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69章 东征著县 上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2 03:28:12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刘备说:“原来如此,那我先去忙了,你们慢慢聊!”

说着就径直去书房了!

刘备就是这样的人,除非是志趣相投,不然的话,他和你差不多就是说不了三两句话,特别是和女子,以前他和妻子贾氏就是如此,外人看是相敬如宾,实际上是彼此没有太多共同语言。

这要是在刘备梦中那个世界,两人大概率会离婚。

刘备是个英雄,但他并不是一个好丈夫,他和高祖几乎在某方面是差不多的。

刘备走后,郑柔只是笑了笑,并不在意。

她从小就认识刘备了,自然知道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时候,西门絮抱着几卷书简小跑了过来,“令姜姊姊.....”郑柔边笑,边用手中蒲扇不停扇着风:“看你都出了一身汗了!”

西门絮摆了摆手:“不碍事!你看....”说着就将手中的书简递给郑柔。

郑柔接过,看了一眼,随后轻吟一声:“《越绝书》!”

“你怎么会有《越绝书》?”

《越绝书》是记载先秦时期吴越两国的杂史,也被称为《越绝记》,全书共有十五卷,但作者是何人,却不知道,乡人传闻是本朝初期袁康所著,又说是吴平所著,还有说是两人合著,因为越绝书的时间跨度,上至夏禹,下至本朝,凡五百六十七年。

《越绝书》保存有吴、越地区先秦以前的众多史料,有的为《史记》所采用,如勾践行计倪、范蠡之术,其道在富米贵谷。这些史料可以和《左传》、《国语》及《史记》互相印证,补充其不足。书中还有《外传记宝剑》一篇,记述了欧冶子、干将为越王铸了五口宝剑,又为楚王铸了三口宝剑的事情。

“我从书房拿的,应该是君子从哪里抄写来的,上面有不少刀笔刮过的痕迹!”

郑柔摸了摸额头,道:“刘君他同意了嘛?”

“嗨!君子知我喜书,故许我可以随意进入书房!”

“好吧!”

说着,郑柔就将《越绝书》递给她,“令姜姊姊,不喜欢史书嘛?”

郑柔笑道:“以前喜欢读史,如今喜欢《楚辞》、《礼》。”

“原来如此!”

西门絮突然想起什么:“令姜姊姊应当见到君子了吧!”

“你怎么知道!”

“哦,我从书房出来,刚好与君子相遇,他与我谈起你!”

“令姜姊姊和君子他是旧识嘛?”

郑柔笑道:“他与阿兄相交,自然认识!”

“奥!令姜姊姊觉得君子他如何?”

“刘君是个英雄,但却不是一个好良人!”郑柔说话时,语气之中带有深意,“哦,其实我也知道君子不是好良人,但这个乱世能遇到好良人,是很难的,就算遇到了,能不能活下去,也是未知的,我也不在乎了,自从父亲将我作为工具赠给君子,我就已经清楚自己的命运,但所幸的是,君子从未薄待,这院中之事,也大都托我管理!”

“遇到君子这样的良人,我已经没有可抱怨了!”西门絮突然惆怅道:“只是他又要去打仗了!”

郑柔安慰道:“刘君是个英雄,而英雄从来不会眷恋温柔乡的!”

十日之后,刘备留陈式、阳群驻平原,自率张飞等千余兵马,出平原南下。

城外,馆驿。

刘备拱手做缉道:“国中之事尽数托付于诸卿了!”

刘广等人说:“广等将尽心尽力,不会让中尉失望的!”

刘备颔首点头,当即上马。

这时候,后面传来声音:“中尉慢行!”

刘备循声望去,原来是国相的车马,“陈相为何屈尊来此!”于是疑惑的下马躬迎!

等到了近前,只见陈群从车上下来,“中尉慢行!”

“长史何来?”

陈群拱手答道:“替我父前来祝捷!”

“尚未交战,何来胜负之说?”

“以我看来,中尉此行定能取胜!”刘备饶有兴致说:“哦,长史为何有此推断!”

陈群答道:“据我所知,著县虽城池坚利,但贼众颇少,又无粮草军械,加之此前中尉大败济南黄巾,贼众或已破胆,不敢与我相抗,若闻中尉讨伐,贼必成惊弓之鸟,故我以为,中尉此行定然获胜!”

“而且我知中尉此举,非是伐著县,乃是欲平济南黄巾,不知却否!”

刘备摇头道:“我所率不过千余众,怎敢妄想平定济南诸县!”

“非也,济南黄巾未必不可扫平,前日家父收到齐国消息,焦使君已然殂亡,如今齐国大乱,济南黄巾未尝没有东向之意!”

刘备闻听焦和去世,顿时惊道:“焦使君已经去了嘛?”

“是的,去年青州黄巾再起,祸乱郡县,而焦使君因而忧患成疾,最终在月前病故!”

“唉!”刘备轻声叹道:“备受焦使君提拔,却不能亲见最后一面,真是憾事!”

“中尉此言差异!焦使君虽对汝有提拔之意,却无识人之才,以中尉之才,授予州郡,尚且薄待,更何况不过一六百之吏耳!入见其人,清谈干云,出观其政,赏罚淆乱,在任青州,却不能令州郡太平,使民安居,何其庸也!黄巾祸乱州郡,青州兵多器锐,而其不设巡逻,望敌而走,只知祷祈群神,求用兵必利,耆筮常陈於前,巫祝不去於侧,又恐黄巾冬季渡河,却作陷冰丸沈河,令贼不得渡,何其可笑!”

刘备听后沉默不言,他如何不知道焦和是什么样的脾性,不过是个好立虚誉,能清谈的名士罢了,此前他愿意讨伐董卓,不过是和豫州刺史孔伷捞取名声罢了,至于他为什么能当青州刺史,估计是周毖、伍琼、何颙推荐给董卓。

你看他们推荐那些人,孔融、张邈、孔伷、韩馥、刘岱、张咨......哪个不是天下知名,有些人虽然名声在外,但能力和名声毫无匹配之处。

董卓很快也反应过来,你周毖、伍琼推荐的人,我把他们变成了州郡高官,他们居然都跑去参加什么反对我的联军了,你们是不是串通好了,你们在内,他们在外,好把我推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