治重心东移。

他秉承武王的遗志,建洛邑。在东征平叛以后,周公更迫切地需要将统治重心东移。

召公先去相地卜宅,周公再次卜视并最终营筑洛邑,居九鼎焉。周公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这说明洛邑地处天下之中,四方朝贡的路程相等,具有便于交通和控制的优越地理位置。

洛邑位于伊水和洛水交汇的伊洛盆地中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周围有龙门山和邙山环抱,地形险要。同时,伊、洛、瀍、涧四水汇流其间,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灌溉条件,它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建都的地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