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59章 推荐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1:0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拜访乙瑛,让刘备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士族!

对于乙公,他非常尊重,但其孙乙修,着实让刘备生了闷气,但看在乙公的面上,他只能忍住不发,最后,少不了和乙修虚情假意的一番,随后告辞离去。

刘备回到中尉府后。

看到刘广已经到了,刘备笑道:“子颖,你怎么来的如此迅速,我不是让郑君转告汝了嘛?我虽然翘首以盼,但断不敢以吏职约束于君!而且我这中尉府实在太脏乱了,少说也得数日,才能收拾完毕!”

刘广也看到刘备,急忙撩衣下拜,行跪拜之礼:“广非凡俗之人,岂能择日而至,况且中尉与我父乃是同宗,我父交代:面对从叔,要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广自然不能不尽心力!”

刘备快步扶起他,“子颖,无需如此,既然愿称备一声从叔,那备就欣然应允了!”

“是,从叔!”

“嗯!”刘备点了点头,随后笑道:“子颖,这些事情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吧,我还有事情询问你!”

刘广一听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跟着刘备到了中堂之上,等落座之后,刘备询问道:“你对于乙修了解多少?”

刘广答道:“平原乡人将侄与乙子修、杜子繁并称,然乙子修清高自傲,以博闻强识而著称,若论才学,广自愧不如,但若论实际之学,广可胜之!”

“杜子繁如何?”

“杜子繁坚强雄毅,然砥砺名行,以要世誉!”

刘备听后,沉思片刻后,心道:看来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大才。

随后又道:“子颖,我初来平原,国中可有才智之士!”刘广答道:“河间沐并,广之友也,虽出身寒微,但此人公正果敢,清白志介,可以用之。”

一听沐并之名,他似乎隐约想起了什么。

再仔细一想,他想起来,因为他在梦中读过一本名为三国志的书籍,上面就记载了沐并的生平,他还隐约记得上面的记载:沐并字德信,河间人也。少孤苦,袁绍父子时,始为名吏。有志介,尝过姊,姊为杀鸡炊黍而不留也。然为人公果,不畏强御,丞相召署军谋掾。黄初中,为成皋令。校事刘肇出过县,遣人呼县吏,求索槁谷。是时蝗旱,官无有见。未办之间,肇人从入并之閤下,呴呼骂吏。并怒,因躧履提刀而出,多从吏卒,欲收肇。肇觉知驱走,具以状闻。有诏:“肇为牧司爪牙吏,而并欲收缚,无所忌惮,自恃清名邪?“遂收欲杀之。肇髡决减死,刑竟复吏,由是放散十馀年....

刘备想到此,点了点头:“我倒是听过他的事情,说是一日,他去姐夫家看望姐姐,他姐姐怜惜他每日都吃不好,就给他杀了一只鸡,做饭给他吃,但他坚决不留下吃,不顾挽留离去,只是慨叹无人推荐耳!”

刘广笑道:“沐君的确是这样的人!”随后摇头道:“只是这样的性情,再加上他出身寒微,自然就无人赏识他!”

刘备笑道:“今得君引荐,我当立刻遣人辟此君为我门下掾!”

“鬲县明训,广之妹婿,有才志,为人果敢清介,亦可用之!”

“我昨日闻子平兄提及,今又闻君举荐,此人定有大才,我当请他来见,定然辟为功曹掾!”

刘广答道:“何须请!我只一封书信,将之召来即可!”刘备点了点头,随后突然想起了清河崔氏的崔琰,心道:我怎么把他给忘记了,只是不知道崔琰眼下是否已经去了高密,拜康成公为师。那本《三国志》中,说崔琰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

但后面又说,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

刘备猜想,应该是张饶南归之后,大概是东光之战后。

那么眼下,崔琰应该前往高密了!

刘备只能暗自叹息,无缘也!

不过刘备还是说:“我闻平原刘氏与杜氏、明氏、清河崔氏世代联姻,为何君只举明氏,却不提清河崔氏。”

刘广答道:“本想向中尉推荐妻兄崔季珪,然季珪兄已然与友前往高密,拜师康成公去了!”

“原来如此,不知崔君才具如何?”

“崔君少朴讷,但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若可评之,足伯夷之风,史鱼之直,堪乎君子也!”

这里的伯夷之风,指的是伯夷叔齐的节操,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的贤人,他们最著名的典故就是兄弟让国、耻食周粟。孔子和孟子都非常赞许他们,称赞为古之贤人,所以历来都以其两人的节操来评价他人。

至于史鱼之直,和伯夷之风是差不多的。

说的是先秦卫人史鱼为了劝谏卫灵公,重用贤良罢黜小人,不惜以尸谏也要劝说卫灵公,最后不得不让卫灵公接受谏言,重用遽伯玉,而使得卫国大治。孔子称赞其为:卫国以治,史之力也。夫生进贤而退不肖,死且未止,又以尸谏,可谓忠不衰矣。

又言: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诗》曰:“静共尔位,好是正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刘备不免哀叹道:“若能与崔君相谈,死不恨矣!”

刘广说:“若是季珪闻之,定是欣然而至!”

刘备摇了摇头。

“中尉,广再荐一人!”

“哦,何人?”

“清河王经,虽出身寒微,然性至孝,才识明练,志向高洁,可以用之!”

刘备笑道:“既是君所荐,想必亦有才干,我可以用之为掾属!”

于是当即书写三道檄文,一道辟河间国沐并为门下掾,一道是辟鬲县明训为功曹掾,一道是辟清河王经为掾属!

河间国较远,沐并估计得过个一两天才能到。

而鬲县虽然较远,但刘广既然能叫来,刘备自然是欣然同意的,至于王经,自然随刘广所愿。

过了数日,明训果然来到了。

明训个头与他类似,身长七尺上下,眉浓眼大,观其年岁,约二十有余,但走起路来倒是昂首挺步,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坚持原则,绝不妥协的人。

他与刘广站立一处,倒是些许相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