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uge.cn

有客平生爱白云,无端年老尚红尘。祇应金简名犹在,得见仙岩种玉人!

——第五十七回诗引

开篇诗道罢,书接前文。且说刘太后临朝称制,丁谓遭贬。丁谓此后被戴上“奸佞之臣”标签,至千年不除者,其实与潘美相似,愧对忠良之故也。潘美不救杨业而为后人唾骂,丁谓因害寇准便被史官鞭鞑,乃同一理。其实与潘美一生战功累累相似,丁谓一生政绩亦是颇丰,我后人研史者宜客观对之,功过分明才是。史说丁谓又有治理水利、一举多得之功。于天禧元年任升州知州时,因见城北后湖变成旱湖,前任将湖底佃租给百姓,并收税赋。丁谓发现不妥,上疏请减免税赋,并派部队组织开挖治理,退田还湖,蓄水种菱、植莲、养鱼,养活饥民,增加收入。此后但遇旱年,则可灌溉农田,一举数得。大中祥符年间,丁谓任平江军节度使,后又兼任苏州刺史,曾为乡里请于朝,特免丁钱,乡人至今德之,祠于万寿寺。丁谓担任三司使后,当时粮赋混乱,每年征收数量不一,并随意加码,百姓苦不堪言。遂专门调查,制定相应政策,并奏议以咸平六年户口财赋收入为准,此后每年按此数据征收,并报朝廷备案,以利国计民生。朝廷准奏,下诏褒奖。丁谓另组织编写宋初财政策略专著,成为后人研究宋代经济重要文献资料,亦是其一大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丁谓原本博学多才,只是后来为逐权利而邪佞狡诈,被人斥为奸邪之臣。丁谓只因聪智无比,故若用于揽权霸政,则必憸狡过人。为升官固宠,于是行事多希合上旨,便被王旦、王曾、寇准等列为“五鬼”之一,究其罪名,乃有三项。其一鼓动皇帝大兴土木,在宫城营建玉清昭应宫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祀奉上帝,且用来祈得皇嗣,有何不可?群臣如有阻挠,臣愿与辩。”从此便无人再敢劝谏。丁谓又领建造会灵观、玉皇像迎奉使、修景灵宫使、天书仪卫副使等职,为皇帝建造大批豪华宫殿,耗费民脂民膏,使朝廷从此积弱。其二勾结太监,陷害忠良,把宋真宗病死归罪于寇准,将其赶出朝廷,一贬再贬,终死于雷州,灵柩不得还乡,后又趁机将朝中凡与寇准相善大臣全部清除。其三制造迷信,自称是神仙丁令威后裔,蛊惑天子。其在自家园林里特建仙游亭、仙游洞,每日晨占鸣鹊,夜看灯蕊,虽出门归邸,亦必窃听人语,用卜吉兆。又好言仙鹤,任玉清昭应宫使时每次醮祭,即奏报有仙鹤舞于殿庑之间,被人讥为“鹤相”。宋真宗到亳州谒太清宫时,丁谓特献白鹿一头、灵芝近十万只,自泰山封禅回到充州,又将小龟指为瑞物献给皇帝,并载入史册。

其实国人评价古人得失忠奸,文治武功倒在其次,往往先论品德。以至最不能相容者,便是不忠不义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尤其卖友求荣者。史说寇准与丁谓始时便为好友,更是引为知己,甚至被同僚不以为然。寇准与另一宰相李沆在府中议事,丁谓来拜,坐谈片刻而去。李沆望其背影,叮嘱寇准道:“似丁谓此人,相公万万不可使其得势。”寇准一笑置之,亦颇不以为然。后寇准拜相,丁谓为副,对寇准竭力奉承。一日中书省宴会,寇准将汤汁流于胡须,丁谓忙上前为其拭去,众官无不愕然。寇准由此不悦,冷脸说道:“公为副相,如此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溜须一词,便来源于此。丁谓下不了台,便深以为恨,此后专与寇准作对矣。此番丁谓亦犯事被贬,且更在寇准所贬雷州更远之海南,朝臣皆谓是陷害寇准果报,终为此登上《佞臣传》之榜。据说丁谓路过雷州,要求拜访寇准,被寇准拒绝。

闲话少叙,书归正本。且说丁谓被贬之后,刘娥终得垂帘听政,与幼帝仁宗每五日登御承明殿,仁宗位左,刘娥位右。宋仁宗天圣二年十一月,刘娥身穿帝王衮衣,接受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刘娥临朝,曹利用以勋旧功臣自居,权倾内外。刘娥颇为忌惮,上朝时称其侍中而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天圣七年,有人状告曹利用侄赵州兵马监押曹汭酒醉后穿黄衣,命人呼其万岁。刘娥遂借机治以谋反大罪,曹利用自尽身亡。

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权知开封府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称帝。刘娥乃问群臣道:“唐之武后是何许女主耶?”朝臣皆答道:“其乃唐之罪人,险些断送大唐江山社稷。”刘娥听后不语。鲁宗道为人刚直,便直接揭露刘娥心思道:“太后若欲效武后之为,将置当今皇帝于何处?”刘娥大悟,遂将鼓动其称帝奏章撕碎,掷于地上道:“愧对大宋列祖列宗之事,我不为也!”明道二年,太后刘娥欲身着帝王之服去祭太庙,群臣多有反对。礼部侍郎薛奎进言道:“太后身着帝服,在太庙行男礼还是女礼?”刘娥一时无法作答。虽遭大臣激烈反对,刘娥仍身着帝王龙袍至太庙祭祀,只将帝袍十二章图案减去彝、藻两章,同时不佩帝王之剑。是年三月,刘娥染病,下令大赦天下,将乾兴元年贬死之人包括寇准、曹利用等恢复旧有官职,并将丁谓内迁。甲午,刘娥崩逝。宋仁宗在皇仪殿召见群臣道:“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奏道:“是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其身穿天子之服也。”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

刘娥临朝称制以来,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八王爷赵元俨一直佯装疯癫,称病不朝。此时见刘后已死,乃进宫密奏仁宗道:“陛下生母并非刘后,乃是李宸妃也。李妃娘娘死因不明,怕是被人害死。”仁宗大惊,便去问皇太妃杨氏,杨妃只得实言相告:“陛下生母确是李宸妃,今已不在人世矣。”仁宗闻之伤痛欲绝,数日不朝,并下诏自责。于是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宸妃当初被刘娥以皇后之礼下葬,并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仁宗闻报叹道:“人言岂可尽信哉!”遂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道:“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矣!”遂率群臣将刘娥下葬,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死后,宋仁宗身世大白于天下,认母归宗遂成为轰动朝野大事。宋仁宗乃下严旨:朝廷与民间皆不得对太后刘娥临朝时期往事妄加议论。但人口如川,宋代之后刘娥、李宸妃、宋仁宗之间恩怨纠葛迅速被艺术化,始于元代杂剧《抱妆盒》、明代的《金丸记》,至《三侠五义》、《包公案》出笼,《狸猫换太子》故事便成定型广为流传,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

真宗朝末年,宋廷党争激烈。刘娥自身也卷入党争之中,对朝臣之间利用姻亲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之举深有感悟。临朝称制后,命众臣将亲族亲信姓名一一呈递,复命人绘成图像,张贴于寝殿墙壁,每有奏请升迁封赏,都要比对此图,以防朝中朋党权势过重。另在临朝称制之初,刘娥便下旨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派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首届交子发行一千二百五十六万三百四十贯,备本钱三十六万贯,以四川铁钱为钞本。此乃世界上第一种纸币,遂彻革金银流通不便之蔽。刘娥从卖艺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极具传奇色彩,可谓独一无二。刘娥颇有作为,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皆为赵祯亲政后“仁宗盛治”打下坚实基础。刘娥虽然擅权,至死不肯还政,又常着帝王服饰,但在群臣力阻面前压制欲望,终未效法武则天称帝,故其后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皆予以正面评价。论及刘娥取人子为己子,李宸妃默不敢言,朝中上下慑于刘娥威势亦无敢言者,使得李宸妃与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于人伦有亏,故被后人以《狸猫换太子》诬之。

且说仁宗即位,王钦若献《迁叙图》,论述平时百官叙进皆有常法。仁宗大为欣赏,王钦若仍得为宰相,并封冀国公,恩宠日隆。其后不久,王钦若染疾归家,仁宗亲至府临问,赐白金五千两。天圣三年,王钦若病卒,终年六十四岁。诏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录亲属、亲信二十余人入官。宋朝以来对于宰相恤恩,未有王钦若可比者。其后仁宗听到各方反映,复检阅史录,方有所悟,乃对辅臣说道:“王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之辈也。”作为《杨家将》演义书中所云王钦若结义兄弟杨六郎,却是比其早死十一年之久矣。宋辽议和之后,宋真宗选守卫边境各州官员,命杨延昭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景德二年追叙杨延昭守边御敌功劳,升任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大中祥符七年,杨延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令其三子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皆为官,使扶灵还乡。

杨延昭智勇善战,将所得赏赐都用来慰劳军卒,未尝问及家事。虽然贵为方镇大将,但进出排场与部将相同,并无特殊之处。又治军号令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遇敌必定身先士卒,获胜报捷亦将功劳归于部下,故人人愿为效力。杨延昭镇守三关边防二十余年,辽军无不畏惧。至其去世之时,宋真宗这之叹息悼念,并亲派宦官执朝廷仪仗为前导护送灵柩回乡,以示荣耀。河朔之人看到六郎灵柩还乡,大都痛哭失声,极尽哀悼。生荣死哀,朝野称道,为将如此,亦足以面见九泉之下金刀令公、无敌大将军杨业矣夫。

且说刘太后既然归葬,宋仁宗由此亲政,时年二十四岁,遂改年号为景佑,大赦天下,并开科取士。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乃是两宋之朝在位最长一帝。在位期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发展顶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及文化均得到充足发展,可谓难得明君。常言道明君在世,便出诤臣。仁宗一朝便出一个著名忠贞诤臣,便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民间称为“可通阴阳,日断人事,夜断鬼神”之青天神断,龙图阁大学士黑包公是也。史说包公名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氏,于天圣五年登进士第,时年二十八岁。后一生为官,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复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任枢密副使,是为副相之职,其后次年便即病故,并非如同民间评话所云多年为相,乃谬称为“包相爷”者。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或“包龙图”,这才是官方真实称谓。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之名。京师官民亦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致后世将其奉为神明崇拜,认为是奎星转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