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主导此次童试的官员一律静候于礼部大堂内,两日后直接主持童试,不得有违!”

皇上下旨直接让他们呆在大堂内,这事可是真玄乎!

礼部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下跪接旨了。

也没人敢问问纪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有人都知道纪纲是个冷面虎,偶尔露出一点笑容,那便是要杀人了!

“皇上命我来陪一陪诸位大人,顺便也参与到这次的应天府童试当中。”

纪纲找了把椅子直接就坐了下来,然后就紧紧的盯着这帮子礼部官员。

被盯着的礼部官员们一个个头皮发紧。

用锦衣卫指挥使来直接监视他们!

皇上对这次的童试重视的可怕!

礼部官员们只能默默的从纪纲身后锦衣卫手中,接过早已准备好的被褥。

幸好还给他们准备了被褥,不然他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可真要冻的够呛。

礼部官员们一个接一个的睡下了。

纪纲则是和他手下的锦衣卫轮流看守着。

月悬高空,应天府的夜晚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时间飞逝,第二天眨眼就到。

苏文塘在家用过早餐后,又躺了几个钟头,这才优哉游哉的前往茶楼。

到了茶楼前,打着哈切刚要进入,但这时才发现茶楼外居然有人排起了长队。

再向茶楼里面一瞧,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

这真是稀奇事啊!

自己开这茶楼以来,还没遇到过爆满到要排队的状况。

就算招了个不错的说书先生也没出现过这样的盛况啊。

“第一百零一位客人,可以里面请了!”

有茶楼伙计站出来开始喊人,叫到的那人立刻一脸激动的拿着号牌递给了伙计,接着便进入了茶楼。

苏文塘看到呆住了。

自己没立过进茶楼还要摇号的规矩啊?

“掌柜!”

那伙计收了号牌,正准备回茶楼,结果却一眼看到苏文塘,立刻激动的跑了过来。

“小五,这怎么回事?”苏文塘问道。

那名叫做小五的伙计立刻说道:“都是因为掌柜您啊!”

“我?”苏文塘有些摸不着头脑。

“对啊,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都说您现在是应天府第一文人,都想要结交您。”

苏文塘有点反应过来了。

是因为自己昨天写的那首诗?

可是这传播速度也太快了吧,就好像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一样好。

“听说是挺钦佩您的,都想来沾沾光。”小五说道。

苏文塘皱着眉,快速进了茶楼,然后思索着。

大明朝的文人其实地位相当之高,而且对于文人气节之类的东西很是看中。

不然也不会有方孝孺,于谦,海瑞等人了。

文人之间自然是相互轻视的,谁也看不起谁。

毕竟读书人都是内秀之人,谁没读过几本书啊,谁家里没有点银子啊。

但只有一种情况发生之时,才有可能改变一位文人对另一位文人的看法。

那就是出名!

而且是出好名。

海瑞上书抨击嘉靖一事,满朝文武无人敢说海瑞的不是,就算有太监指名道姓的想要定海瑞的罪过,这些文人也只是兜着圈子不接这个话题。

因为上书抨击嘉靖这事上,海瑞是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视死如归。

这是一位完美的清流!

没有文人会说他的不是,也没有文人敢说他的不是。

而苏文塘昨天做的诗文,虽然比不上海瑞死谏,但也完美的戳中了天下读书人心中那种完美文人的点。

换句话说,苏文塘在应天府内出名了,成了部分文人之偶像。

石灰吟!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诗简直是天下文人之理想,之表率!

昨天苏文塘一说出口,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在应天府内传遍了。

甚至连国子学的学子都在传颂苏文塘的诗文。

这国子学就是历史上知名的国子监,只不过现在还未被朱棣改名成国子监而已。

而能进入国子监的学生,一般来说不是富贵子弟,就是正儿八经的顶级读书人。

是有真才实学和聪明才智的。

而被他们推崇后,自然而然的就在应天府读书人中间有了巨大地位。

当然这背后不乏有人在推动,可也确实证明了苏文塘那首诗写进了读书人的心里。

甚至连如今在读书人中地位最高的李马也对苏文塘写的诗文赞叹不已。

这位李马是福建长乐人,在其家乡就颇有才名,已经通过了童试,乡试,而且是二元连中!

两试都是拔得头筹,夺得第一!

两元及第!这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成绩了。

就连解缙也才只是童试夺得第一,乡试,殿试都并非名列头筹。

有人说李马绝对是下一任状元,有可能达成三元及第的特殊成就。

成为下一代的文坛领袖!

但当李马看到苏文塘写下的石灰吟后,立刻摇头表示这天下的文人领袖绝不可能是他李马了。

因为石灰吟这诗,已经不是在论文采这么简单了,而成了一种读书人的气节!

唯有拥有这样气节的人,才配成为将来大明文坛的魁首!

在历史上,李马最后确实三元及第了,连中三元,成为了大明朝的状元,并且被朱棣改名为李骐。

原因是状元用马这种畜生的名字不妥,改成骐字便绝佳了。

应天府的读书人听到李马都这样评价苏文塘,自然是蜂拥而来,包围了文塘茶楼。

除了程朱理学一脉没来之外,所有人都想见见苏文塘长什么模样。

苏文塘看着在外面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加快了脚步,直接进了茶楼书房,把门给反锁上了。

真要是被这些人知道了他就是苏文塘,他得烦死!

房门反锁后,苏文塘掏出昨晚抽到的《传习录》好好的看了起来。

整本传习录其实是阳明先生和弟子之间的问答故事,从对话之间教导何谓知行合一,何谓致良知,何谓心外无理……

对话并不深奥,普通人完全看的懂,但想要完全理解确实需要一点灵光和智慧。

而苏文塘这一世最不缺的就是灵光和智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