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汉末:我要匡扶汉室 第33章 剿灭贼寇 (3)

作者:汉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1:0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很快,徐和统兵万余人,前进到了博亭,司马俱和郭祖得知徐和已经动了,立马率军向北,到达济水南岸渡口等待徐和到来。

两军是缓慢前进,他们还是比较担心徐和会乘机把他们的地盘给占了。

所以司马俱和郭祖两人还是非常警惕小心的,而且他们到达的渡口,还是位于历城北侧的渡口,两人一到渡口,立刻发信给徐和,让他赶来汇合。

徐和自然知道,这两人在猜疑他,索性把兵卒全部带到历城,见徐和把兵卒全部带来,司马俱和郭祖才相信徐和的诚意,于是三人正式合兵,对外号称5万,实际上只有2万人,但兵力依旧比刘备要多出4倍。

他们很自信,徐和更是自信到,觉得就算是只带本部万人也能打败刘备,但是这种自信,在他们渡河时,遭遇问题了!

因为刘备早已知道了,于是派关羽率2500兵卒赶到济水北岸,准备给他们来个半渡而击。而刘备自己则统率剩余的人马,随时支援,他还需要预防高伦和荣弘的袭击,还有漯阴大姓的随时背叛。

济水河面不算太宽,然亦数丈,渡之不易,不过历城渡口是有船的,为了此次渡河,司马俱和巢集各自搜集了十几艘,就停在渡口。

但两万人想要全部渡过去,没有二三个时辰,是别想了,而且渡河时,要所有人全力划船,毕竟济水虽然算不上湍急,但他们属于是横渡,也就是逆流前进。

不全力划船,估计都会被湍急的河流,把船只给掀翻了。

而且当日气温较高,虽然并不是正午,但已经有些热浪滚滚了。

第一批人开始渡河时,关羽就已经在对岸的树林当中。

他早就想好应对之策,首先对面的娥贼人数众多,绝不能等对方全部渡河而来,需要半渡而击,其次是,他们人少,所以制造己方人马众多的假象,来迷惑娥贼。

其实方式很简单,第一束草为人,披上衣甲;第二竖起大旗,遍插旗帜,稀疏扎营,虚张声势,第三让马匹拖上树枝,来回奔驰,制造响动,扬尘蔽天,以为疑兵。

遍插旌旗,最早来自于春秋时期,齐国送粮给中行氏、范氏,郑国派军队护送,赵鞅想要报仇,于是两军在卫国戚地铁丘相遇,由鲁逃到晋国的阳虎建议:我兵车少,应先列好队,遍插旌旗,彼见我状,必有惧心,战必胜之。于是赵鞅采纳建议,最后大胜郑军。

于是这种策略,很快便广泛运用在战争上。

今时今日依旧十分适用,毕竟黄巾军多数都是勇而无谋。

黄巾军第一批渡船已经进入到弓弩射程范围之内,但关羽并不急,他需要的是对方越近越好,这时候,最适合半渡而击。

待多时,黄巾军已经抵达河中。

陈式拱手道:“县尉,敌已至河中,可否出击!”

关羽摇头道:“不急,等他们在近一些!”

“诺!”

半刻,陈式再度报告:“已至十丈!”

关羽立刻道:“出击!”

“诺!”

陈式立刻击响战鼓,随后弓弩手纷纷搭矢,向着河上射去,而黄巾军突然听到鼓声,本就因为全力划桨,疲累不堪的士气,此时顿时塌下来。

有些船已经往后划了,但他们早已疲累,怎赶到上箭矢的速度。

不多时,他们的头顶上,开始下起黑色箭雨,随后一个个被命中。

然后掉进了河中,被湍急的河流带走,空气中弥漫着喊声、尖叫声,伴随着众多黄巾军纷纷落水。黄巾的首次渡河,宣告失败。

死者十之八九,而在南岸的徐和、司马俱诸人被这一景象,给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刘备居然早在北岸埋伏了人马,就等着他们过来?

而且看林中的各类旌旗,埋伏的人马恐怕不低于上万人。

诸人皆是胆战心惊,只有那个文士却是一脸淡定,“诸位渠帅不必慌张,那只是刘备故作疑兵,虚张声势而已!”

徐和是第一个从恐惧中醒过来的人,他攘臂大声道:“军师所言即是,这只是虚张声势而已,诸人不必惊慌,刘备区区数千兵马,如何能挡咱们数万之众?”徐和身材高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宛如骷髅,如今怒容满面之下,更显得长相可怖。

随后司马俱和郭祖等人,也是纷纷清醒。

关羽看到对岸的黄巾军居然停止不动了,想来是识破了他的计谋,估计娥贼营中可能有高人指点,于是关羽立刻命令撤退!

先杀伤敌人,然后在引诱敌人到埋伏点,进行第二次伏击,就算敌军不上当,也没事,这条计策几乎是一个阳谋,就是告诉你会有埋伏,就看你要不要走这条路。

因为这周边只有一条官道,就算临时寻找其他道路,也是枉然。

随着鼓声再度响起,刘备军卒开始有序撤退,不多时,林子中遍插的旌旗,也一并消失不见了。

徐和一看,立刻又有了继续渡河的心思!

文士本打算劝说此处已然不可渡,要另寻他处,见到徐和如此,他便不再言语,因为他知道,徐和看起来非常听人言,但实际上,心胸不够宽广,要不是徐和觉得他是一个有用处的,早就杀了。

文士并不真心想要辅佐徐和,乃是被扣留。

他少时就非常向往游侠,拜师学武,直到前年,他才发现原来当了游侠,也不过如此,于是他又转而学文,开始寻访名师,后闻郑康成之名,与好友等人,不远千里从冀州往北海高密而去,结果在济南国遇到黄巾,因此被扣留至今。

他早有打算逃离,深感今日或许是个机会。徐和等人虽然被他点醒,但是依旧十分自傲,不会轻易从这里撤走,官军虽然放弃继续半渡而击,但这完全是个诱饵,就等着娥贼上钩呢?

可是徐和哪怕知道,前面可能是陷阱,但依旧觉得可以凭借人数优势,但实际上,人数优势从来都无法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因为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而刘备恰好就是一个能以少数兵力而战胜优势敌人的战术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