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38章 大捷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1:0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过了差不多1个时辰左右,城门处传来马蹄声!

这时的坊市是灯火通明的,街上还是有许多行人,他们周旋在酒肆和女闾当中,不时还能听见,女闾内的曲调声和酒肆内的喧哗声,对于漯阴和高唐的民众来说,他们晚上不必担心宵禁,因为刘备把宵禁时间延长了,改成亥时闭门,寅时开门。

眼下,顶多才戌时,也就是7点左右,再过1个半时辰,才开始宵禁。

要知道国朝对于宵禁制度格外严厉,基本是戌时宵禁,然后到寅时开门,中间相隔数个时辰,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管控民众。

但刘备对于宵禁制度,并不在意,他把宵禁提到亥时三刻,也就是差不多21时半-22时左右,还准备把夜市搞出来,不重视商业,如何有充足的税收?对于民众管理太严格,也不是很好。

作为一个仁君,刘备要在各个方面都要体现仁慈。

放开宵禁,只是刘备想要改革的其中一环,如果到重大节庆,如上元、中元乃至除夕,他甚至准备把宵禁延长到子时。

反正是冬季,还担心什么农业生产,不是搞笑嘛!至于治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刘备就没想过,而且就算是这样,还不照样有治安问题,所以与其管理太严,还不如实时松开。

总是把庶民的脖子勒得太紧,还不让对方喘口气,庶民不反,才有鬼了!

这民本身是水,朝廷如同舟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只知防民,那才是活该灭亡。

马蹄声并没有停止,而是径直向城中的县府而去,等到了县府门口,报捷的兵卒方才跳下马匹,进入府内。

刘备此时端坐于书房内,阅读书卷,他每日必忙至深夜,才会就寝,所以此时,书房内还是灯火通明的。

不一会儿,兵卒便跑了进来。

“司马,我军大捷,以二千余众伏击二万余黄巾,这是关县尉的露布!”

刘备闻言,立刻起身,然后走到兵卒面前,接过露布。

随后从露布中拿出文书,看了一眼,顿时大喜:“好,太好了!”但随后看到陈式重伤昏迷时候,刘备转喜为悲,“唉,此战竟然差点折损我一员良将!”

“不过此战亦是大捷,值得庆贺,传令下去,令全城挂彩,我军回师之时,全体县吏亲于城外迎接,另修书一封,遣送平原,告知陈相!”

“诺!”

刘备随后让人把简雍叫来!

等简雍来后,刘备将文书递给他,“胖子,你看看这个,我军大捷!”

简雍看了一眼,笑道:“大耳朵,这是好事,应该好好宣传一番,一定要让漯阴、乃至于整个平原大姓都知道此事,这样一来,他们都会跑过来,争相交好,不过同时,有些人要睡不好觉了!”

刘备点头。

次日,漯阴城外,刘备和简雍、张飞等齐齐等待,而在他们后面,则是漯阴大姓,以刘氏为首,刘家主此时是面容青紫,他没想到,济南黄巾居然如此不堪一击,竟然被刘备以二千人给击败了,这次他是不得不跟随出城,难道还要等着刘备趁大胜余威,把他们这些漯阴大姓,全部连根拔起。

他可没有那么白痴啊!自然是风吹两边倒,那边有势,就归于那边!

这才是大姓得以立足乱世的智慧,没有这个智慧,大姓如何生存!

这个时候,远处的官道上尘烟弥漫。

张飞这时候说道:“兄长,这一定是仲兄他们了!”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

而关羽已经远远看到城外的人,于是关羽立刻道:“把车子往外边挪一挪,把我等的斩获都露出来,给乡民们看看。”亲兵接令,飞奔向后去传达军命。

很快,后头的辎车被移到了队伍的两边。三十多辆车上满载人头和缴获的铠甲兵械,而在两侧则是成群结对的黄巾俘虏。

而周边的乡民,远远看一支队伍,向漯阴而来,顿时想起数月前的可怕景象,看到路上有兵卒行近,顿受惊吓,孩童纷纷躲到大人们的身后。而大人也亦惶恐害怕,有的护子心切,抱起孩子便往里中跑去,有的则按着孩子伏身野中,希望能不被来兵发现。

不过,却也有镇定胆大的,翘着脚望了会儿,说道:“这不像是贼寇,像是刘司马的兵。”

等大人们确定了官道上的军马是刘司马的队伍后,顿时欣喜,然后壮起胆子,沿着田垄从野上过来,想到近处仔细看看。

这支队伍队列整齐,辎车上装满了不知道什么物事,堆积得如小山也似,似是刚打了胜仗。

还没走到路边,有眼尖的大人看清了辎车上装的东西,吓得一屁股坐倒地上,惊骇之余,没忘了孩子,一把将孩子拉到怀里,捂住了孩子的眼睛。只见前边一列的辎车上装载的是人头,尽皆散发,有的人头上还留着抹额的黄巾,横七竖八地堆垒在一处,车缝里滴滴答答地还在往下边滴血,洒了一路,恐怖骇人。

这些都是功劳,一般来说,如何去统计一名士卒的功劳,人头是最好的证明,秦汉基本都是一致,按首立功,对士卒们而言军功就宛如成绩一般,军功越高奖赏越多,与此同时社会地位也越高。

《战国策·韩策》记述:“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毕竟人头就是功劳,如何防止有人冒领功劳。

秦人的做法是,你不仅仅要有人头在手,还要有别人的证明才行,为了避免同队有纠纷,还会监督头颅的遗体,把头颅示众三天。一切步骤出来后没有疑惑了,然后,这功劳就坐实就是你的了。

同时,作战结束之后,士卒把夺得的头颅先统一上缴,考察官逐一查验,一旦发现有用友军或贫民头颅冒功者,同伍上官及队友连坐论罪。这时有些人想要仿冒军功,是要连坐的,并且检举是有奖赏的。

当然,头颅太多,就可能带不回来,于是就渐渐地发展成用鼻子或是耳朵替代。例如镇南关之役,就是切掉了好多袋子的法军耳朵。之后又转变成军旗、征章等一些相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东西。

有时候,士卒为了功绩,会不惜杀死俘虏,但刘备不允许杀俘虏,而且这些俘虏对于屯田制来说,是极好的丁壮,杀了就可惜了。

之后,乡民又看到,在装载辎车前面还有十几个队被捆绑的人,他们和那些头颅,都是差不多的样子,留着黄巾,这一看就是黄巾军俘虏,俘虏甚多,大概排了一里左右。

关羽这时候,已经快马来到刘备身侧,随后跳下马来,拱手下拜道:“兄长,此战我军大捷,杀伤娥贼万余,俘敌4千,缴获三十多车,而我军伤亡不到千人,还折损一员良将,不过所幸,文笃只是伤重,并无大碍!”

刘备笑道:“好,云长回来就好,城内已经摆好了庆功宴,边吃边谈,至于文笃,立刻送去休养!”

“是,兄长!”

张飞在一旁说道:“战事都让仲兄去了,弟呆在城内,真是无聊!”

刘备和关羽随之大笑。

至于麾下兵卒,刘备说道:“汝等从我征战数州,累战而胜,今日又与华山破徐和、司马俱等贼,劳苦功高,我已令营中给你们备下了醇酒好肉,今日可破例在营中饮酒,到时,把酒同欢,不醉不归!”

众卒伍大声道:“甘与君效死!”

这些兵卒也并非乃是刘备和关羽等所教,乃是自发为之,因为刘备对于他们,从来不是利用,而是当做自家兄弟一般,与他们同吃同住,没有任何等级划分,刘备不喜欢条条框框,也不喜欢繁文缛节,所以在军营中,任何兵卒长吏均无等级之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