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40章 剿灭贼寇 (8)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1:0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次日,刘备起身之后,等洗漱完毕,便来到大堂之上。

本来他要召集众人,商讨东进事宜,但眼下,部队休整和俘虏处置、讨伐群盗等工作,着实让他打消了东进的想法。

毕竟部队刚刚历经大战,还需休整一番,才能再度作战,疲惫的军卒是没法作战,而且刘备也不是那种战争狂,把发动战争当成家常便饭,至于俘虏处置,刘备已经有所决定,除了对本部进行补充之外,其余黄巾俘虏全部作为军屯,这也是后来曹孟德的举动。

俘虏是一种资源,和民力是差不多的,无论强贼还是盗寇,亦或是黄巾,只要有用之处,都是可以利用的,而屠杀是最次要的选项,威慑敌人或者制作京观,刘备都不会去做,毕竟俘虏也是人,别人可以去做,但刘备不会去做这件事。

底线和原则决定了他和这世上的大多数人,完全不同,这并不是迂腐,而是一种仁。

有人觉得杀戮可以平定乱世,而刘备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民有何过错?

这世道,谁造成的,难道是庶民造成的?恰恰相反,是天子和背后的制度造成的,官僚腐败无能,士族豪强兼并土地,欺压良善,盗贼蜂起,错误从来不只是一人,一个阶级犯下的,而是整个制度,这封建帝制,本身就有问题。

恰如明末唐甄在《潜书》所言: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匡君治国之才,何世蔑有;世无知者,其才安施?世无君矣,岂有君乎。世之腐儒,拘于君臣之分,溺于忠孝之论,厚责其臣而薄责其君。彼乌知天下之一治,非臣之能治也。天下之乱,非臣能乱也。治乱在君,于君何有。可谓,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

当然,刘备并没有认识那么深远,但他的思想已经和眼下的人完全不同,梦回千年,改变的可不是见识,还有思想,这个时期的人如果见到后世,会以为是仙界,而且还接受不了。

刘备和大多数的今人没啥区别,只是作为一介寒门出身,虽是宗亲,但既无家声,又无家名,当初他在雒阳缑氏山拜师时,面对出身北州士族、大姓的同学,他很自卑,於是向他们看齐,也弄些美衣服,装模作样地说喜欢狗马、音乐什么的,同时以“中山靖王之后”来为自己抬高身价。

饶是如此,他依旧没有被那些同学看得上,甚至是时过境迁之后,那些同学估计连他这号人是谁,都不会记得。

他受够了嫌弃、鄙视的眼神,同时又被先秦以来的墨家兼爱思想所影响,于是他一边被自卑感所折磨,希望被人看的起,但同时另一边,又不由自主,把民众当成人。

要知道,乱世里所谓的英雄豪杰,可真没有几个把民众当成人看待。

而现在,刘备眼睛里的自卑感不存在了,与此同时,思想也更近一步。

待刘备坐定,简雍起身说道:“主公,如今大患虽然已经解除,但周边山林依旧聚集了数十股群盗,此事不可不察,还请尽快决断。”

刘备点头,示意简雍坐下。

关羽出列道:“主公,我同意宪和所言,贼寇之事不可不察,如不提早全部剿灭,恐怕早晚会起乱事,请兄长下令,我即刻带兵进剿!”

刘备突然看向新加入的刘洵:“刘君,我听闻高荣两族有族人在附近山林为寇盗,其中高氏名伦,荣氏名弘,号千人,时扰县乡,不知是真是假?”

刘洵听到刘备说起高伦和荣弘,立刻起身答道:“确实如此,高荣两族素来如此,平日内也是蓄养贼徒,啸聚山林,常有对抗官寺,袭扰乡民之事,其领头便是叫高伦和荣弘,不过没有千人,至多数百人而已!”

刘备点了点头,他早就知道刘家和高伦荣弘有交通,前次早有人通告于他,只是他不动声色罢了,而且就在昨日,刘家已将高伦派来的人押他这边来,意思很明白,刘家已经顺服于他,希望他能高抬贵手,刘备自然欣然应允,他灭高荣两家,本身就有杀鸡儆猴的目的。

他又怎会再起杀戮之事,大姓在地方都有人望,杀之不利于治理,他是知道,曹孟德旧事的,又怎会重蹈覆辙!

刘备随后又询问道:“刘君可知,附近山林有多少股贼寇,每股人马如何!”

刘洵回答:“司马,我漯阴非是山林之地,此间贼寇与他处不同,除了少数聚集山林,大部分都围绕漯济之上,乃是水寇,粗略算来,大概也有二十几股,势力不一,实力最大者乃祝阿郭祖,如今他已被司马大败,不足为惧。其余者人数稀少,众者百人,少者几十人。

如今公可所担忧者,仅高伦和荣弘者,其二贼聚于县南济水一带,不过眼下,二贼闻司马大胜,早已是胆战心惊,不敢与司马为敌!”

“嗯!”刘备心道:究竟是不敢,还是等待时机,那恐怕是不一定吧!

“云长,剿寇之事先放一放,眼下兵卒经历大战,还需休整!”

关羽应声道:“诺!不过主公,现有兵卒将近五千余众,但披甲者不足四成,还需多造甲胄才是!”

“云长,此前缴获多少甲具!”

“不到两千具,其中还掺杂大量的皮甲,铁胄不过百余领。”

刘备一边询问简雍:“县武库内有多少!”而另一边心里却想着找系统要点甲胄过来,毕竟制作甲胄时间很长。

若是皮甲还好说,要是铁铠,没有数月怕是完不成的,一月能制上百具,已经算不错了,这还是最基础的铁铠,要是制作繁琐的铠甲,估计三月都不到十领,至于马铠,更难。

虽然这个时期已经有模块化生产,后世出土的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内的铜车马就是典型的模块化生产,每辆车均由2000个以上的零部件构成,大多是铸造成型,然后采用嵌铸法、包铸法、焊接法以及销钉连接、活铰链接、铆接、套接、插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组合装配而成。

然后是出土的石铠和石胄,不仅甲片形状多样,而且从整体形制、尺寸到甲片数量、甲片连缀叠压规律来看,都保持着统一的规格。这就说明了秦代的规模化生产,从军事领域已经延伸到民用上面,不过基本都掌握官府手中,尚未延伸到民间。

而到了汉代,模块化生产日渐成熟且完善,加之炒钢技术的出现,在先秦尚属于主力的皮甲,到了汉代,逐渐被铁甲取代。

但没有足够的匠工,想要模块化生产,是有些痴心妄想的,刘备的匠工营,也才聚集了不到百名的匠人,其中半数,还是高荣两氏的作坊出身的。

要知道整个青州,只有乐安、济南、齐国和东莱等郡国,才设有铁官。

平原本身是没有铁官的,但是临近的济南国东平陵不仅有铁官,而且还是天下知名的铁城,这里的匠人数量是极多的。

简雍回答:“武库内所余甲具都已朽坏,此前查抄高荣两家,倒是获得不少甲具,待会云长自行到武库内登记领取就好了!”关羽向简雍点了点头。

刘备随后看向张飞,“益德,你有何言?”

张飞答道:“我赞同主公之言,毕竟群盗诸贼都是藏身在山谷和河流当中,而我刚刚经历大战,兵卒疲累,无法连续作战,这是其一,其二我部虽多为青州人,但少有本地人,并不了解此间地理,同时刚才刘君也道,此间贼寇与他处不同,都是水寇,我未经历过水战,仓促进击,必然导致失败。

但羽兄和宪和所言也不假,如等高伦和荣弘联系群盗,甚至联合,则声势壮大,等到那个时候就击之不易了,所以需要及早进击,而且所谓贼者,义之徒,利则聚,利则散,非有仗义死节者也,高伦荣弘二贼虽然势大,但与其他贼寇分割较远,就算熟识,也难以援救彼此。而且其中又分水寇和山盗两者,彼此之间又不熟识,可谓各自为战,就像是一盘散沙,当我单击其中一支时,别支却不见得会跑来相救。

故我以为,进击之事,不可早不可晚,半月之后进击,到时我军休整完毕,兵精粮足,定然可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